-
公开(公告)号:CN117845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7560.8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涂层的多孔金属基蒸发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多孔金属在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后,进行热处理得到基于阵列涂层的多孔金属基蒸发器,其表面获得垂直排列氧化铜纳米棒阵列涂层;其中,在电解液中,阴极与所述多孔金属平行间隔设置;本发明制备方法实现了在多孔金属铜或铜合金表面与微通道内原位生长出高度有序的垂直排列氧化铜纳米棒阵列,可实现多级光反射,增大光吸收,进一步提高光热转换效率,突破了带隙宽度对光吸收的限制。可通过阳极氧化参数调控,可实现均匀且厚度可调的涂层覆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涂层的多孔金属基蒸发器。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64238.5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5D11/26 , C02F1/0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色多孔金属的制备方法、黑色多孔金属及其应用,涉及太阳能水蒸发领域,以解决蒸发器机械强度低、抗盐循环差以及结合力差等技术问题。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多孔金属浸泡在电解液中进行超声1min~120min,多孔金属为钛及其合金;随后作为阳极进行阳极氧化,同时使用蠕动泵带动电解液循环流动;将阳极氧化后的多孔金属作为阴极进行电化学还原,电压为1V~50V,温度为15℃~80℃,时间为1min~360min。本发明的黑色多孔金属作为蒸发器用于太阳能水蒸发以及自清洁盐水淡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49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705152.6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基光热构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热技术领域,以解决光热转换材料光捕获能力差以及光热涂层热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金属基光热构件的制备方法,金属为铜或铜合金,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作为阳极在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得到表面具有氧化铜的光热元件;阳极氧化的电压为0.1V~20V,温度为5℃~80℃;电解液为MOH溶液,其中M为K、Na、L i、Rb、Cs或Fr中的一种。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基光热构件用于太阳光的光热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4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05152.6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基光热构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热技术领域,以解决光热转换材料光捕获能力差以及光热涂层热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金属基光热构件的制备方法,金属为铜或铜合金,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作为阳极在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得到表面具有氧化铜的光热元件;阳极氧化的电压为0.1V~20V,温度为5℃~80℃;电解液为MOH溶液,其中M为K、Na、L i、Rb、Cs或Fr中的一种。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基光热构件用于太阳光的光热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259328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24739.X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表面超浸润改性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不锈钢管内表面的超浸润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包覆阴极的动态同轴法,经过电化学刻蚀和电化学阳极氧化,在不锈钢管内表上构建出具有微/纳米二级结构涂层。所得到的不锈钢管内表面呈现超亲水状态,接触角接近0°,经过低表面能材料修饰后内表面呈现出超疏水状态,接触角为155°。该方法解决了在毛细管内表面进行同轴电化学刻蚀和阳极氧化过程中,阴阳容易极短路的问题,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9328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24736.6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表面超疏水改性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采样针内外表面及端面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包覆阴极的三电极动态同轴法,经过电化学刻蚀和电化学阳极氧化,在采样针内外表及端面上构建出微/纳米二级粗糙结构。所得到的采样针内外表面及端面经过低表面能材料修饰后,呈现出滚动超疏水特性。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超疏水采样针能够减少表面挂液,降低表面携带污染率,提高采样针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64924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810444276.7
申请日:2018-05-10
IPC: H01M8/0226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所用隔膜领域,具体是一种SPEEK/lignin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商业化隔膜存在的质子交换膜钒离子渗透严重、以及价格昂贵等问题。以低成本磺化聚醚醚酮(SPEEK)为基体,将木质素(lignin)作为质子选择传导通道,采用分步分散、溶液浇注等成膜方法来制备SPEEK/lignin复合隔膜。本发明制备的复合隔膜具有良好的质子选择传导率、优异的钒离子阻隔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以及优良的单个VRB电池性能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43231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05728.X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用电极材料领域,即一种适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高性能多孔纳米Co@氮掺杂碳复合碳毡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阶段全钒液流电池用碳毡电极的电导率低、电化学活性低、钒离子电对催化性能差及整个单电池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以商业化碳毡为原料,利用化学合成并煅烧的方法,制备原位生长的多孔纳米Co@氮碳复合碳毡,使活性物质更好的附着在碳质基底上。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碳毡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性能、电导率、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生产等优点,可促进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商业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25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0690586.2
申请日:2017-0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用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高性能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解决现阶段钒电池用商业化碳毡电极电导率差、比表面积低、电化学活性低、钒离子电对催化性能差及单电池性能低和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以商业化碳毡为原料,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碳毡具有良好的电导率、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性能、优越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VRB电池性能和低成本等优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产品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生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699934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610647491.8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超大长径比细钛管内表面均匀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方法。采用动态连续补给电解液的方式,利用同轴结构的电化学阳极氧化装置,实现在超大长径比细钛管内表面可控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通过调控电解液的补给速度,可在长径比大于300,内径3mm的钛管内表面均匀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该装置具有电解液动态连续补给、自冷却、操作简易、成本低廉等优点,利用此装置可以解决细长钛管内部电解液体积有限、自发热等限制纳米管生长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