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51861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10638937.0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场景建模的公共场所异常声音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公共场所场景声音相对异常声音平均幅值小,波动范围较窄的统计特性,首先计算各场景声音信号的平均幅值,并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建立不同场景的高斯混合模型;然后求取待测声音信号与场景模型的似然度,进行似然度匹配,再基于多数投票原则和最小连续帧数的阈值条件判定待测声音帧是否为异常声音,从而实现异常声音的检测。本发明相对现有的异常声音检测方法,场景适应性更强,检测的错误率更低,同时检测的实时性和效率也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957912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515041.6
申请日:2010-10-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尺度各向异性扩散算法的人脸光照不变特征图像的获取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朗伯凸表面模型将人脸图像分解为小尺度特征图像和大尺度特征图像。其中小尺度特征图像可视为一种较为理想的人脸光照不变特征图像。核心是通过引入新的区间不一致描述子,增强各向异性扩散算法对低频域图像的边缘保持能力,从而大大削弱算法的图像光晕效应;同时提出一种新的传递系数,降低由边缘锐化带来的噪声;引入一种各向异性扩散约束,使方法更加适合于处理人脸图像中的光照问题。实验表明即使在极其恶劣的光照条件下本发明也能获得很好的处理效果,并可有效地提高人脸识别或人脸认证对光照条件变化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01894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10092945.0
申请日:2007-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网格计算技术的大规模人脸数据库人脸识别方法,属于网格计算和模式识别领域。该方法借鉴数据网格的分布处理策略,构建了一个分层树形结构的人脸识别网格框架,由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三层构成。最高层实现人脸识别任务接收和任务分解,中间层实现大规模人脸数据库划分及子任务分解,最低层调用计算资源进行人脸识别。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精度,本方法在最低层采用了多算法融合的人脸识别策略。本发明方法为大规模人脸数据库的人脸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大规模人脸数据库人脸识别计算耗时的问题,同时多算法融合可很好地克服姿态、光照、表情、饰物、背景、时间跨度等因素对人脸识别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0446043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710078174.X
申请日:2007-02-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8B13/191 , G08B13/196 , G08B25/00 , G06T7/20 , H04N5/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生物传感和图像信息融合的视频安防监控方法,该方法运用运动目标检测和图像信息融合方法分析监控视频图像,其步骤包括:当智能监控终端通过生物传感器检测到生物入侵时被触发产生报警后,通过专用局域网向监控中心主机发送报警信号;监控中心主机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利用运动目标检测和人体轮廓特征融合对监控视频进行分析,判断报警信号真伪;监控中心主机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操作。该方法结合了生物传感和图像信息融合技术,可有效减少外界环境和其他生物对安防监控系统的影响,实现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敏感区域和重要基础设施等场所只对入侵人体生物进行全天候的视频安全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1957912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010515041.6
申请日:2010-10-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尺度各向异性扩散算法的人脸光照不变特征图像的获取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朗伯凸表面模型将人脸图像分解为小尺度特征图像和大尺度特征图像。其中小尺度特征图像可视为一种较为理想的人脸光照不变特征图像。核心是通过引入新的区间不一致描述子,增强各向异性扩散算法对低频域图像的边缘保持能力,从而大大削弱算法的图像光晕效应;同时提出一种新的传递系数,降低由边缘锐化带来的噪声;引入一种各向异性扩散约束,使方法更加适合于处理人脸图像中的光照问题。实验表明即使在极其恶劣的光照条件下本发明也能获得很好的处理效果,并可有效地提高人脸识别或人脸认证对光照条件变化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01900B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710092946.5
申请日:2007-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级小波分解和样条插值的人脸图像光照调整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光照变化会给图像中混入两类噪声:背景噪声和增益噪声。本发明方法是利用多级小波分解和样条插值估计和去除背景噪声和增益噪声:背景噪声是加性噪声,通过直接对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分解和样条插值来估计并去除;增益噪声是乘性噪声,通过对去除了背景噪声的图像进行对数变换后,再利用多级小波分解和样条插值来估计并去除。本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有效地估计图像的光照情况并尽可能地去除由于光照而引入的背景噪声和增益噪声,可以有效地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人脸图像进行调整。本方法可以应用于光照变化条件下的实时人脸识别系统中,减少光照变化对人脸识别系统性能恶化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236605B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10069405.5
申请日:2008-02-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布局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人体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该识别系统由位于监测现场的分布式布局的探测器和探测器主机组成。探测器和探测器主机通过无线通信传递信息。该方法为,探测器对检测区域进行实时信号处理;提取事件窗口,然后对事件窗口中的信号进行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的提取,把提取的特征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探测器主机,探测器主机对每个探测器的信息进行特征层融合,通过主元回归算法判断待识别对象是否为人体。该人体智能识别方法结合了分布式布局探测器信息融合技术及模式识别技术,可有效减少外界环境和其他生物对监控系统的影响,减少了被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误识别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17591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78174.X
申请日:2007-02-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8B13/191 , G08B13/196 , G08B25/00 , G06T7/20 , H04N5/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生物传感和图像信息融合的视频安防监控方法,该方法运用运动目标检测和图像信息融合方法分析监控视频图像,其步骤包括:当智能监控终端通过生物传感器检测到生物入侵时被触发产生报警后,通过专用局域网向监控中心主机发送报警信号;监控中心主机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利用运动目标检测和人体轮廓特征融合对监控视频进行分析,判断报警信号真伪;监控中心主机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操作。该方法结合了生物传感和图像信息融合技术,可有效减少外界环境和其他生物对安防监控系统的影响,实现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敏感区域和重要基础设施等场所只对入侵人体生物进行全天候的视频安全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625186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38937.0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场景建模的公共场所异常声音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公共场所场景声音相对异常声音平均幅值小,波动范围较窄的统计特性,首先计算各场景声音信号的平均幅值,并基于期望最大化算法建立不同场景的高斯混合模型;然后求取待测声音信号与场景模型的似然度,进行似然度匹配,再基于多数投票原则和最小连续帧数的阈值条件判定待测声音帧是否为异常声音,从而实现异常声音的检测。本发明相对现有的异常声音检测方法,场景适应性更强,检测的错误率更低,同时检测的实时性和效率也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236605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69405.5
申请日:2008-02-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布局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人体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该识别系统由位于监测现场的分布式布局的探测器和探测器主机组成。探测器和探测器主机通过无线通信传递信息。该方法为,探测器对检测区域进行实时信号处理;提取事件窗口,然后对事件窗口中的信号进行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的提取,把提取的特征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探测器主机,探测器主机对每个探测器的信息进行特征层融合,通过主元回归算法判断待识别对象是否为人体。该人体智能识别方法结合了分布式布局探测器信息融合技术及模式识别技术,可有效减少外界环境和其他生物对监控系统的影响,减少了被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误识别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