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平衡小棱镜固定吸附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400680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16299.4

    申请日:2014-05-21

    IPC分类号: G01C15/00

    CPC分类号: G01C15/00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测量过程中,特别是遇到倾斜的钢结构时,小棱镜的固定、调平问题。即一种自动平衡小棱镜固定吸附平台,包括一个具有中空内腔的套筒,以及一个同样具有中空内腔的底座。所述套筒上端敞口、下端封闭。所述套筒内部具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套筒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所述套筒的下腔体内填充重物。所述套筒的上腔体供小棱镜插入。所述套筒的外壁具有环形槽。所述底座由永磁体制成。所述底座的上端具有敞口。所述敞口的边缘是凸缘。所述套筒的下端插入所述敞口后,所述凸缘嵌入所述环形槽中。

    一种自动平衡小棱镜固定吸附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4006807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216299.4

    申请日:2014-05-21

    IPC分类号: G01C15/00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测量过程中,特别是遇到倾斜的钢结构时,小棱镜的固定、调平问题。即一种自动平衡小棱镜固定吸附平台,包括一个具有中空内腔的套筒,以及一个同样具有中空内腔的底座。所述套筒上端敞口、下端封闭。所述套筒内部具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套筒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所述套筒的下腔体内填充重物。所述套筒的上腔体供小棱镜插入。所述套筒的外壁具有环形槽。所述底座由永磁体制成。所述底座的上端具有敞口。所述敞口的边缘是凸缘。所述套筒的下端插入所述敞口后,所述凸缘嵌入所述环形槽中。

    全站仪小棱镜固定器

    公开(公告)号:CN10400680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169209.0

    申请日:2014-04-24

    IPC分类号: G01C1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站仪小棱镜固定器,包括调节支架和磁铁底座,调节支架包括调节球以及可固设小棱镜的支脚的固定套管,固定套管固设于调节球上,调节球可转动地嵌装于磁铁底座中,调节球外表面和磁铁底座内表面分别具有第一、第二摩擦面,在无外力作用时,第一、第二摩擦面可阻止调节球转动。上述全站仪小棱镜固定器在使用时,将磁铁底座吸附于钢构件上,拨动调节支架,使调节球克服第一、第二摩擦面的阻力转动,直至固定套管大致处于竖直状态,接着,将全站仪小棱镜的气泡调节至居中,这时,第一、第二摩擦面的阻力会阻止调节球转动,因此,在接下来的测量过程中无需手扶即可保持小棱镜气泡居中,消除人为因素影响,且无须耗费过多人力。

    全站仪小棱镜固定器

    公开(公告)号:CN10400680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69209.0

    申请日:2014-04-24

    IPC分类号: G01C1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站仪小棱镜固定器,包括调节支架和磁铁底座,调节支架包括调节球以及可固设小棱镜的支脚的固定套管,固定套管固设于调节球上,调节球可转动地嵌装于磁铁底座中,调节球外表面和磁铁底座内表面分别具有第一、第二摩擦面,在无外力作用时,第一、第二摩擦面可阻止调节球转动。上述全站仪小棱镜固定器在使用时,将磁铁底座吸附于钢构件上,拨动调节支架,使调节球克服第一、第二摩擦面的阻力转动,直至固定套管大致处于竖直状态,接着,将全站仪小棱镜的气泡调节至居中,这时,第一、第二摩擦面的阻力会阻止调节球转动,因此,在接下来的测量过程中无需手扶即可保持小棱镜气泡居中,消除人为因素影响,且无须耗费过多人力。

    一种自动平衡小棱镜固定吸附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3893857U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20261545.3

    申请日:2014-05-21

    IPC分类号: G01C15/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测量过程中,特别是遇到倾斜的钢结构时,小棱镜的固定、调平问题。即一种自动平衡小棱镜固定吸附平台,包括一个具有中空内腔的套筒,以及一个同样具有中空内腔的底座。所述套筒上端敞口、下端封闭。所述套筒内部具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套筒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所述套筒的下腔体内填充重物。所述套筒的上腔体供小棱镜插入。所述套筒的外壁具有环形槽。所述底座由永磁体制成。所述底座的上端具有敞口。所述敞口的边缘是凸缘。所述套筒的下端插入所述敞口后,所述凸缘嵌入所述环形槽中。

    变跨移动路基箱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0531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16323.4

    申请日:2014-05-21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E01C9/08 E04G21/00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路基箱移动性,以及适用范围问题。即一种变跨移动路基箱,包括平板和轮系。所述平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肋板。还包括至少两根垂直于所述纵向肋板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固定在所述纵向肋板的下方。还包括至少两条平行于所述纵向肋板的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还包括至少两根垂直于所述纵向肋板的移动梁。所述移动梁安装在所述导轨上,可沿所述导轨滑动。还包括至少四个轮系。所述轮系由连接板、插销、支杆和万向轮组成。

    变跨移动路基箱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0531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16323.4

    申请日:2014-05-21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E01C9/08 E04G21/00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路基箱移动性,以及适用范围问题。即一种变跨移动路基箱,包括平板和轮系。所述平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肋板。还包括至少两根垂直于所述纵向肋板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固定在所述纵向肋板的下方。还包括至少两条平行于所述纵向肋板的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还包括至少两根垂直于所述纵向肋板的移动梁。所述移动梁安装在所述导轨上,可沿所述导轨滑动。还包括至少四个轮系。所述轮系由连接板、插销、支杆和万向轮组成。

    垂直吊缆绳撑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17439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528742.1

    申请日:2014-09-30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B66C1/12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吊装过程中的构件变形问题、挠度过大问题。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垂直吊缆绳撑,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槽钢、第二槽钢、钢片Ⅰ、钢片Ⅱ和锁紧装置组成绳撑。所述绳撑安装在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之间。所述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的上端连接在吊臂的顶部。所述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的下端分别固定在长大构件上的两点。所述第一槽钢的尾端连接钢片Ⅰ。所述第二槽钢的尾端连接钢片Ⅱ。所述钢片Ⅰ背向第一槽钢的一侧安装钢夹Ⅰ。所述钢片Ⅱ背向第二槽钢的一侧安装钢夹Ⅱ。所述第二槽钢扣合在第一槽钢上。所述第二槽钢和第一槽钢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一起。所述钢夹Ⅰ夹在第一缆绳上。所述钢夹Ⅱ夹在第二缆绳上。

    一种可变跨预压专用吊挂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84712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68029.2

    申请日:2015-05-25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E04G21/16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可变跨预压专用吊挂设备,即一种可变跨预压专用吊挂设备,具有两个抱箍单元,所述抱箍单元包括钢板Ⅰ、钢板Ⅱ、角钢Ⅰ、角钢Ⅱ、角钢Ⅲ和角钢Ⅳ,所述钢板Ⅰ和钢板Ⅱ为相同的矩形平板。所述抱箍固定在钢桁架上,通过挂设吊篮对钢桁架施加预压力。该发明可以满足在不同截面高度的刚桁架上使用,大量的节约了钢材的使用量,避免了对抱箍的反复加工。而且装卸方便,工人经过简单的技术交底即可上手,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垂直吊缆绳撑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17439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528742.1

    申请日:2014-09-30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B66C1/12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吊装过程中的构件变形问题、挠度过大问题。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垂直吊缆绳撑,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槽钢、第二槽钢、钢片Ⅰ、钢片Ⅱ和锁紧装置组成绳撑。所述绳撑安装在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之间。所述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的上端连接在吊臂的顶部。所述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的下端分别固定在长大构件上的两点。所述第一槽钢的尾端连接钢片Ⅰ。所述第二槽钢的尾端连接钢片Ⅱ。所述钢片Ⅰ背向第一槽钢的一侧安装钢夹Ⅰ。所述钢片Ⅱ背向第二槽钢的一侧安装钢夹Ⅱ。所述第二槽钢扣合在第一槽钢上。所述第二槽钢和第一槽钢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一起。所述钢夹Ⅰ夹在第一缆绳上。所述钢夹Ⅱ夹在第二缆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