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40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01798.6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重庆国科诚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颗粒物采样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微颗粒物的质量分析方法,包括:S1、分别采用有机膜和石英膜进行PM2.5采样,记录采样相关数据;S2、对各项采样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检测,且通过检测后,将采样相关数据中质量数据转换为质量浓度数据,并对质量浓度数据进行分析检测;S3、根据通过检测的质量浓度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获取质量平衡数据,并进行分析检测,将与质量平衡数据最接近的质量浓度数据作为最终质量浓度。本方案能进行综合分析检测,提升空气微颗粒物的质量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04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153889.8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T17/20 , G06Q50/26 , G01N33/00 , G01W1/00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空气资源禀赋的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包括:基于气象、排放和空气质量模型建立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环境容量三维迭代计算模型;设置迭代模拟网格并按网格归属距离最近控制点的原则划分控制区;按控制区使用排放模型制作网格化排放清单;根据控制点空气质量模拟浓度与目标浓度比值调整控制区人为污染源排放量;基于气象模型模拟网格化空气资源禀赋;迭代达到目标浓度后用空气资源禀赋将各控制区排放逐网格重新分配,继续迭代至目标浓度,此时各控制区排放即为考虑空气资源禀赋的大气环境容量。本方法优化控制区的划分方法,综合考虑空气资源禀赋与社会因素,弥补了现有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04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53889.8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T17/20 , G06Q50/26 , G01N33/00 , G01W1/00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空气资源禀赋的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包括:基于气象、排放和空气质量模型建立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环境容量三维迭代计算模型;设置迭代模拟网格并按网格归属距离最近控制点的原则划分控制区;按控制区使用排放模型制作网格化排放清单;根据控制点空气质量模拟浓度与目标浓度比值调整控制区人为污染源排放量;基于气象模型模拟网格化空气资源禀赋;迭代达到目标浓度后用空气资源禀赋将各控制区排放逐网格重新分配,继续迭代至目标浓度,此时各控制区排放即为考虑空气资源禀赋的大气环境容量。本方法优化控制区的划分方法,综合考虑空气资源禀赋与社会因素,弥补了现有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