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11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35303.6
申请日:2024-07-12
申请人: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重庆工商大学
IPC分类号: C01B32/05 , B01J20/20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02F101/3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秸秆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稻秸秆水洗,干燥,粉碎,得水稻秸秆粉末;S2、将氢氧化钾和水稻秸秆粉末溶于水中搅拌;S3、浸渍活化后的水稻秸秆粉末干燥,然后在保护气体下煅烧;S4、将碳化后的材料酸化,并水洗至洗涤液为中性,干燥研磨后制得炭材料;S5、将炭材料溶解分散于水中,然后加入水合肼和氨水溶液,随后将所得混合溶液加热搅拌,制得水稻秸秆生物炭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水稻秸秆生物炭吸附剂(R‑KBC),与常规方法制备的生物炭(KBC)相比,通过水合肼和氨水还原去除了羰基和羧基等含氧基团,且产生了成倍微孔,比表面积增大,生成了大量的吸附位点,因此提高了对抗生素氟苯尼考的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13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82761.6
申请日:2024-05-11
申请人: 重庆工商大学
IPC分类号: B01J23/83 , B01J37/08 , C02F1/467 , C02F1/461 ,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氧空位的单原子过渡金属催化剂M1/CeO2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是通过称取含过渡金属单原子位点的酞菁分子和均苯三甲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和Ce(NO3)3溶解于乙醇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再将混合溶液在100~140℃下反应,形成MPc/Ce‑MOF粉末;最后将MPc/Ce‑MOF粉末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中温度为350~550℃下煅烧小时,得到M1/CeO2催化剂;得到的催化剂提高了活性位点利用率,生成了大量的氧空位,增强了对硝酸跟以及中间产物的吸附,能够有效提升电催化还原硝酸根的活性以及产氨的选择性,产氨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776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03704.6
申请日:2023-11-13
申请人: 重庆工商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煤矿矿井涌水中提取铁并制备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曝气氧化及絮凝沉淀的方式,将煤矿矿井涌水中的铁元素全部以Fe(OH)3的形式沉淀出来,然后与碳源均匀混合分散,再煅烧即得到Fe3O4纳米颗粒。实验数据表明,本发明制备的Fe3O4纳米颗粒产品纯度高、无杂质相出现,并且是均匀的纳米颗粒,具有超顺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72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82286.9
申请日:2023-12-22
申请人: 重庆工商大学
IPC分类号: B01J31/22 , C02F1/467 , C25B11/065 , C25B11/091 , C25B1/27 , B01J35/33 , B01J37/34 ,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锌双活性位点有机复合催化剂、电极及其在电催化还原硝酸盐氮中的应用。本发明先将酞菁铜和酞菁锌分别超声分散开,再重新复合形成Cu‑Zn间的耦合,然后被吸附到碳材料上,形成了铜锌双活性位点有机复合催化剂,该催化剂通过铜锌协同电催化还原硝酸盐,铜锌位点分别优先吸附还原低反应能垒中间物种,能够有效提升电催化还原硝酸根的活性和氨氮的选择性。本发明的铜锌双活性位点有机复合催化剂,相较于单一的酞菁铜或酞菁锌催化剂,其活性和氨氮的选择性有明显的提升,产氨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9437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90749.4
申请日:2023-08-08
申请人: 重庆工商大学
IPC分类号: B01J37/08 , C02F1/00 , B01J37/06 , B01J23/83 ,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铈双金属氧化物CeCuOx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在催化降解含油废水中多环芳烃的应用。铜铈双金属氧化物CeCuOx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酞菁铜、铈盐和小分子羧酸,充分搅拌后溶解于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而后蒸干形成均一粉末;(2)将粉末置于马弗炉,在空气气氛中煅烧;(3)将煅烧后的样品置于无机酸中进行表面活化,制得铜铈双金属氧化物CeCuOx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铜铈双金属氧化物CeCuOx催化剂在催化降解含油废水中的多环芳烃的降解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对多环芳烃有较高的去除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