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换层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25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32943.8

    申请日:2016-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1/00 E04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转换层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1)依次对转换层的梁、板和柱进行施工前准备、测量放线、支模、钢筋工程;2)在进行步骤1)时并进行现场设备、机具及原材料的准备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制备;3)使步骤2)所制备的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于步骤1)基础上的转换层梁及板,所述步骤1)基础上的柱子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4)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与降温。本发明通过步骤1至步骤4实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施工,采用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钢筋极多极密的大梁,有效解决了转换层大梁浇筑困难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减少了返工的可能性,间接减少了部分人工、机械产生的费用。

    用于高层建筑的转换层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74114U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21255285.4

    申请日:2016-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转换层,包括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成形的梁、钢纤维混凝土成形的板和自密实混凝土成形的柱,柱、梁和板依次浇筑连接,柱支撑梁和板。本实用新型考虑到转换层板面较大,所以振捣起来相对梁和柱比较容易,所以板浇筑钢纤维混凝土即可,梁浇筑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有效解决梁式大体积转换层特别是梁柱节点及大梁处钢筋极密、混凝土浇筑难度大的问题,无需振捣即可达到自密实,转换层的柱相比起梁来说截面高度不是很大,一般不会出现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的弊病,因此,柱混凝土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浇筑时依次浇筑柱、梁和板使施工一条龙作业,通过柱支撑梁和板,有效的降低了施工难度。

    梁支模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89854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241019.6

    申请日:2016-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支模装置,包括底模板、第一侧模板、第二侧模板、一对成直角的阴角模板;底模板两端分别铰链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其中一个阴角模板恰好扣接在第一侧模板上,另外一个阴角模板恰好扣接在第二侧模板上。本实用新型在底模板、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来实现梁支模;支模时通过旋转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并使其垂直于底模板时形成梁支模,并同时把两个阴角模板分别扣接在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上连通板模,支模方便;拆模时,分别拆开支撑,然后依次掰开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即可,节约了拆模时间;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人力成本。

    基于总线式均衡网络的隔离式均衡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394437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10196673.9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总线式均衡网络的隔离式均衡电路,第一电感一端连接输入电源正极,所述第一电感另一端连接第一功率开关漏极,所述第二电感连接一端连接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二电感另一端连接第一功率开关源极,所述第三电感连接一端连接第二功率开关源极,所述第三电感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一端,所述第四电感连接一端连接第二功率开关漏极,所述第四电感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另一端,所述第一a电容一端连接第一功率开关漏极,所述第一a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二功率开关源极,所述第一b电容一端连接第一功率开关源极,所述第一b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二功率开关漏极。

    总线式电池组均衡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424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195948.7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总线式电池组均衡电路,包括:N节电池,每节电池连接与之相对应的均衡电路,所述均衡电路连接控制器,所述每一节电池分别连接一个均衡电路,所述每个均衡电路连接一个控制器,所述电池和均衡电路一一对应,所述均衡电路和控制器一一对应,所述控制器根据电池组的能量信息对均衡电路进行控制,实现该模块电池与能量传输总线的能量双向流动,实现电池储能的均衡,所述N个控制器并联到数据总线,所述N节电池并联能量传递总线,所述N大于等于2。

    基于滑模控制的逆变器输出电压稳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706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81303.8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逆变器输出电压稳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定参考电压vref,根据逆变器电路建立运算模型,将输出电压V和参考电压vref的差值定义为滑模变量的误差信号值s;步骤2,设置动态参数值β,其中s≤βsM,s≥βsm,控制器结构是由四个状态和一个初始状态组成;步骤3,根据动态参数值的实时更新,将误差信号值s及其导数通过控制算法收敛到滑模面s=0及步骤4,将输出电压V=vref+s输出。

    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初始自愈类型分类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89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0098802.X

    申请日:2023-02-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方法的空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初始自愈类型分类方法及系统,涉及耐高压电容器技术领域,对待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施加不同升压速率的电压值,确定该待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电压承受范围;根据待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初始自愈发生时对应的电压值及发生初始自愈后剩余的电压值,确定待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发生初始自愈时对应的初始自愈能量;根据样品在初始自愈发生时的初始自愈电压值和发生初始自愈时对应的初始自愈能量,建立初始自愈电压‑能量数据库;结合初始自愈恢复情况及其后续金(56)对比文件王飞鹏.表层氟化环氧树脂的直流闪络特性.高电压技术.2018,372-379.Ivan O. Ivanov.Characteristics ofSelf-Healing Processes in Metallized FilmCapacitors with All-over and SegmentedElectrodes.2022 Conference of RussianYoung Researchers in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 Engineering (ElConRus).2022,1013-1016.闫欣.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自愈性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世界有色金属.2016,95-96.李化;章妙;林福昌;陈耀红;吕霏;李智威;彭波.金属化膜电容器自愈理论及规律研究.电工技术学报.2012,(第09期),224-229+236.

    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初始自愈类型分类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89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98802.X

    申请日:2023-02-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初始自愈类型分类方法及系统,涉及耐高压电容器技术领域,对待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施加不同升压速率的电压值,确定该待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电压承受范围;根据待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初始自愈发生时对应的电压值及发生初始自愈后剩余的电压值,确定待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发生初始自愈时对应的初始自愈能量;根据样品在初始自愈发生时的初始自愈电压值和发生初始自愈时对应的初始自愈能量,建立初始自愈电压‑能量数据库;结合初始自愈恢复情况及其后续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服役寿命和性能数据,对所述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进行分类,弥补了目前对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使用性能及其适用工况在线分类方法的空缺。

    基于总线式均衡网络的隔离式均衡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3944376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6673.9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总线式均衡网络的隔离式均衡电路,第一电感一端连接输入电源正极,所述第一电感另一端连接第一功率开关漏极,所述第二电感连接一端连接输入电源负极,所述第二电感另一端连接第一功率开关源极,所述第三电感连接一端连接第二功率开关源极,所述第三电感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一端,所述第四电感连接一端连接第二功率开关漏极,所述第四电感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另一端,所述第一a电容一端连接第一功率开关漏极,所述第一a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二功率开关源极,所述第一b电容一端连接第一功率开关源极,所述第一b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二功率开关漏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