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015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75114.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H04B10/2575 , H04B13/02
Abstract: 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链路的动态捕获跟踪装置,涉及水下激光通信技术领域,解决水下无线动态光通信链路建立的问题,本装置采用A/B型非对称通信光端机的结构设计。其中A型通信光端机安装在水下航行器上,B型通信光端机安装于海底通信基站,水下航行器与水下通信基站之间的距离为20m~30m量级采用4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器作为通信光源和信标光源,通过分光片、窄带滤光片等光学组件实现通信光与信标光的发射、接收以及光路分离等功能,利用CCD可见光相机作为粗跟踪捕获探测器,最终完成A、B水下无线光通信终端之间动态通信链路的建立。该系统的传输距离为米量级,通信速率为Mbps量级,通信误码率为10‑4~10‑6。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53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675114.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H04B10/2575 , H04B13/02
Abstract: 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链路的动态捕获跟踪装置,涉及水下激光通信技术领域,解决水下无线动态光通信链路建立的问题,本装置采用A/B型非对称通信光端机的结构设计。其中A型通信光端机安装在水下航行器上,B型通信光端机安装于海底通信基站,水下航行器与水下通信基站之间的距离为20m~30m量级采用4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器作为通信光源和信标光源,通过分光片、窄带滤光片等光学组件实现通信光与信标光的发射、接收以及光路分离等功能,利用CCD可见光相机作为粗跟踪捕获探测器,最终完成A、B水下无线光通信终端之间动态通信链路的建立。该系统的传输距离为米量级,通信速率为Mbps量级,通信误码率为10‑4~10‑6。
-
公开(公告)号:CN11486615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391385.3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B10/60 , H04B10/80 , G02B19/00
Abstract: 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发射终端、光通信接收终端以及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装置、方法。所述构建方法为:发射终端利用编码调制单元完成信息的编码,经过数模转换D/A单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光源驱动将编码后的信息加载到通信发射光源上,光学透镜对光束进行整形汇聚后发射;接收终端接收天线将接收的光通信光束汇聚,并经过窄带滤光片汇聚在APD光电探测器的有效光敏面上,APD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通信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电信号由编码解调单元进行数据恢复,恢复后的数据由模数转换A/D单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经过接收端通信接口传输至接收终端的总控上位机;实现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通信链路的建立。
-
公开(公告)号:CN11486615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91385.3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B10/60 , H04B10/80 , G02B19/00
Abstract: 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发射终端、光通信接收终端以及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装置、方法。所述构建方法为:发射终端利用编码调制单元完成信息的编码,经过数模转换D/A单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光源驱动将编码后的信息加载到通信发射光源上,光学透镜对光束进行整形汇聚后发射;接收终端接收天线将接收的光通信光束汇聚,并经过窄带滤光片汇聚在APD光电探测器的有效光敏面上,APD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通信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电信号由编码解调单元进行数据恢复,恢复后的数据由模数转换A/D单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经过接收端通信接口传输至接收终端的总控上位机;实现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通信链路的建立。
-
公开(公告)号:CN216815494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20618121.2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激光的高方向性用于准直指向作用的装置,属于激光准直与测量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其包括激光二极管、激光套筒、顶丝调节机构、电源套筒、点动开关、可充电锂电池、定位支杆、定位套筒、磁铁吸扣和定位尾座;按照激光套筒、电源套筒、定位支杆、定位套筒、定位尾座的顺序依次联接安装,将激光二极管安装在激光套筒内,将顶丝调节机构的6个顶丝分别安装在激光套筒上的6个螺纹孔内,定位结构采用滚花设计和“子弹头”设计,便于装置更好的确定定位指向,光轴指向调节机构采用120°角设计“三顶三拉”结构,能够快速调节激光器出光指向,可以将激光指向误差在200m范围内控制在±100mm之内,具有较高的指向精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