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1883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566248.8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河道治理的泥沙的测量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部设有数据处理终端,所述船体左方设有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的监测传感器,所述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通过所述数据处理终端收集处理,所述船体左侧连接有固定板。收卷轮放松拉绳,监测传感器和带孔保护筒下降至测点,通过监测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终端的配合实现连续在线监测,带孔保护筒保护监测传感器,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避免监测传感器与带孔保护筒内壁发生碰撞,监测传感器上升至清理板之间后,喷水管喷出水,清理板旋转,刷毛部将附着在监测传感器表面的杂质除去,清洗效率高,避免附着物影响测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6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97540.2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刘玉娇 , 李志晶 , 陈齐 , 周银军 , 陈义武 , 金中武 , 姚仕明 , 吴华莉 , 刘昭希 , 刘亚 , 杨绪海 , 张玉琴 , 刘小斌 , 朱帅 , 马秀琴 , 程传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字图像的温控泥沙沉降试验装置和沉速分析方法,涉及水利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基于数字图像的温控泥沙沉降试验装置,包括沉降筒、水温调节组件以及沉降监测机构;所述沉降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水温调节组件设置在沉降筒的外侧,其用于对所述沉降筒内部水温进行调节;所述沉降监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沉降筒外侧,其用于对所述沉降筒中泥沙沉降画面进行采集。本发明实现在稳定低温环境下,对泥沙静水沉降过程进行观测,并通过以LK光流法为原理的视频沉速分析方法快速计算出泥沙沉速,可以不必进行多组重复性实验,同时可以记录沉速的变化过程,工作量小,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5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1804.X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李志晶 , 陈齐 , 张国帅 , 王晓雪 , 李文奇 , 王奕森 , 杨绪海 , 金中武 , 周银军 , 刘亚 , 陈鹏 , 刘昭希 , 吴华莉 , 刘小斌 , 朱帅 , 刘玉娇 , 张玉琴 , 周其航 , 马秀琴 , 陈义武
IPC: G08B31/00 , G08B21/10 , G06Q10/04 , G06Q50/26 , G06T17/05 , G06V20/10 , G06V20/13 , G06V20/17 , G01C13/00 , G01C11/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河流水位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流域遥感影像及多监测点实时水文数据;对目标流域遥感影像进行水流流向拓扑分析,构建水流拓扑网络;对目标流域遥感影像进行流域结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生成流域结构动态变化数据;基于流域结构动态变化数据对水流拓扑网络进行拓扑态势演变拟合,得到动态拓扑演变网络;对多监测点实时水文数据进行多尺度时序趋势演化分析,生成水流量时序演化特征;基于水流量时序演化特征对动态拓扑演变网络进行演化特征空间位置映射,构建三维水文演化模型。发明实现了及时,准确的河流水位监测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98511.7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地区河流源头泥沙沉速计算方法,首先采集长江源区泥沙样品,测量泥沙颗粒三轴尺寸,采用等容粒径(D)和形状系数(SF)对泥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定量描述,拟合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式;同时,在深入理解泥沙沉降过程的基础上,对颗粒沉降达到恒定极限速度时的受力进行分析,推导得到包含D和SF两个影响因子的泥沙沉速理论表达式,将高原地区河流源头泥沙的D和SF的关系式带入得到泥沙沉速公式,从而求得高原地区河流源头泥沙沉速,其方法简单,对高原地区河流源头泥沙沉速计算精度高,沉速随粒径变化趋势符合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50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11804.X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李志晶 , 陈齐 , 张国帅 , 王晓雪 , 李文奇 , 王奕森 , 杨绪海 , 金中武 , 周银军 , 刘亚 , 陈鹏 , 刘昭希 , 吴华莉 , 刘小斌 , 朱帅 , 刘玉娇 , 张玉琴 , 周其航 , 马秀琴 , 陈义武
IPC: G08B31/00 , G08B21/10 , G06Q10/04 , G06Q50/26 , G06T17/05 , G06V20/10 , G06V20/13 , G06V20/17 , G01C13/00 , G01C11/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河流水位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流域遥感影像及多监测点实时水文数据;对目标流域遥感影像进行水流流向拓扑分析,构建水流拓扑网络;对目标流域遥感影像进行流域结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生成流域结构动态变化数据;基于流域结构动态变化数据对水流拓扑网络进行拓扑态势演变拟合,得到动态拓扑演变网络;对多监测点实时水文数据进行多尺度时序趋势演化分析,生成水流量时序演化特征;基于水流量时序演化特征对动态拓扑演变网络进行演化特征空间位置映射,构建三维水文演化模型。发明实现了及时,准确的河流水位监测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1784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44055.7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周其航 , 李志晶 , 周银军 , 金中武 , 刘亚 , 陈鹏 , 郑晓刚 , 张国帅 , 李文奇 , 李福建 , 陈齐 , 王亦森 , 杨绪海 , 刘昭希 , 刘小斌 , 张玉琴 , 朱帅 , 吴华莉 , 刘玉娇 , 马秀琴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山区河流河床泥沙淤积体运动形式的判别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河道在大量泥沙进入河道前,河道沿程任一断面位置的河床初始高程;确定目标河道在大量泥沙进入河道后,河床淤积范围L的历时变化过程;确定目标河道在大量泥沙进入河道后,所述淤积范围L内河道沿程任一断面位置河床高程的历时变化;确定淤积范围L内河道沿程任一断面位置的河床淤积高度;绘制所述河床淤积范围L内河床淤积高度的累积分布曲线;确定河床泥沙淤积体的纵向中心位置参数与四分位距参数IQR;计算两者关系曲线的斜率k,来定量判别山区河流河床泥沙淤积体的运动形式。本申请能够有效判别不同泥沙补给条件下河床泥沙淤积体的扩散或平移运动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15364.8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李志晶 , 吴华莉 , 王晓雪 , 陈齐 , 刘玉娇 , 刘昭希 , 刘亚 , 陈鹏 , 杨绪海 , 王奕森 , 姚仕明 , 金中武 , 周银军 , 张玉琴 , 马秀琴 , 陈义武 , 刘小斌 , 朱帅 , 麦克诺内斯
IPC: G01N15/0227 , G06T7/13 , G06T7/246 , G06T7/6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动态图像识别的泥沙几何形态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搭建泥沙翻滚运动装置,包括计量槽、有机玻璃槽及摄像机检测区域;S2、利用高速摄像机跟踪拍摄泥沙翻滚运动,获取同一泥沙颗粒在不同视图中的图像序列;S3、通过Matlab软件读取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S4、对图像中泥沙颗粒运动轨迹进行标记,绘制检测框图,确定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宽,计算泥沙颗粒的长轴a、中轴b和短轴c;S5、由泥沙颗粒的长轴a、中轴b和短轴c计算得到泥沙的几何形态参数。本申请突破以往对泥沙几何形态分析必须直接测量的方法,大大提高泥沙几何形态分析效率和精度,有利于促进河流泥沙等相关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30104.5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李志晶 , 王晓雪 , 王奕森 , 杨绪海 , 陈齐 , 张国帅 , 李文奇 , 金中武 , 周银军 , 刘亚 , 刘昭希 , 吴华莉 , 刘小斌 , 朱帅 , 陈鹏 , 刘玉娇 , 张玉琴 , 周其航 , 陈义武 , 马秀琴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F16/29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多源遥感的河流泥沙迁移智能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长江流域环境监测数据;对长江流域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地形地质分析,生成长江流域地形特征数据;根据长江流域地形特征数据对长江流域高程模型进行流域区域划分,生成长江流域区域划分数据,其中长江流域区域划分数据包括长江流域上游、长江流域中游和长江流域下游;根据长江流域区域划分数据对长江流域上游进行上游区域气象站点数据采集,得到长江流域上游区域气象数据。本发明通过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和详细区域分析,实现了长江流域河流泥沙迁移的高精度动态预测和智能化决策支持,提高了泥沙迁移的监测和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60145.1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1/0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湖库淤积物的高延性复合材料配方的确定方法、系统及产品和其制备方法,属于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建筑建材技术领域。该确定系统,包括:获取模块,获取湖库淤泥‑赤泥‑钢渣改性混合物、高炉矿粉、纳米SiO2、水泥和湖库超细粉沙的颗粒分布特性;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湖库淤泥‑赤泥‑钢渣改性混合物、高炉矿粉、纳米SiO2、水泥和湖库超细粉沙的颗粒分布特性确定混合粉体的配方优化模型;所述混合粉体的配方优化模型包括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合粉体的配方优化模型和辅助剂的基础模型确定高延性复合材料的配方。然后采用上述系统确定优选配方,以及制备得到基于湖库淤积物的水工高延性复合材料,不仅利用了湖库淤积物,而且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变形性能好、抗裂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3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20836.X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原冻土区的边坡稳定防护结构,包括冻融层,位于边坡的顶面,多个框格梁设在所述冻融层表面,所述框格梁固定在所述坡面上,所述冻融层的冻融土填充在所述框格梁内。所述框格梁结构底部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导流槽板,所述弹性导流槽板具有滤土排水功能,同时能够伸缩变形以解决现有边坡防护结构在边坡土体冻融作用下的失稳破坏问题,增强坡面防护结构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