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470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42417.5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化水生生物运动行为对水质生态修复效果扰动规律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可循环流水实验平台、水质扰动影响因子监测系统,可循环流水实验平台包括顺直玻璃实验水槽、连接顺直玻璃实验水槽中进水水流扩散段和尾水槽的循环水管道、接至尾水槽的出水管道、伸入下沉蓄水池的供水管道,顺直玻璃实验水槽中部为水生生物扰动实验区。本发明通过可循环流水实验平台营造河流或湖泊中不同水动力条件,在水生生物扰动实验区利用水质扰动影响因子监测系统同步测定水生生物运动行为、水流紊动特性、浊度剖面分布、相关水环境参数以及水质扰动强度,解析水生生物行为‑水动力‑水质扰动的响应规律,为水体生态修复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014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542417.5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化水生生物运动行为对水质生态修复效果扰动规律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可循环流水实验平台、水质扰动影响因子监测系统,可循环流水实验平台包括顺直玻璃实验水槽、连接顺直玻璃实验水槽中进水水流扩散段和尾水槽的循环水管道、接至尾水槽的出水管道、伸入下沉蓄水池的供水管道,顺直玻璃实验水槽中部为水生生物扰动实验区。本发明通过可循环流水实验平台营造河流或湖泊中不同水动力条件,在水生生物扰动实验区利用水质扰动影响因子监测系统同步测定水生生物运动行为、水流紊动特性、浊度剖面分布、相关水环境参数以及水质扰动强度,解析水生生物行为‑水动力‑水质扰动的响应规律,为水体生态修复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28775.3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鱼类早期资源漂程和漂时的方法,包括:步骤S1:收集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基于所收集的基础数据,选择鱼类早期资源漂流通道范围内的固定断面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得到采样时间、调查断面位置、早期资源样本;基于所收集的基础数据,构建鱼类早期资源漂龄预测模型;对所收集的鱼类早期资源样本开展生物学鉴定,得到鱼类早期资源发育时间;采用构建的鱼类早期资源漂龄预测模型以及鱼类早期资源发育时间预测早期资源漂程和漂时。本发明预测鱼类早期资源漂程和漂时充分考虑了河流地形、水流流速的沿程动态变化,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可为水库生态调度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3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911379217.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库容实时调节的堤坝溃决试验复合模拟装置及方法,所述模拟装置包括补水系统、进水系统、试验水槽、回水系统、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补水系统包括地下水池、补水管,地下水池通过补水管与进水系统连通,进水系统与包括模型水库和进水管,模型水库通过进水管与试验水槽连通,回水系统包括沉砂池和回水渠,测量系统包括测量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与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连接的流速测量设备、水位测量设备、压力测量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电磁流量计、进水阀门。本发明通过调节模拟系统来流量大小,以满足模型和原型库水位变化的相似,进而保证坝体溃决过程的相似,从而打破模型筑坝材料选取和模型场地规模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3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77330.1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输水渠道藻沙混合物动水沉速和有效沉降距离的方法,涉及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水体藻沙混合物浊度与悬浮固体浓度量化关系;步骤S2:开展藻沙混合物静水沉降实验;步骤S3:计算不同沉降效率对应特征静水沉速;步骤S4:开展藻沙混合物现场动水沉降实验;步骤S5:拟合沉速和沉降效率关系模型;步骤S6:确定藻沙混合物动水沉降速度;步骤S7:确定藻沙混合物有效沉降距离。本发明可实现不同设计来流流速条件下,确定输送渠道藻沙混合物的沉降效率及其对应沉降速度和有效沉降距离,适用于输水渠道原水水质沉降净化工程设计参数的确定,可为国家水网输水水质改善工程的设计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24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28046.8
申请日:2021-06-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进水口水力集清漂浮物网栅系统,包括位于进水口两侧的闸墩,闸墩的侧壁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三个门槽,分别是第一门槽、第二门槽、第三门槽,两侧闸墩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将进水口分隔为上层进水口、下层进水口,上层进水口向下游错位,在上层进水口的第二门槽、第三门槽分别安置前道集漂网栅、后道集漂网栅,下层进水口向上游错位,在下层进水口的第一门槽下部安置集沉网箱或网栅,闸墩上安装有坝顶门机。本发明依据漂浮物特性、聚集下沉特点和工程运行清理需要,充分发挥水力作用,在过程中分层利用水流收集、清理漂浮物、下潜物,提升工程运行安全,设施运行、维护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79217.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库容实时调节的堤坝溃决试验复合模拟装置及方法,所述模拟装置包括补水系统、进水系统、试验水槽、回水系统、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补水系统包括地下水池、补水管,地下水池通过补水管与进水系统连通,进水系统与包括模型水库和进水管,模型水库通过进水管与试验水槽连通,回水系统包括沉砂池和回水渠,测量系统包括测量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与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连接的流速测量设备、水位测量设备、压力测量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电磁流量计、进水阀门。本发明通过调节模拟系统来流量大小,以满足模型和原型库水位变化的相似,进而保证坝体溃决过程的相似,从而打破模型筑坝材料选取和模型场地规模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867588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0798342.0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王才欢 , 侯冬梅 , 黄明海 , 黄国兵 , 段文刚 , 杨伟 , 黄卫 , 尹正杰 , 李利 , 郭辉 , 杜兰 , 杨金波 , 胡晗 , 刘熙 , 毕胜 , 向勇 , 林新志 , 耿俊 , 薛阿强 , 殷大聪
IPC: E02B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叠梁门装置,包括拦污栅墩、拦污栅门槽、备用拦污栅门槽、拦污栅,相邻两个拦污栅墩的前端侧壁分别对应设有拦污栅门槽,相邻两个拦污栅墩的后端侧壁分别对应设有备用拦污栅门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线型平板叠梁门,所述折线型平板叠梁门置于所述拦污栅门槽内,所述拦污栅置于所述备用拦污栅门槽内。本发明与传统平板叠梁门相比,在叠梁门挡水高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改善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的效果不变),可以减小电站进水口段的总水头损失,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66375.6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D21/02 , G06F30/28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数据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利工程数据智能化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部署在水利工程不同节点的物理传感器采集实时运行数据;通过元学习方法,生成可自动调整的自适应数字孪生模型,自适应数字孪生模型根据实时数据的变化,动态调整其内部结构;在自适应数字孪生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多个目标场景的仿真模块,实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决策模拟。本发明,提高数字孪生模型在复杂环境中的准确性与稳定性,这种自适应机制使模型能够快速适应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变化,提升了模型在动态复杂场景下的预测精度和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0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32492.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栖息地动态适宜性的评价方法,考虑河流年度的非恒定水深、流速、水温等栖息地生境因子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根据鱼类栖息地适宜度对生境因子变化动态响应曲线,计算河流中各区域适宜度以及加权可利用面积在年内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统计河流中各区域在鱼类产卵阶段适宜的天数,计算位于适宜性区间的时间满足系数及适宜时间持续天数,并且描绘动态适宜度总面积的年内变化曲线。通过上述计算方法可以更合理的评价鱼类产卵阶段在全年内对河流的适应性,从而更科学的指导生态调度的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