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82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995333.6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竹资源开发的水土流失治理与固碳增汇耦合调控方法,该方法包括:集成了土壤、植物和产业的适应性技术,通过实地调研和实验验证不同土壤类型和植物种类对于水土流失和碳固定的影响,优化技术整合。针对侵蚀劣地,开发了肥力提升技术,通过生物肥料和有机质改良剂实验,恢复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从而防止进一步的土地侵蚀。第三,我们探讨竹林根系对土壤稳固的作用,制定最佳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措施。本发明打破治理与开发的二元对立,结合土壤和植物的适应性,开发了高效的竹林经济利用技术,既实现了水土保持和资源利用的双重目标,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07775146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21880937.8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生物炭制作装置,它包括炉体和底座,所述炉体为方形,其底部四角上设有四个底座,所述炉体的侧边设有一炉门,所述炉门通过炉体侧边上的合页与炉体活动连接,炉体的上方为锥顶,锥顶的中间有烟囱,炉体内设有上下若干层架子,所述架子上有生物质材料,在炉体的底部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底层架子之间有储能装置,在炉体的侧边底部上设有对称的若干个风门。它通过加热装置能够对生物质材料进行加热,使其产生厌氧反应,得到生物炭材料,加热反应过程能对温度、氧含量进行控制,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591333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395517.X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IPC: E03F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水池,包括水池基底和水池围边,所述水池基底为矩形,在水池基底的底面以及水池围边铺设有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有生态膜,在水池围边上设置有水池压顶,在水池压顶上设置有防护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优点,而且通过铺设土工布防止碎石划破生态膜,保护生态膜,延长水池使用寿命,安装防护装置防止生态水池遭受破坏,预防人员或者牲畜掉入水池内,杜绝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06486935U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20124978.8
申请日:2017-02-07
Applicant: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简易蓄水装置,属于给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它包含有底板、壁板和盖板,采用PPR材料热熔连接或胶接而成,盖板通过合页与壁板二采用铰接连接;盖板是倾斜布置的,在盖板的两侧边及底边沿设置有挡水板,以利于收集地表水;盖板底端开孔,孔内设置有一过滤网;在壁板一的底部开有一孔,接有一排水阀,通过阀门控制用水量;在壁板二的上部开有一孔,接有溢流管。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制作,成本低,可移动,重量轻,易搬运,传热小,不易蒸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便于就地形安放,全年可循环使用,有很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