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7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48227.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湖北工业大学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1 , G06F18/15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水工程安全监测数据效应量分解和分量比例量化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水工程安全监测数据的原因量数据的原因量因子及其具体值,然后基于统计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进行效应量分解,并对三者得到的效应量分解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效应量分解结果,接着根据最终的效应量分解结果,采用多种方法分别计算分量比例,最后将分量比例中的异常值进行剔除后,进行均值处理得到最终的分量比例。本发明能够有效反映原因量对效应量的影响程度,有助于评估水工程结构的运行状态,能够为水工程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提供有效的指导,对水工程安全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83676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25524.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地一体化的大坝变形监测实时基准建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天基北斗系统、地基测量机器人系统和地基倒垂线系统下发控制指令;通过天基北斗系统实时获取大坝变形区域的动态基准点位置;通过地基测量机器人系统实时获取大坝变形区域的空间相对基准点位置;通过地基倒垂线系统实时获取大坝变形区域的重力静态基准点位置;将动态基准点位置、空间相对基准点位置和重力静态基准点位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大坝变形区域的监测基准值。本发明结合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策略,自动对基准点位置进行高精度的实时动态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7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79142.4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建筑立面变形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建立地理编码查找表,该地理编码查找表为GB‑SAR成像投影面上GB‑SAR影像像元与三维点云的匹配关系,然后获得建筑立面区域内的多个GB‑SAR影像像元,测量各GB‑SAR影像像元的LOS变形值,以及在地理编码查找表中找到与各GB‑SAR影像像元相匹配的各三维点云,再根据各GB‑SAR影像像元的LOS变形值以及与其相匹配的三维点云,计算各GB‑SAR影像像元的立面变形值,最后基于各GB‑SAR影像像元的立面变形值得到建筑立面的变形分布。本设计能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建筑立面变形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576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50929.3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象模型的精细化测距边气象改正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安装气象站,获取气象观测值;步骤二:确定气象模型精度指标;步骤三:建立气象模型;步骤四:利用站点和测点坐标确定测距边电磁波传播路径,计算经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步骤五:内插获取电磁波传播路径上的气象参数,分段进行气象改正,将每段气象改正值求和获取测距边气象改正值。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进行气象改正可能存在一定误差的缺陷;具有提高气象改正精度,满足高精度监测成果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89724.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棱镜的改正数测量方法及偏差修正方法,测量控制点A到第一棱镜P1的第一边长和第一角度;测量控制点B到第一棱镜P1的第二边长和第二角度;测量控制点B到第二棱镜P2的实际边长和实际角度;根据第一边长、第一角度、第二边长和第二角度确定第一棱镜P1的理论坐标;根据理论坐标确定控制点B到第二棱镜P2的理论边长和理论角度;根据实际边长、实际角度、理论边长和理论角度确定第二棱镜P2相对于第一棱镜P1的改正数。本发明能够快速的测出同轴棱镜的改正数,具有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2998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5371.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嘉兴市稠江光电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一种双功能强制对中基座旋转开合的观测机构,所述双功能强制对中基座旋转开合的观测机构包括外筒、上基板、下基板与内筒;所述外筒的正面开设有外开窗,所述外筒的顶部与上基板的底部连接,外筒的底部与下基板的顶部连接,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安装有三个支撑柱,三个支撑柱呈品字形分布,上基板的底部与上滑轨的顶部连接,上滑轨设置于外筒内;所述外筒的内壁位于外开窗的下方设置有环形分布的下滑轨,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内筒,内筒上开设有内开窗,下基板的顶部中央设置有自动化观测棱镜。本设计避免了雨水、灰尘、虫鸟等外界因素干扰,减少了清洁维护工作,防护效果好,延长了棱镜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3299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575371.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嘉兴市稠江光电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一种双功能强制对中基座旋转开合的观测机构,所述双功能强制对中基座旋转开合的观测机构包括外筒、上基板、下基板与内筒;所述外筒的正面开设有外开窗,所述外筒的顶部与上基板的底部连接,外筒的底部与下基板的顶部连接,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安装有三个支撑柱,三个支撑柱呈品字形分布,上基板的底部与上滑轨的顶部连接,上滑轨设置于外筒内;所述外筒的内壁位于外开窗的下方设置有环形分布的下滑轨,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内筒,内筒上开设有内开窗,下基板的顶部中央设置有自动化观测棱镜。本设计避免了雨水、灰尘、虫鸟等外界因素干扰,减少了清洁维护工作,防护效果好,延长了棱镜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11195.X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S19/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成本GNSS终端的电离层VTEC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针对每个卫星对应的几何无关组合值,采用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方法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有偏的电离层斜延迟值,并剔除不满足精度要求的有偏的电离层斜延迟观测值,提高电离层斜延迟值的精度,大大降低了低成本GNSS天线接收GNSS信号时环境干扰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电离层VTEC模型的精度,计算准确度高。本发明解决了低成本GNSS终端的观测数据信号增益不均匀、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对GNSS观测数据的处理的终端设备要求较低,使得低成本GNSS终端也可利用GNSS观测数据估计电离层总电子含量,进而提高测站布设密度,能获取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反演数据,更准确地表征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时空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516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169116.3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容测距、测角、测气象元素多功能智能测站,涉及自动化观测房的技术领域。它包括观测房和观测墩,观测房的临江侧设置有自动启闭窗;观测墩顶部伸出观测房房顶,观测墩顶部设置有人工观测仪器,观测墩中部设置牛腿,牛腿正对着自动启闭窗,牛腿顶部设置有自动安平基座,自动安平基座顶部设置有自动化观测仪器,观测墩牛腿靠近自动启闭窗一侧设置有气象传感器。本发明的人工观测仪器和自动化观测仪器架设在同一观测墩,位移变化同步,通过首次联测,得到两者坐标的固定差值,利用固定误差改正后,可实现人工与自动化工作基点完全统一。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兼容测距、测角、测气象元素多功能智能测站的安装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8367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325524.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地一体化的大坝变形监测实时基准建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天基北斗系统、地基测量机器人系统和地基倒垂线系统下发控制指令;通过天基北斗系统实时获取大坝变形区域的动态基准点位置;通过地基测量机器人系统实时获取大坝变形区域的空间相对基准点位置;通过地基倒垂线系统实时获取大坝变形区域的重力静态基准点位置;将动态基准点位置、空间相对基准点位置和重力静态基准点位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大坝变形区域的监测基准值。本发明结合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策略,自动对基准点位置进行高精度的实时动态更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