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体动力湿化研究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433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620525.7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体动力湿化研究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包括动力系统,传力系统和加载系统;传力系统包括横梁,横梁的一端设有所述动力系统,横梁的另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动力系统包括多个长度可调、夹角可调的旋杆,旋杆的自由端均设有滚轮,旋杆的旋转面与横梁共面,且旋转过程中滚轮能够与横梁的底部接触;加载系统包括加载板,加载板底部与土样接触,加载板顶部中心通过传力杆与横梁铰接。本发明能够模拟不同车辆动力荷载加载和水体入渗湿化条件下各类土体的累积变形,通过对旋杆长度及夹角的组合,灵活调整在某一加载频率下的加载间隔,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和普适性,土体经过动荷载作用后受力情况明确。

    一种循环荷载作用下粗粒土累积变形的综合预估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6453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1582.X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荷载作用下粗粒土累积变形的综合预估模型。具体为: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所研究粗粒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粗粒土在循环荷载下的累积变形响应,获取不同偏应力、含水率及荷载频率下粗粒土累积变形值。通过三轴试验系统和基本性能试验获得基本参数,以最小体积应力和八面体剪应力来表达应力状态对粗粒土累积变形的影响,将各影响函数相乘,建立累积变形预估模型,根据动三轴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模型参数。该模型综合反映了物理状态、约束效应、剪切效应和循环荷载等主要影响因素,具有较高的预估精度,可为循环荷载作用下粗粒土的累积变形分析及预测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种基于性能的排水型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3688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36841.1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具有一定排水能力、且各项路用性能良好,可用于沥青路面下面层的排水型粗集料间断半开级配改性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首先在沥青稳定碎石的级配范围内初拟几组粗集料间断(通常间断4.75mm或9.5mm)的级配,进行各级配的粗集料干捣试验测定粗骨料的间隙率,计算出各级配在预估油石比范围内的理论空隙率;然后对计算空隙率符合要求的级配成型试件,采用真空密封水中重法实测其空隙率;对实测空隙率符合要求的级配,成型试件进行各项路用性能试验(包括水稳定性、抗车辙性能、抗疲劳性能、抗反射裂缝能力等),最终选择空隙率符合要求,且各项性能满足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

    一种用于土体动力湿化研究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433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1620525.7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性,土体经过动荷载作用后受力情况明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体动力湿化研究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包括动力系统,传力系统和加载系统;传力系统包括横梁,横梁的一端设有所述动力系统,横梁的另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动力系统包括多个长度可调、夹角可调的旋杆,旋杆的自由端均设有滚轮,旋杆的旋转面与横梁共面,且旋转过程中滚轮能够与横梁的底部接触;加载系统包括加载板,加载板底部与土样接触,加载板顶部中心通过传力杆与横梁铰接。本发明能够模拟不同车辆动力荷载加载和水

    一种地下结构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120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229066.8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结构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下连续墙(1)、地下结构外墙(2)、连接装置(3),连接装置(3)由锚固钢筋(4)、防水钢片(5)、防水卷材(6)、剪力板(7)、锚具(8)组成。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装置(3),将锚固钢筋(4)一端插接固定在地下连续墙(1)上,另一端通过锚具(8)固定在地下结构外墙(2)上,且通过在锚固钢筋(4)上增设防水钢片(5)、防水卷材(6)和剪力板(7),来提高连接装置连接地下结构外墙(2)与地下连续墙(1)的防水效果,使得地下结构与地下连续墙(1)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构件,增强连接效果。

    一种基于性能的排水型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3688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610236841.1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具有一定排水能力、且各项路用性能良好,可用于沥青路面下面层的排水型粗集料间断半开级配改性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首先在沥青稳定碎石的级配范围内初拟几组4.75mm或/和9.5mm粒径的粗集料间断的级配;针对各级配的粗集料进行干捣试验,测定粗集料的矿料间隙率,计算出各级配在预估油石比范围内的理论空隙率;然后对计算空隙率符合要求的级配成型试件,采用真空密封水中重法实测其空隙率;对实测空隙率符合要求的级配,成型试件进行各项路用性能试验(包括水稳定性、抗车辙性能、抗疲劳性能、抗反射裂缝能力等),最终选择空隙率符合要求,且各项性能满足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

    一种降低基坑开挖及邻近隧道运营相互影响的保护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4991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229345.4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基坑开挖及邻近隧道运营相互影响的保护技术,包括聚合物改性水泥三轴搅拌桩(1)、邻近地铁隧道(2)、基坑底部反压土台(3)、基坑围护结构(4)、立柱下方加固体(5),基坑围护结构(4)由地下连续墙A幅和地下连续墙B幅组成。本发明通过设置聚合物改性水泥三轴搅拌桩(1)、基坑底部反压土台(3)和地下连续墙A幅与地下连续墙B幅的交替支护,来增强施工过程中基坑的整体稳定性;聚合物改性水泥土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通过设置聚合物改性水泥三轴搅拌桩(1)可显著降低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2)和邻近地铁隧道(2)运行对基坑结构的振动影响,保证了地铁正常运营和基坑的顺利开挖。

    一种可降低深基坑开挖及邻近地铁隧道运营相互影响的保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977284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0447349.5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降低深基坑开挖及邻近地铁隧道运营相互影响的保护结构,包括聚合物改性水泥三轴搅拌桩(1)、邻近地铁隧道(2)、基坑底部反压土台(3)、基坑围护结构(4)、立柱下方加固体(5),基坑围护结构(4)由地下连续墙A幅和地下连续墙B幅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聚合物改性水泥三轴搅拌桩(1)、基坑底部反压土台(3)和地下连续墙A幅与地下连续墙B幅的交替支护,来增强施工过程中基坑的整体稳定性;聚合物改性水泥土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通过设置聚合物改性水泥三轴搅拌桩(1)可显著降低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2)和邻近地铁隧道(2)运行对基坑结构的振动影响,保证了地铁正常运营和基坑的顺利开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