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190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80023013.1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埋设在用于变速的切边式V带(B)的V带主体(10)内的芯线(20)分别由下述合股线构成,该合股线是使由2000dtex以上3000dtex以下的聚酯纤维的长丝束向一方向初捻形成的多条初捻线平行,并将上述多条初捻线向与初捻相反的方向终捻而形成的。将用于变速的切边式V带(B)在120℃的温度环境下保持一小时后,每300mm带长内产生的形成芯线(20)的聚酯纤维每1dtex的收缩力在0.0015N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91904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80023013.1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埋设在用于变速的切边式V带(B)的V带主体(10)内的芯线(20)分别由下述合股线构成,该合股线是使由2000dtex以上3000dtex以下的聚酯纤维的长丝束向一方向初捻形成的多条初捻线平行,并将上述多条初捻线向与初捻相反的方向终捻而形成的。将用于变速的切边式V带(B)在120℃的温度环境下保持一小时后,每300mm带长内产生的形成芯线(20)的聚酯纤维每1dtex的收缩力在0.0015N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685316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80050906.8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142 , G01L1/146 ,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容量型传感器片,用于测量伸缩变形形变量和/或伸缩变形形变分布,包括:弹性体制的电介质层;层叠于所述电介质层的表面的表面侧电极层;以及层叠于所述电介质层的背面上的背面侧电极层。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包含碳纳米管,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的平均厚度分别为0.1μm以上10μm以下。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优选通过含有碳纳米管的涂布液的涂布形成。所述碳纳米管的平均长度优选为100μm以上。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分别由多个带状体构成,从表里方向观察,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和所述背面侧电极层优选呈大致直角状交叉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939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80041407.2
申请日:2020-05-01
Applicant: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传动带(B)具备橡胶制的带主体(10)和埋设于带主体(10)的芯线(12)。带主体(10)中的埋设有芯线(12)的部分(11)由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橡胶组合物在25℃下的纹理方向的储能纵向弹性模量为80MPa以上,并且所述橡胶组合物的在25℃下的纹理方向的储能纵向弹性模量相对于在25℃下的反纹理方向的储能纵向弹性模量之比为1.20以上且2.50以下。该橡胶组合物以纹理方向及反纹理方向分别与带长度方向及带宽度方向对应的方式配置。
-
-
-
公开(公告)号:CN1139396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80041407.2
申请日:2020-05-01
Applicant: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传动带(B)具备橡胶制的带主体(10)和埋设于带主体(10)的芯线(12)。带主体(10)中的埋设有芯线(12)的部分(11)由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橡胶组合物在25℃下的纹理方向的储能纵向弹性模量为80MPa以上,并且所述橡胶组合物的在25℃下的纹理方向的储能纵向弹性模量相对于在25℃下的反纹理方向的储能纵向弹性模量之比为1.20以上且2.50以下。该橡胶组合物以纹理方向及反纹理方向分别与带长度方向及带宽度方向对应的方式配置。
-
-
公开(公告)号:CN104685316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380050906.8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142 , G01L1/146 ,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容量型传感器片,用于测量伸缩变形形变量和/或伸缩变形形变分布,包括:弹性体制的电介质层;层叠于所述电介质层的表面的表面侧电极层;以及层叠于所述电介质层的背面上的背面侧电极层。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包含碳纳米管,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的平均厚度分别为0.1μm以上10μm以下。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优选通过含有碳纳米管的涂布液的涂布形成。所述碳纳米管的平均长度优选为100μm以上。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分别由多个带状体构成,从表里方向观察,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和所述背面侧电极层优选呈大致直角状交叉配置。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