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822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911153834.5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F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其包括:反应器筒体,包括设有反应腔的反应器内筒、围绕反应器内筒设置的反应器外筒,以及位于反应器内筒和反应器外筒之间的进料腔;氧气入口,向反应腔提供氧气;进料口,设置于反应器筒体的底部,进料介质自下向上经过进料腔进入反应腔;出料口,设置于反应器筒体的底部,在反应腔中经超临界反应的产物自出料口排出反应器筒体;以及排盐口,设置于反应器筒体的底壁上;其中,围绕反应器外筒设有预热盘管,预热盘管连接出料口,并围绕反应器外筒向上螺旋盘绕直至预热盘管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1171111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98533.2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内放射性物质监测系统及其方法,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内放射性物质监测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排风单元、多个间隔排布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内的氡监测装置、多个间隔排布在放射性废物处置洞室内、排风单元下游排风管道内的放射性气溶胶监测装置、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至少将氡放射性活度浓度信息和气溶胶放射性活度浓度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通过氡监测装置对氡放射性活度浓度进行全方位监测,通过放射性气溶胶监测装置针对放射性废物处置洞室进行气溶胶放射性活度浓度监测,以及时获知岩洞内放射性物质活度浓度情况,必要时及时开启排风单元进行换气通风,以降低岩洞内放射性物质浓度,降低人员受内照射辐射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12842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911218588.7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乏燃料立式集中贮存模块组合,其包括:多个相互独立且紧凑布置的立式筒仓,每个立式筒仓包括设有进风口的底板、自底板向上延伸的筒体、容置于筒体中的乏燃料贮罐,以及安装于筒体顶端且设有出风口的顶盖,每个立式筒仓从底部到顶部具有全范围竖向通风结构;以及通风管,通风管设有总进风口和连接总进风口的总干管,总干管的两侧交错布置多个一级支管,每个一级支管上设有对应连接底板进风口的二级支管,自总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总干管、一级支管、二级支管进入各个立式筒仓的底板的进风口,经竖向通风结构自出风口排往大气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867269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1184097.5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F9/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乏燃料干式贮存立式贮存模块,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混凝土基础,基础上具有至少一个设有台阶面的收容空间,每一收容空间内用于可拆卸地嵌套收容对应的立式筒仓筒体和乏燃料贮罐的底部一端,基础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气流通道连通的通风口;通风口用于在立式筒仓的筒体和乏燃料贮罐被嵌套在基础后,将外界空气引入至气流通道内冷却乏燃料贮罐内的介质,并将热交换后的空气经顶盖排出至外界。本发明设计的抗倾翻、结构稳定的立式筒仓,在发生外部自然事件事故工况条件下,可以保证立式筒仓和内部的乏燃料贮罐仍然处于立式稳定存放状态,避免产生滑移、振动甚至倾翻,从而导致乏燃料贮罐破损并产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3130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19220.8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乏燃料贮存单元及堆码式乏燃料贮存装置,乏燃料贮存单元包括贮存模块、若干个分别嵌入在贮存模块若干个棱角处的角柱;贮存模块内部具有容置腔;贮存模块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若干个角柱包括对应在贮存模块正面的第一角柱、对应在贮存模块背面的第二角柱;第一角柱设有连通容置腔的进气孔,贮存模块的背面设有连通容置腔的排空孔,进气孔、容置腔和排空孔依次连通,形成供空气通过并将乏燃料组件的衰变热带出的散热通道。本发明通过乏燃料贮存单元的改进设计,使得能够以乏燃料贮存单元为基本单元进行堆码叠置,同时各贮存单元能实现分散式独立进风和集中排风,实现多层堆码组合以及高热负荷乏燃料的密集化贮存。
-
公开(公告)号:CN11247358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67227.4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非能动安全保护系统,其包括:通过管路连接反应器的安全收集箱和通过管路连接安全收集箱的真空泵,其中,反应器与安全收集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快开阀,安全收集箱与真空泵之间设有快关阀,安全收集箱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通过真空泵维持微负压。当反应器内温度超过600℃(略低于反应器设计温度)或压力计测量的压力超过27MPa(压力略低于反应器设计压力)时,快开阀快速打开,快关阀关闭,反应器内的介质快速转移至安全收集箱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非能动安全保护系统采用非能动方式解决了反应器内温度或压力异常带来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5390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36944.6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核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辐射监测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能谱数据;根据所述能谱数据分析一回路冷却剂中预设的特征核素的放射性活度;根据所述放射性活度计算燃料元件的破损数据;若根据所述破损数据确定所述燃料包壳存在破损,则输出包括所述放射性活度和所述破损数据的报警信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核电厂在功率运行期间的燃料包壳完整性以及包壳破损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和诊断,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对包壳破损进行及时处理,有效提高核电厂的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6650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267034.9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其包括:容器体,包括内筒体和包覆在内筒体外部的外筒体,内筒体上设有导轨;顶盖,通过上法兰盘安装于容器体顶部;以及穿透盖板,通过下法兰盘可拆卸安装于容器体底部;其中,顶盖与位于内筒体中的乏燃料贮罐之间设有上缓冲垫板,穿透盖板与位于内筒体中的乏燃料贮罐之间设有下缓冲垫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适用于承载卧式、立式乏燃料贮罐,可以直接将乏燃料贮罐存放在运输容器内,长途运输至后处理厂或者地质处置设施进行乏燃料组件的回去利用和再处理,可有效解决国内外迄今无法直接长途运输乏燃料贮罐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36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44874.0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F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废树脂连续处理系统及核电厂废树脂连续处理方法,核电厂废树脂连续处理系统包括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出料口连接的排渣单元;所述排渣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残渣收集罐,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残渣收集罐交替运行接收来自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残渣。本发明的核电厂废树脂连续处理系统,采用并联的至少两个残渣收集罐交替运行收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排出的残渣,实现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连续排渣的目的,进一步实现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连续处理废树脂的目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核电厂放射性废树脂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66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67034.9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其包括:容器体,包括内筒体和包覆在内筒体外部的外筒体,内筒体上设有导轨;顶盖,通过上法兰盘安装于容器体顶部;以及穿透盖板,通过下法兰盘可拆卸安装于容器体底部;其中,顶盖与位于内筒体中的乏燃料贮罐之间设有上缓冲垫板,穿透盖板与位于内筒体中的乏燃料贮罐之间设有下缓冲垫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适用于承载卧式、立式乏燃料贮罐,可以直接将乏燃料贮罐存放在运输容器内,长途运输至后处理厂或者地质处置设施进行乏燃料组件的回去利用和再处理,可有效解决国内外迄今无法直接长途运输乏燃料贮罐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