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长式线形地下结构抗震弱连接段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97004.6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伸长式线形地下结构抗震弱连接段构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建隧道衬砌强化段,选取隧道衬砌弱连接段设置位置;S2,将选取位置部分的隧道衬砌强化段切断,以达到削弱隧道强度的目的,使之成为隧道衬砌弱连接段;S3,在隧道弱连接段两侧切断处,设置外侧环向阻断片,浇筑隧道衬砌强化段混凝土,之后浇筑隧道衬砌弱连接段外侧混凝土衬砌;S4,设置内侧环向阻断片,并在外侧环向阻断片与内侧环向阻断片之间植入防水层,浇筑弱连接段内侧混凝土衬砌;S5,重复S2至S4,搭建多段隧道衬砌弱连接段。本发明不需要考虑柔性接头的材料特性,节省了大量材料成本和技术成本。

    一种跨断层圆形隧道受力破坏特征的双层梁分析模型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1894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86247.X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结构防灾减灾领域,公开了一种跨断层圆形隧道受力破坏特征的双层梁分析模型及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地基弹簧的刚度系数和梁单元计算参数构建双层梁分析模型,双层梁分析模型的极限状态符合判据则可以通过结构的弯矩和剪力快速判断结构的破坏状态,识别结构的破坏位置。与此同时,通过对弯矩项和剪力项占比的分析可以快速判断结构的破坏状态。本发明通过荷载梁实现了断层变形模式的高精度重现,通过双层梁模型重现了断层错动过程中跨断层隧道的受力变形特征,通过环形断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符合判据实现了对隧道结构破坏状态和破坏模式的快速判别。

    一种黄土渗流和湿陷性的联合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50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10349.1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黄土渗流和湿陷性的联合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该测定装置集动荷载装置、土样装置、静荷载装置、供水装置、出水装置、位移测量装置及数据采集装置于一体。其中,动荷载装置能够为研究试验提供动力,故能够考虑到动荷载对黄土渗流特性及湿陷变形特性的影响。其次,静荷载装置能够为研究试验提供恒定的静压力,故能够考虑到黄土的上覆土体自重对黄土渗流特性的影响。最后,由于该测定装置能够同时对黄土土样进行研究湿陷变形特性的试验及研究渗流特性的试验,并且通过测量相关数据能够同时计算出黄土土样的渗透系数及湿陷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故能够考虑到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对其渗流特性的影响。

    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及其布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6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86867.7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及其布设方法,包括线型辐射管、圆形辐射管和连接机构,所述线型辐射管设置有四个,且其相互之间通过直角型连接件固定组成正方形框架,所述圆形辐射管设置有一个,且在所述圆形辐射管上至少设置有四个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弧形管、套筒、套管、连接管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线型辐射管上,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完成圆形辐射管和正方形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圆形辐射管和正方形框架及连接机构组成布设基架,再将帷幕布设在基架上,即可完成布设在帷幕以及辐射管的双重作用叠加下,抗浮减压效果最好,经济投入以及对渗流场的影响较小,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及其布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641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486867.7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及其布设方法,包括线型辐射管、圆形辐射管和连接机构,所述线型辐射管设置有四个,且其相互之间通过直角型连接件固定组成正方形框架,所述圆形辐射管设置有一个,且在所述圆形辐射管上至少设置有四个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弧形管、套筒、套管、连接管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线型辐射管上,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完成圆形辐射管和正方形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圆形辐射管和正方形框架及连接机构组成布设基架,再将帷幕布设在基架上,即可完成布设在帷幕以及辐射管的双重作用叠加下,抗浮减压效果最好,经济投入以及对渗流场的影响较小,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研究土-结构接触渗流特性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0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5699.7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研究土‑结构接触渗流特性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体、供水装置及出水装置。其中,试验箱体设置有第一透水板及第二透水板、用于容纳土样及埋设于土样中的结构模型,第一透水板及第二透水板仅能使液体均匀透过。供水装置包括供水调节件及供水水压检测件,供水调节件能够调节并检测供水流速,供水水压检测件能够检测供水水压。出水装置包括出水调节件及出水水压检测件,出水调节件能够调节并检测出水流速,出水水压检测件能够检测出水水压。在使用该试验装置进行实验时,能够形成水平方向的均匀的渗流,并且结构模型的埋设角度和埋设方向可以灵活调整,故能够模拟实际工程中地下水的渗流方向。

    一种易脱模模型岩体试块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9095426U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23161674.9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型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易脱模模型岩体试块模具,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聚丙烯塑料片卷成筒状插入由两个半圆侧板拼合成的圆筒中,使聚丙烯塑料片紧贴圆筒内壁,套上活动卡箍并紧固,填入模型岩体材料并夯实,接近试块标高时压上顶盖,保证试块顶部平整,拆下卡箍,打开两侧板及聚丙烯塑料片即完成脱模。本实用新型在两个半圆侧板和两个聚丙烯塑料片共同组成的腔体内填充模型岩体材料,避免了由散体材料夯击而成的试块脱模时与模具粘结开裂的问题,提高了脱模速率及制样效率。

    一种监测井分层段便携式采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006466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23087012.7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监测井分层段便携式采水装置,包括盛水舱、进水管和配重块,盛水舱内一体成型设置有内管,内管内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上开设有渗水孔,内管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内管上设置限位环,进水管上设置支撑环,内管上开设出气孔,进水管底部设置有配重舱,配重舱内活动设置多个配重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能合理控制采水深度,方便拆卸,可满足地下水采样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