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20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46904.8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中微塑料的分离提取装置及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分离系统和过滤系统,通过磁力搅拌装置将分离池中的浮选溶液和样品搅拌均匀,静置后分离池中的样品分层,此时土壤样品中密度较轻的微塑料颗粒悬浮在溶液上层即非沉淀层,而较重的沉积物沉降在溶液底层即沉淀层,然后储液罐中的浮选液通过进液管流入分离池中的上层非沉淀层,同时利用曝气泵的曝气头处产生的气泡带动含有微塑料的上层溶液流入到抽滤装置中进行过滤,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本发明装置简单高效,易于操作,分离方法绿色经济且分离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23506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137051.4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7 , C12R1/125 , C02F103/2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非金属有机合成鞣剂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混合而成,其体积比为(1‑3):(1‑3):(1‑3),通过调整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使得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高浓度有机污染物COD的降解具有专一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处理含有氨乙酸基团、苯磺酸钠基团或丙酸基团的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的嗪类衍生物的非金属有机合成鞣剂废水的应用,当复合微生物菌剂以废水体积的1%投加时,高浓度有机污染物COD去除率分别达到62.2%、58.0%和57.9%,对水质改善具有明显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23506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37051.4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7 , C12R1/125 , C02F103/2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非金属有机合成鞣剂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混合而成,其体积比为(1-3):(1-3):(1-3),通过调整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使得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高浓度有机污染物COD的降解具有专一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处理含有氨乙酸基团、苯磺酸钠基团或丙酸基团的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的嗪类衍生物的非金属有机合成鞣剂废水的应用,当复合微生物菌剂以废水体积的1%投加时,高浓度有机污染物COD去除率分别达到62.2%、58.0%和57.9%,对水质改善具有明显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