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
    1.
    发明公开
    一种燃气灶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63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81654.3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炉头、火盖座和承液盘,炉头上设置有燃气管,燃气管与喷嘴相连通;火盖座可拆卸地设于炉头上;承液盘设置在炉头和火盖座之间,并与火盖座间隔设置;炉头的一端设有向上凸起的限位结构,另一端设有导向柱;火盖座对应设有分别与限位结构和导向柱相配合的配合结构和导向结构,并在火盖座的底部设置向上倾斜的底部环板和第一内环底板。本发明实现了火盖座在炉头上快速、准确地安装和拆卸,并使火盖座底部的空气能够更顺利地沿火盖座的底部流动,最终进入燃气引射器的吸入口,确保进入吸入口的燃气能够与足量的空气相混合,使燃气在燃气灶中能够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灶的工作效率。

    一种燃烧器
    2.
    发明公开
    一种燃烧器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63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83413.2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包括:火盖座包括引射器、独立的内环通道和外环通道,内环通道设置在火盖座的中间区域;外火盖设置在外环通道上;内火盖设置在外火盖内并覆盖在内环通道上;高透板设置在外火盖上与外火盖之间存在排烟间隙;内环通道的底部由内环通道的一侧向下倾斜延伸至转折处,再从转折处水平或者倾斜延伸,形成纵向高度不一致的燃气混合空间;引射器包括吸入段、混合段和扩散段,扩散段伸入内环通道,其末端在内环通道底部的位置伸出于转折处设置。本发明中,内环通道倾斜延伸形成纵深不一致的空间,扩散段的延伸末端超过底部的转折处,降低引射器末端燃气的压力,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果。

    一种燃烧器
    3.
    发明公开
    一种燃烧器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63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82900.7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炉头,限定出内混气腔和外混气腔,外混气腔位于内混气腔的外侧;内混气腔的上方设有内火盖,外混气腔的上方设有外火盖;传火通道,设置在外火盖上,沿径向贯穿外火盖,还包括:燃气通道,连通内混气腔与外火盖上的传火通道,其口径沿靠近传火通道的方向逐级缩小。本发明通过在传火通道和内混气腔之间设置燃气通道,燃气通道的口径沿自内混气腔向传火通道延伸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能够将燃气快速向传火通道内导流,能够减少燃气到达传火通道内的时间,提高对燃气通道的供气效果,提高传火通道的传火效率。

    一种燃烧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44262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189877.3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包括外火盖,在外火盖中设有红外燃烧组件,在红外燃烧组件上方间隔设置有保护组件,包括允许至少部分红外线透过的高透板以及用于固定高透板的安装壳,安装壳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外火盖,连接组件包括在安装壳的底面上设置的至少一对固定销,和在外火盖的上表面对应位置设置的与之配合连接的支腿,固定销和支腿相互配合对安装壳进行转动限位和/或径向限位。本实用新型在红外燃烧组件的上方间隔设置有保护组件,能够防止滴落或溢出的菜汤等杂物掉落在红外燃烧组件上,通过固定销和支腿的连接实现保护组件与外火盖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新颖,方便了用户拆装更换,同时也便于用户清洁,防止出现卫生死角。

    一种干衣机及其线屑分离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137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7318.1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衣机及其线屑分离装置,线屑分离装置包括分离通道,分离通道的侧壁上设有供线屑排出的排出口,内部具有沿出风方向交错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第一过滤单元从排出口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边缘向靠近进风口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过滤单元位于第一过滤单元的上游,与第一过滤单元配合覆盖分离通道的截面,通过限定两个过滤单元在分离通道截面上投影的重叠部分的宽度与分离通道宽度的比值为(0.2‑0.26):1,以及重叠部分的中心到第一过滤单元或第二过滤单元固定端的距离与分离通道宽度的比值为(0.2‑0.5):1;使得气流中的线屑被充分过滤的同时,降低了过滤单元对气流流速的影响,提高了干衣机的节能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