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6547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10460476.8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139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极活性材料的包覆方法,涉及将一有机层以化学接枝方式加到电极材料表面。该方法包括对该有机层进行碳化,并以化学键合方式在电极材料表面形成掺杂碳层。包含在掺杂碳层中的掺杂物会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有害副产物发生反应,从而保护电极材料。另外,包含在掺杂碳层中的掺杂物可以提高掺杂碳层的导电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电极材料上含有以化学键合方式的掺杂碳层。包含在掺杂碳中的掺杂物能够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分解所形成的有害产物发生反应。包含在掺杂碳层中的掺杂物提高了电子传输率,从而提高了电极材料以及由该电极材料制成的电极的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8228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474256.1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G19/00 , C01G19/02 , C01P2004/03 , H01M4/049 , H01M4/0497 , H01M4/1395 , H01M4/1397 , H01M4/387 , H01M4/48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阳极的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复合材料包括一种多孔电极复合材料。碳基材料形成在孔壁上是在孔隙原处形成的。多孔电极复合材料提供空间以在电池充电和放电期间容纳体积变化,同时碳基材料能够改善电极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本方法创建孔隙,以在孔隙内拥有较高碳含量以及更宽的孔隙开口,从而增强锂离子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500654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60476.8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139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H01M4/362 , H01M4/6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极活性材料的包覆方法,涉及将一有机层以化学接枝方式加到电极材料表面。该方法包括对该有机层进行碳化,并以化学键合方式在电极材料表面形成掺杂碳层。包含在掺杂碳层中的掺杂物会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有害副产物发生反应,从而保护电极材料。另外,包含在掺杂碳层中的掺杂物可以提高掺杂碳层的导电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电极材料上含有以化学键合方式的掺杂碳层。包含在掺杂碳中的掺杂物能够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分解所形成的有害产物发生反应。包含在掺杂碳层中的掺杂物提高了电子传输率,从而提高了电极材料以及由该电极材料制成的电极的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30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457559.7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01G53/44 , C01P2004/03 , C01P2006/40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电极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该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该正极材料是富锂正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高容量保持率和高锂离子扩散率的优点。该正极材料是由多个簇团构成,其中每个簇团包括层状排列的金属纳米薄片。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30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457559.7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01G53/44 , C01P2004/03 , C01P2006/40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4/36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电极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该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该正极材料是富锂正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高容量保持率和高锂离子扩散率的优点。该正极材料是由多个簇团构成,其中每个簇团包括层状排列的金属纳米薄片。
-
公开(公告)号:CN103682284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474256.1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G19/00 , C01G19/02 , C01P2004/03 , H01M4/049 , H01M4/0497 , H01M4/1395 , H01M4/1397 , H01M4/387 , H01M4/48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15 , H01M4/62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阳极的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复合材料包括一种多孔电极复合材料。碳基材料形成在孔壁上是在孔隙原处形成的。多孔电极复合材料提供空间以在电池充电和放电期间容纳体积变化,同时碳基材料能够改善电极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本方法创建孔隙,以在孔隙内拥有较高碳含量以及更宽的孔隙开口,从而增强锂离子分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