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0474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74339.9
申请日:2020-03-13
申请人: 黄东
发明人: 黄东 , 陈震宇 , 杨涌 , 刘竟成 , 秦小林 , 唐飞 , 于万钦 , 刘期烈 , 龙华 , 杨峥 , 黄海松 , 吕健 , 王小明 , 林小光 , 刘苡村 , 唐奎 , 刘贲 , 王紫阳 , 冯涛 , 张伟 , 王万涛 , 谭钧译 , 徐涛 , 黄浩俭 , 陶汉君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云资源的高效传输方法,通过采用链路资源使用优化、建立网络设计的工程应用中节点服务模式,实现云服务环境下的业务顺滑迁移能力。
-
-
-
公开(公告)号:CN11140474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74317.2
申请日:2020-03-13
申请人: 黄东
发明人: 黄东 , 秦小林 , 刘竟成 , 陈震宇 , 林小光 , 杨涌 , 刘期烈 , 龙华 , 王小明 , 黄海松 , 唐飞 , 杨铮 , 于万钦 , 刘万平 , 吕健 , 刘苡村 , 唐奎 , 刘贲 , 王紫阳 , 冯涛 , 张伟 , 王万涛 , 徐涛 , 谭钧译 , 黄浩俭 , 陶汉君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用型云资源服务能力的评价体系,通过采用云资源服务能力评价准则和建立云资源功能层来实现,可实现精细化云服务能力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38515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174319.1
申请日:2020-03-13
申请人: 黄东
发明人: 黄东 , 陈震宇 , 刘竟成 , 杨涌 , 秦小林 , 于万钦 , 刘期烈 , 章建方 , 王小明 , 黄海松 , 王平 , 杨峥 , 唐飞 , 龙华 , 刘万平 , 林小光 , 吕健 , 刘苡村 , 唐奎 , 刘贲 , 王紫阳 , 冯涛 , 张伟 , 王万涛 , 徐涛 , 谭钧译 , 黄浩俭 , 陶汉君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造云的服务质量评价策略,通过建立制造云服务模型和制造云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制造云资源高效管理。
-
-
公开(公告)号:CN11140503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0174177.9
申请日:2020-03-13
申请人: 黄东
发明人: 黄东 , 陈震宇 , 杨涌 , 刘竟成 , 秦小林 , 刘期烈 , 龙华 , 黄海松 , 于万钦 , 田伟 , 徐勇军 , 李金鸿 , 王平 , 郑伟忠 , 涂逊 , 马世龙 , 刘曙光 , 唐飞 , 杨峥 , 吕健 , 王小明 , 林小光 , 刘苡村 , 唐奎 , 刘贲 , 王紫阳 , 冯涛 , 张伟 , 王万涛 , 谭钧译 , 黄浩俭 , 陶汉君
IPC分类号: H04L67/12 , H04L41/12 , H04L41/5009 , H04L41/147 , H04L67/51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慧服务的专用网络架构,通过采用"四功能"与“四平面”结构,"四功能"为核心服务层、业务管理融合层、资源抽象层、基础设施层,“四平面”为物理资源协作层、虚拟资源融合层、资源管控与应用协同层和资源服务与用户体验品质联动层,其中核心服务层包含任务子层和应用子层,业务管理融合层包含管理操作层、智能识别层和网管联动层,资源抽象层包含通信资源抽象、计算资源抽象和存储资源抽象,基础设施包含计算单元、存储单元、通信单元、协作单元;物理资源协作层与虚拟资源融合层间采用可编程动态映射机制,实现物理资源与虚拟资源的对偶转换;智慧服务专网可支撑传统数据业务、计算与存储业务,解决“资源与功能耦合”、“主观体验与客观服务耦合”、“多维应用与网络形态耦合”的“三重耦合”特性所带来的弊端。
-
-
-
公开(公告)号:CN11140503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74177.9
申请日:2020-03-13
申请人: 黄东
发明人: 黄东 , 陈震宇 , 杨涌 , 刘竟成 , 秦小林 , 刘期烈 , 龙华 , 黄海松 , 于万钦 , 田伟 , 徐勇军 , 李金鸿 , 王平 , 郑伟忠 , 涂逊 , 马世龙 , 刘曙光 , 唐飞 , 杨峥 , 吕健 , 王小明 , 林小光 , 刘苡村 , 唐奎 , 刘贲 , 王紫阳 , 冯涛 , 张伟 , 王万涛 , 谭钧译 , 黄浩俭 , 陶汉君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慧服务的专用网络架构,通过采用"四功能"与“四平面”结构,"四功能"为核心服务层、业务管理融合层、资源抽象层、基础设施层,“四平面”为物理资源协作层、虚拟资源融合层、资源管控与应用协同层和资源服务与用户体验品质联动层,其中核心服务层包含任务子层和应用子层,业务管理融合层包含管理操作层、智能识别层和网管联动层,资源抽象层包含通信资源抽象、计算资源抽象和存储资源抽象,基础设施包含计算单元、存储单元、通信单元、协作单元;物理资源协作层与虚拟资源融合层间采用可编程动态映射机制,实现物理资源与虚拟资源的对偶转换;智慧服务专网可支撑传统数据业务、计算与存储业务,解决“资源与功能耦合”、“主观体验与客观服务耦合”、“多维应用与网络形态耦合”的“三重耦合”特性所带来的弊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