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地下洞室地质编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557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1184140.4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地下洞室地质编录方法,选择地质对象类别,输入已知桩号;测量距离、方位角和坡角;一个节点测量完毕,通过蓝牙串口向Android设备发送信息流;从信息流中解析出距离、方位角和坡角,利用偏心计算公式计算出节点的坐标;将计算出的节点坐标输出到界面并保存入库;一个地质对象所有节点坐标采集完毕,采集对象的地质属性信息并保存;当前桩号量测范围内的所有地质对象都采集完后,移动激光测距仪到下一个桩号;回到室内直接进行风化、卸荷程度,结构面发育状态的统计分析。本发明优点在于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避免了回到内业的数据录入工作,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岩体质量非线性模糊分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326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902699.4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岩体质量非线性模糊分级方法,一、根据施工方法,确定单因素类型: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不连续面间距、不连续面状态系数、地下水;二、确定最终评判类别以及对应的单因素类别,将岩体质量分为I-V级;三、作出单因素评价,确定模糊关系矩阵:归纳解析隶属函数,选用“S”型分段曲线,计算各级的隶属度,完成单因素评判;四、层次分析法建模步骤: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各层次所有判别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五、综合评判。本发明基于已有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在岩体质量分级中引入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进行岩体质量非线性模糊评判分级。

    基于电子厘米纸的地质编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71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83347.X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厘米纸的地质编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一、绘制电子厘米纸;二、绘制主体框架;三、用尺子等测量工具量测出地质对象节点的相对坐标,根据测得的所述相对坐标,在电子厘米纸上画地层、岩性、结构面、风化、卸荷等空间线信息,取样点、拍摄点、试验点、地下水等空间点信息;四、提取并保存所述空间信息;五、录入地质属性信息并进行保存;六、采集下一个地质要素对象,重复第三步至第五步,如此循环直至将所述探洞、探井、探槽和自定义内的地质要素的空间与属性信息采集完成;七、回到室内直接进行风化、卸荷程度、结构面发育状态的统计分析。本发明优点在于利用矢量图上提取坐标,省去了大量手输坐标,大大节省采集时间。

    地质结构面产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556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83349.9

    申请日:2016-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结构面产状测量方法,根据现场条件选取非接触式量测方法和接触式手持Android采集设备量测方法;非接触式量测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一、根据量测现场情况选择测站安置点;二、将测距仪安置在测站点上;三、将所述采集设备与测距仪进行无线传输连接;四、启动采集设备产状量测界面,旋转测距仪使测量光束射至结构面的三个非共线点上,将测量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至采集设备;五、计算地质结构面的产状,包括:走向γ、倾向β、倾角α。本发明优点体现在突破了传统罗盘接触式测量方法的限制,实现对远距离或难以接触的结构面进行产状测量;有效克服矿物磁性对产状测量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效率。

    用于大厚度高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素土挤密桩

    公开(公告)号:CN206477351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20155505.4

    申请日:2017-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厚度高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素土挤密桩,涉及一种地基结构。它包括桩孔、填入到所述桩孔内的素土、分布在所述桩孔之间的桩间土,所述桩孔之间按照等腰三角形排布,所述桩孔壁还贴敷有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所述素土内打有桩内孔,所述桩内孔内设置有刚性柱,所述刚性柱包括放置在所述桩内孔中的柱形的钢精笼、浇筑到所述桩内孔的混凝土。本实用新型既能完全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又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