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8840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79175.0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可遏制流域产沙的林草植被覆盖率阈值的方法,利用遥感影像对黄土高原的易侵蚀区进行完全覆盖的数据采集,并结合历年数据分析林草植被变化对流域产沙的影响规律并获得产沙量阈值,来得到不同地区、不同雨强下的林草有效覆盖率阈值,进而在流域尺度上提出可有效遏制流域产沙的林草植被覆盖率阈值。该方法不仅可以定量描述植被覆盖率的减沙效益,而且可有效避免尺度上的局限性,基于该思想甚至可以将流域尺度的研究逐步向景观尺度、全球与区域尺度进行研究推广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7082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760184.7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高塬沟壑区的梯田减沙计算方法,首先对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EM裁剪处理并提取坡度;然后提取沟底河网,初步获取塬面及修正,最终得到完整的塬面空间分布;然后利用塬面矢量数据分别计算各样本流域的形状指数LSI和破碎度指数Meff,进行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残缺度定量研究;利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模型计算得到各样本流域的产沙模数,并与实测产沙模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产沙模数和实测产沙模数的相对误差与塬面形状指数LSI和破碎度指数Meff之间的关系,进而反演计算得到塬沟壑区梯田产沙量。本发明能够揭示黄河流域黄土高塬沟壑区梯田和流域产沙之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40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0379175.0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可遏制流域产沙的林草植被覆盖率阈值的方法,利用遥感影像对黄土高原的易侵蚀区进行完全覆盖的数据采集,并结合历年数据分析林草植被变化对流域产沙的影响规律并获得产沙量阈值,来得到不同地区、不同雨强下的林草有效覆盖率阈值,进而在流域尺度上提出可有效遏制流域产沙的林草植被覆盖率阈值。该方法不仅可以定量描述植被覆盖率的减沙效益,而且可有效避免尺度上的局限性,基于该思想甚至可以将流域尺度的研究逐步向景观尺度、全球与区域尺度进行研究推广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708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60184.7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高塬沟壑区的梯田减沙计算方法,首先对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EM裁剪处理并提取坡度;然后提取沟底河网,初步获取塬面及修正,最终得到完整的塬面空间分布;然后利用塬面矢量数据分别计算各样本流域的形状指数LSI和破碎度指数Meff,进行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残缺度定量研究;利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模型计算得到各样本流域的产沙模数,并与实测产沙模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产沙模数和实测产沙模数的相对误差与塬面形状指数LSI和破碎度指数Meff之间的关系,进而反演计算得到塬沟壑区梯田产沙量。本发明能够揭示黄河流域黄土高塬沟壑区梯田和流域产沙之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842765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079277.6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IPC: G06F1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型以上淤地坝已淤积库容快速演算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收集研究区若干座中型以上淤地坝的设计文件,拟合已淤积高程~已淤积库容的关系;步骤2、针对步骤1得到的样本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步骤3、针对步骤2得到的函数关系拟合数学关系,进而得到已淤积库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淤地坝设计文件缺失而难以计算已淤积库容且估算工作量大、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2765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810079277.6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IPC: G06F1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型以上淤地坝已淤积库容快速演算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收集研究区若干座中型以上淤地坝的设计文件,拟合已淤积高程~已淤积库容的关系;步骤2、针对步骤1得到的样本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步骤3、针对步骤2得到的函数关系拟合数学关系,进而得到已淤积库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淤地坝设计文件缺失而难以计算已淤积库容且估算工作量大、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76421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20290.5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庆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分站
IPC: G01B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的淤地坝淤积库容快速测量装置,包括无人机,无人机上设置有螺旋桨,无人机上还设置有电动马达,电动马达连接有声呐探测装置,无人机以及声呐探测装置通过无线传输的形式与显示终端信号连接,电动马达与声呐探测装置之间通过牵引线连接,牵引线为轻质尼龙线,长度为1-2m,作用为对声呐探测装置进行牵引,牵引线外围设置有防潮层,声呐探测装置为质量80~120g,直径60~70mm的球状装置,电动马达质量为45~55g,作用为收放声呐探测装置连接线,并对外接电源部分做防水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淤地坝淤积库容测量装置测量精度差、耗时费力、测量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76459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16528.7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0 , G01N9/002 , G01N9/36 , G01N2001/1025 , G01N2009/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流域卡口站径流泥沙自动采样系统,包括设置在卡口断面上的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浮子,进水管上开有若干进水孔,靠近抽水泵的卡口断面处还设置有压力感应器、流速仪和水位计,抽水泵抽的水通过出水管抽入若干采集瓶内,出水管上还设置有音叉式密度计,抽水泵、压力感应器、水位计、音叉式密度计以及采集瓶均连接至PLC自动控制器,PLC自动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无纸记录仪和无线传输终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坝口径流含沙量检测困难且不精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63708.X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或然率的坡面植被有效减沙覆盖度阈值确定方法,属于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选取了坡面水土流失治理中植被减沙方面的关键参数,包括坡面表层泥沙组成、适生植被特征对坡面泥沙输移影响程度,提供了针对坡面地表特征的坡面植被有效减沙率覆盖度阈值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坡面表层泥沙平均粒径、适生植被株径、植被覆盖度对坡面植被减沙的作用机制,仅依靠坡面表层泥沙平均粒径及适生植被株径即可实现坡面植被有效减沙覆盖度阈值的快速计算,简单易行,快捷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93410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101135.X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董国涛 , 刘晓燕 , 高云飞 , 杨胜天 , 党素珍 , 夏润亮 , 殷会娟 , 郭欣伟 , 程春晓 , 李皓冰 , 韩金旭 , 白乐 , 刘姝芳 , 张楠 , 贾培 , 刘启兴 , 谷佳贺 , 周俊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遥感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林草植被信息提取方法。包括:S1:提取水土流失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S2:提取水土流失区不同时期梯田数据和土石山区数据;S3:提取水土流失区不同时期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S4:剔除耕地、梯田、城镇村落、河川地、水域和土石山区数据,获取不同时期林草地空间位置和面积;S5:获取不同时期水土流失区林草地的植被盖度;S6:对获取的林草植被盖度数据进行验证。本发明不依靠统计数据,避免了梯田与林草植被重复问题;较以往植被盖度分级更细致;剥离了对水土流失影响甚微的土石山、城镇村落用地和河川地、水域等信息。准确获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林草植被信息,能够科学评价林草植被在不同时期减水减沙的重要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