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08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118019.0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箱体,容纳衣物;驱动部,提供使滚筒旋转的动力;底座,配置于比滚筒更靠下部的位置,提供使滚筒的空气循环或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冷凝的空间;热交换部,包括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热交换器安置于底座且用于冷凝空气中的水分或加热空气,压缩机向热交换器供给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底座包括:循环流路部,使滚筒的空气循环,热交换器配置于循环流路部;压缩机设置部,设置为与循环流路部隔开,压缩机安置于压缩机设置部;以及集水部,与循环流路部连通,收集在热交换器中冷凝的水;驱动部配置于滚筒的后方并且与底座分离和隔开,集水部配置为其至少一部分与压缩机设置部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衣物处理装置
    2.
    发明公开
    衣物处理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3266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10223.3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箱体,容纳衣物;驱动部,提供使滚筒旋转的动力;底座,配置于比滚筒更靠下部的位置,提供使滚筒的空气循环或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冷凝的空间;及热交换部,包括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热交换器安置于底座且用于冷凝空气中的水分或加热空气,压缩机向热交换器供给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底座包括:循环流路部,配置有使滚筒的空气循环的热交换器;压缩机设置部,与循环流路部隔开,压缩机安置于压缩机设置部;及集水部,与循环流路部连通,收集在热交换器中冷凝的水;底座在一侧配置循环流路部,在另一侧配置压缩机设置部和集水部,集水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压缩机设置部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衣物处理装置
    3.
    发明公开
    衣物处理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087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63113.7

    申请日:2022-01-30

    Abstract: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并容纳衣物;循环流路部,配置为使所述滚筒中的空气循环;热交换部,设置于循环流路部内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循环流路部以冷凝所述空气中的水分,所述冷凝器配置为对所述空气进行加热,以及集水部,设置在所述循环流路部外部以接收来自所述循环流路部的冷凝的水,集水连通孔,设置为穿过所述循环流路部的一面以将所述水引导至所述集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连通孔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

    衣物处理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08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118760.7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在其前方设置有开口部;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箱体,容纳衣物;驱动部,提供使滚筒旋转的动力;底座,配置于比滚筒更靠下部的位置,提供滚筒的空气循环或冷凝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的空间;热交换部,包括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热交换器安置于底座且用于冷凝空气中的水分或加热空气,压缩机向热交换器供给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底座包括:循环流路部,在滚筒的下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使滚筒的空气循环,热交换器配置于循环流路部;压缩机设置部,设置为与循环流路部隔开,压缩机安置于压缩机设置部;集水部,与循环流路部连通,收集在热交换器中冷凝的水;集水部的左右方向长度大于等于压缩机的左右方向长度。

    衣物处理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13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80060190.3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滚筒,提供容纳烘干对象物的空间;循环流路,将从所述滚筒排出的空气向所述滚筒再次供应;热交换部,具有使空气沿所述循环流路移动的循环风扇、对沿所述循环流路移动的空气进行除湿的第一热交换器以及加热通过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空气的第二热交换器;集水部,与所述循环流路连接,储存从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空气排出的冷凝水;加热部,加热所述集水部内部的水;以及排气部,将所述集水部内部的空气向所述集水部的外部排出。

    衣物处理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0850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113564.0

    申请日:2022-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滚筒,容纳衣物;底座,配置在滚筒的下部;马达部,位于滚筒的后方,提供使滚筒旋转的动力;以及热交换部,包括冷凝所述空气中的水分的第一热交换器、对所述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二热交换器、向第一热交换器或第二热交换器供应制冷剂的压缩机,所述底座包括:循环流路部,使滚筒的空气循环;集水部,设置在循环流路部的外部,用于收集在循环流路部中冷凝的水;收集引导部,将冷凝的水引导到集水部;以及水盖,位于第一热交换器和收集引导部之间并支撑第一热交换器,防止沿收集引导部移动的冷凝的水与第一热交换器接触,所述水盖位于与第二热交换器隔开的位置。

    衣物处理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0853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118019.0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箱体,容纳衣物;驱动部,提供使滚筒旋转的动力;底座,配置于比滚筒更靠下部的位置,提供使滚筒的空气循环或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冷凝的空间;热交换部,包括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热交换器安置于底座且用于冷凝空气中的水分或加热空气,压缩机向热交换器供给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底座包括:循环流路部,使滚筒的空气循环,热交换器配置于循环流路部;压缩机设置部,设置为与循环流路部隔开,压缩机安置于压缩机设置部;以及集水部,与循环流路部连通,收集在热交换器中冷凝的水;驱动部配置于滚筒的后方并且与底座分离和隔开,集水部配置为其至少一部分与压缩机设置部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衣物处理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0854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118760.7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在其前方设置有开口部;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箱体,容纳衣物;驱动部,提供使滚筒旋转的动力;底座,配置于比滚筒更靠下部的位置,提供滚筒的空气循环或冷凝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的空间;热交换部,包括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热交换器安置于底座且用于冷凝空气中的水分或加热空气,压缩机向热交换器供给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底座包括:循环流路部,在滚筒的下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使滚筒的空气循环,热交换器配置于循环流路部;压缩机设置部,设置为与循环流路部隔开,压缩机安置于压缩机设置部;集水部,与循环流路部连通,收集在热交换器中冷凝的水;集水部的左右方向长度大于等于压缩机的左右方向长度。

    衣物处理装置
    9.
    发明公开
    衣物处理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3240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80068555.8

    申请日:2021-1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箱体;滚筒,容纳衣物;底座,配置于滚筒的下部,提供滚筒的空气循环或冷凝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的空间;马达部,提供使滚筒旋转的动力;以及热交换部,包括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以及压缩机;底座包括:循环流路部,滚筒的空气在所述循环流路部循环;压缩机安装部,与循环流路部隔开设置,压缩机安置于所述压缩机安装部;以及集水部,与压缩机安装部隔开,与循环流路部连通,收集在循环流路部冷凝的水;防止异物在所述集水部积累。

    衣物处理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08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113564.0

    申请日:2022-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滚筒,容纳衣物;底座,配置在滚筒的下部;马达部,位于滚筒的后方,提供使滚筒旋转的动力;以及热交换部,包括冷凝所述空气中的水分的第一热交换器、对所述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二热交换器、向第一热交换器或第二热交换器供应制冷剂的压缩机,所述底座包括:循环流路部,使滚筒的空气循环;集水部,设置在循环流路部的外部,用于收集在循环流路部中冷凝的水;收集引导部,将冷凝的水引导到集水部;以及水盖,位于第一热交换器和收集引导部之间并支撑第一热交换器,防止沿收集引导部移动的冷凝的水与第一热交换器接触,所述水盖位于与第二热交换器隔开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