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对人保护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9990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80046563.5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机器人的对人保护装置。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机器人进行用于对人保护的动作,上述简单的结构包括:被机器人的周围操作的操作人员保持的交流电压附加装置、设置于机器人的电极、以及测量电极的电压的带接地电极的测量器,若机器人与操作人员接近而电极的电压变高,则将与测量器测量出的电压值相应的控制信号向机器人的控制器发送,基于控制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使机器人进行用于对人保护的动作。在该结构中,通过交流电压附加装置对操作人员的体表附近的电场附加正负变动的交流电压,使人体的带电状态变大,因此与现有的使用人体通信的装置相比,能够延长最长检测距离。

    航空航天用机械元件商品的品质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40230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580034585.8

    申请日:2005-02-24

    Inventor: 中村昌平

    Abstract: 作为管理对象的航空航天用机械元件商品(1),是将多种元件(2((1)~(3)))组装而成。那些多种元件(2((1)~(3)))从材料购入(S1)经由锻造工序(S2)、热处理工序(S3)、磨削工序(S4)、表面处理工序(S5)及检查工序(S6)而制造。将各工序(S1~S2)的信息与其工序的批号一起记录在IC标签(4)中。将元件(2)组装成航空航天用机械元件商品(1)后,对应于制造编号或制造批号将IC标签(4)对各元件(2)的记录信息记录在管理计算机系统(11)中。在航空航天用机械元件商品(1)上安装另外的IC标签(10),记录制造编号或批号。另外,在该IC标签(10)中记录锻造、热处理、磨削、表面处理的各工序的加工条件信息。

    航空航天用机械元件商品的品质管理及航空航天用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1040230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580034585.8

    申请日:2005-02-24

    Inventor: 中村昌平

    Abstract: 作为管理对象的航空航天用机械元件商品(1),是将多种元件(2((1)~(3)))组装而成。那些多种元件(2((1)~(3)))从材料购入(S1)经由锻造工序(S2)、热处理工序(S3)、磨削工序(S4)、表面处理工序(S5)及检查工序(S6)而制造。将各工序(S1~S2)的信息与其工序的批号一起记录在IC标签(4)中。将元件(2)组装成航空航天用机械元件商品(1)后,对应于制造编号或制造批号将IC标签(4)对各元件(2)的记录信息记录在管理计算机系统(11)中。在航空航天用机械元件商品(1)上安装另外的IC标签(10),记录制造编号或批号。另外,在该IC标签(10)中记录锻造、热处理、磨削、表面处理的各工序的加工条件信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