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4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561441.4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该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起顺序堆叠的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碳基活性物质和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硅基活性物质,以及作为导电材料的碳纳米管。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硅基活性物质的含量大于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硅基活性物质的含量。包含于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碳纳米管的拉曼R值小于包含于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碳纳米管的拉曼R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727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652698.X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阴极组合物及使用其制造的锂二次电池。该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阴极组合物包括阴极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所述阴极活性材料包括具有次级粒子形态的第一阴极活性材料粒子和具有单粒子形态的第二阴极活性材料粒子,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线型导电材料。提供了一种具有增强的使用寿命和电阻特性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9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219806.4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包括:集流体;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其位于所述集流体上,并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碳纳米管,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上的D带的峰强度除以G带的峰强度的比ID/IG为0.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50740.4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形成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硅基活性物质和包括单壁碳纳米管的导电物质,其中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R值(D带峰值强度(Id)/G带峰值强度(Ig))为0.01至0.1。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2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556639.7
申请日:2023-05-17
IPC: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4/36 ,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锂二次电池用正极、锂二次电池及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可以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包含具有单颗粒的形态,具有单晶结构或含2个以上的单晶的多晶结构的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能够满足预定的式。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高容量及高输出特性且具有提升的寿命特性及高温稳定性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737286.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形成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具有一次颗粒聚集的二次颗粒形式的第一锂金属氧化物颗粒和具有单颗粒形式的第二锂金属氧化物颗粒,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截面满足所述式1和所述式2。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011616.3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该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起顺序堆叠的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碳基活性物质和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硅基活性物质,以及作为导电材料的碳纳米管。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硅基活性物质的含量大于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硅基活性物质的含量。包含于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碳纳米管的拉曼R值小于包含于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碳纳米管的拉曼R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7388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1199312.6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包括负极集流体和形成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硅基活性物质和包括单壁碳纳米管的导电物质,其中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R值(D带峰值强度(Id)/G带峰值强度(Ig))为0.01至0.1。
-
公开(公告)号:CN11195265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0409011.0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4/36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锂二次电池包含:正极;隔膜;以及负极,所述负极与所述正极之间夹着隔膜并面向彼此,所述负极包含负极集流体和形成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在负极集流体上,并且包含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含有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类粘合剂的第一负极粘合剂,所述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在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上,并且包含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和含有丙烯酸类粘合剂的第二负极粘合剂。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各自包含硅类活性物质和石墨类活性物质,并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石墨类活性物质,包含2‑9.5重量份的硅。
-
公开(公告)号:CN117525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0892138.6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及形成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包括单颗粒形态的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活化能(Ea)可以是50至80KJ/mol。提供包括所述正极且具有提高的电阻特性及高温稳定性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能够改善在常温及高温的电阻特性,并且在使用单颗粒形态的活性物质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充分的输出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