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31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664270.8
申请日:2023-12-06
IPC分类号: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62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10/052
摘要: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在负极集流体的至少一面上,并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负极粘合剂,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复合颗粒,所述复合颗粒包含:硅基活性物质颗粒;以及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所述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形成在硅基活性物质颗粒上,所述锂二次电池用负极的F密集度为23%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5995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277940.6
申请日:2022-10-19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摘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阳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用阳极活性物质包括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及形成于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上且包含锂硫化合物及金属氢氧化物的涂层。能够充分去除阳极活性物质表面的残留锂且改善离子导电性及低电阻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90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859822.4
申请日:2023-07-13
IPC分类号: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62 , H01M10/05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包括该负极的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用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负极混合物层,所述负极混合物层形成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至少一面上,并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其中,所述负极混合物层包括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上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之和为所述负极混合物层的总厚度的3/4以下,根据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法时,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满足以下式1。[式1]1/7≤I第二区域/I第一区域≤2/3其中,I第一区域表示与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的所述粘合剂对应的峰强度,I第二区域表示与所述第二区域中包含的所述粘合剂对应的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2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014547.6
申请日:2023-01-05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C01G53/00
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阳极活性物质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锂二次电池。锂二次电池用阳极活性物质前驱体包括含第一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的核;以及形成于核上,在所述第一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含第二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的壳,其中,所述第二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中掺杂有包括第4族至第12族金属中至少一种的掺杂金属,用以下式1定义的粒度分布度为0.8至1.6。能够提高阳极活性物质前驱体的结构稳定性且抑制掺杂引起的二次电池的容量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6314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47578.X
申请日:2022-12-05
申请人: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38 , H01M10/0525
摘要: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锂二次电池用阳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金属氧化物颗粒;以及形成于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表面上,含有第一金属及第二金属的涂层,所述涂层可包括所述第一金属及所述第二金属具有预定的浓度变化倾向的区域。提供所述锂二次电池用阳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从而锂二次电池具有提高的容量、寿命特性及高温稳定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5911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84231.3
申请日:2022-09-27
申请人: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镍复合金属氧化物颗粒,每个锂‑镍复合金属氧化物颗粒都具有其中一次颗粒聚集的二次颗粒结构。锂‑镍复合金属氧化物颗粒包括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第一元素包括选自B、Al、Si、Ti、V、Mn、Fe、Co、Cu、Zn、Zr、Mo和W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第二元素的离子半径为80pm以上。第二元素不同于镍和第一元素。第二元素存在于二次颗粒的外表面上、一次颗粒之间的晶界处以及一次颗粒的内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