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48735.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协同优化方法,S1:数据收集与分析包括:资源评估和负荷分析;S2:系统设计:通过布局规划与容量配置进行系统设计;S3: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包括:对配电网的运行控制、故障区段定位和故障恢复重构技术进行优化;S4:监控与调整包括:系统安装、实时监控、性能评估和优化调整;S5:优化改进:通过用户反馈、能源共享以及技术维护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改进。该分布式光伏协同优化方法,通过布局规划与容量配置进行系统设计,方便安装分布式光伏组件,容量配置是确定光伏系统的容量,对配电网的运行控制、故障区段定位和故障恢复重构技术进行优化,减少了响应时间较长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7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47643.8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14 , H02J3/32 , H02J3/38 , B60L55/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区域负荷聚合商的台区用户柔性负荷调度方法,通过对温控负荷、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等进行优化调度,实现电网的平衡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方法包括:通过建模分析预测台区用户的负荷需求,结合实时电价和环境温度等外部信号,制定最优调度策略;利用家庭能效管理系统(HEMS)、车辆到电网(V2G)控制平台及智能能源管理系统(EMS),动态调度和控制各类柔性负荷。实施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降低了用户电费,提升了聚合商收益,并改善了电网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12409.9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多时间尺度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长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短时间尺度优化调度和协调机制,所述长时间尺度优化调度与所述短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相配合构成配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优化调度方法,所述协调机制对长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短时间尺度优化调度进行无缝衔接和整体优化。本发明配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具有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增强系统稳定性、提高经济性和灵活性以及综合考虑多目标优化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该方法在现代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94947.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协调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传感器网络收集实时运行数据;S2、在获取实时运行数据后,通过SCADA系统对实时运行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S3、在数据预处理后,通过安时积分法对实时运行数据进行评估;S4、根据实时运行数据的评估结果,引入多目标优化智能预测协调控制策略,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计算得到最优功率输出;S5、通过PID控制器将计算出的控制信号发送给各个储能单元执行,并监测执行结果。根据实时数据动态调整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通过PID控制器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动态调整控制信号,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4285.6
申请日:2024-11-0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运行调度系统。其技术方案包括:一种考虑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运行调度系统,包括上级电网、配电运营商和负荷聚合商,其特征在于:配电运营商与多个负荷聚合商连接,共同构成多台区配电网架构,该架构包括多个台区,每个台区包含多个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储能单元和交互单元,通过能量管理单元对新能源发电单元、储能单元和交互单元进行能源控制,实现削峰填谷和能源高效利用,以降低运行成本并提高综合效益。本发明能够最大化地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益。这包括显著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减少电网的网络损耗、优化电压稳定性以及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2472.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柔性负荷的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台区智能家电联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户用储能等新技术,统筹管理电动汽车、户用储能、智能物联家电等台区柔性负荷,通过分析负荷调节特性,建立负荷聚合模型;S2:随后制定台区侧柔性负荷协同优化调度策略;S3:考虑多台区参与电网调度场景,建立调控框架,提出多时间尺度下的调度策略;S4:挖掘台区柔性负荷资源调控能力,实现台区用电最优、平抑新能源波动、电网安全稳定经济性运行等目标。该考虑柔性负荷的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对典型柔性负荷调节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典型柔性负荷聚合模型,解决了影响因素的限制导致柔性负荷调节特性难以分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33250.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间隔棒安装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间隔棒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安装辅助支撑盘和支撑调节盘,所述支撑调节盘的外径上均布设置有多个转动连接杆,所述转动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撑调节盘的一端与辅助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杆为弯折结构,所述辅助支撑杆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安装辅助支撑盘转动连接。本发明的间隔棒安装辅助装置设置有辅助固定座和锁紧支撑座,利用安装辅助支撑盘外侧均布设置有辅助固定座,可以对子导线进行有效的支撑,辅助固定座侧边固定设置有辅助支架,辅助支架上安装有锁紧支撑座,锁紧支撑锁内侧设置有锁紧防护套,可以将安装辅助支撑盘锁紧固定在子导线的某一位置,进而实现间隔棒安装过程中对子导线进行有效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3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94694.0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IPC: H02G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间隔棒安装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配网线路可调间隔棒,包括连接支杆一和连接支杆二,所述连接支杆一和所述连接支杆二的相对应端均设置有螺纹空腔,所述螺纹空腔内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中间连接杆,所述连接支杆一和所述连接支杆二远离所述中间连接杆的端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座套,所述连接座套的外侧配合设置有连接盖。本发明的间隔棒为组装式结构设计,可以根据配网线路的施工需求选择使用一组或者多组配合使用,在连接支杆一、连接支杆二之间设置有中间连接杆,可以根据具体施工需要调节连接支杆一、连接支杆二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间隔棒的长度调节,以满足不同规格配网线路的间隔棒安装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9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54188.X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市祥符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监控系统,包括公共总电网中心、无功电压控制中心、动态分群电压控制中心和智能服务器终端,公共总电网中通过无功电压控制中心、动态分群电压控制中心和智能服务器终端将电压输送到用户,同时进行集群控制,达到对新能源高渗透区域电网的控制需求。该智能电网监控系统,能够基于动态分群的双时序多资源协同无功电压控制,能够在电压额输送时,进行电压的输送测试,进行指令的接收与下达,同时将数据进行实时的分析,将无功电压控制进行人工智能在线决策技术,能够将区域进行集群动态无功快速精准群控使用,进行新能源高渗透电网无功电压协同系统处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3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05529.6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江苏鲲游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线损异常研判及精准追踪方法、装置,构建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构建新能源线损数据生成模型,将新能源出力联合概率分布函数作为条件变量,区域电网真实线损数据输入至新能源线损数据生成模型中,生成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线损数据;对配电网下辖台区线损数据对应的曲线进行配电网台区场景划分;构建配电网台区线损率标准库并合并相似或相近的场景,再进行异常研判;分析台区线损率异常的各因素和台区用户间的内在关联度,基于改进Adtributor算法实现线损异常关联用户的精准定位。本发明实现了对台区线损异常的智能研判及异常用户的精准追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