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智能车丝工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266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13924.4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管车丝工艺流程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一种套管智能车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钢管打码,信息录入;S2:对钢管进行车丝、水压测试、检查等工序处理;S3:对钢管的A端和B端进行检查,将步骤S2得到的不合格的钢管进行切割,并重复车丝和检查步骤;S4:对合格的钢管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检测、标记、烘干和打捆工作。本发明通过设置先车丝后水压和先水压后车丝的两种工作模式,能够根据不同工作情况,对钢管的气密性和耐压性进行有效的检测,是钢管满足工作要求,另外,本发明通过对车丝后的螺纹进行检测,并将不满足要求的螺纹利用切管机切除并重新车丝,严格把控质量要求,提升车丝后钢管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推力杆总成的自动化装配线

    公开(公告)号:CN117415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744380.5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推力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推力杆总成的自动化装配线,金属骨架上料单元、球销上料单元、球销输送单元、金属骨架输送单元、对中单元、压装单元、下料输送单元和总成下料单元,金属骨架输送单元和下料输送单元呈一字型排列,压装单元设置在金属骨架输送单元和下料输送单元之间,金属骨架上料单元、球销上料单元和球销输送单元设置在金属骨架输送单元的旁侧,对中单元设置在压装单元一侧,总成下料单元设置在下料输送单元末端。本发明实现了推力杆从上料、装配、检测以及下线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成品质量和合格率,各工序间的搬运流转采用机器人完成,避免了人工干预,消除了安全隐患。

    一种钢卷捆扎打包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535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44103.5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件捆扎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钢卷捆扎打包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圈、齿轮圈和电机减速机固定圈设于底座上,固定圈和电机减速机均设于底座上,齿轮圈与固定圈转动连接,电机减速机驱动齿轮圈转动;还包括送丝机构、牵引夹钳、拧丝机构、剪切机构和摆动机构,牵引夹钳设于所述齿轮圈上,拧丝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送丝机构和剪切机构且均设于摆动机构上,摆动机构设于底座上。本发明实现了铁丝的绕圈运动,达到了钢卷捆扎的目的,实现了铁丝的自动送丝、拧丝、和剪切,优化了牵引夹钳的转动路径,保证了铁丝的牵引路径无阻碍,提高了钢卷的捆扎效率,减少了钢卷的捆扎成本。

    横拉杆总成自动装配线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19766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91885.9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横拉杆总成装配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横拉杆总成自动装配线,包括主输送线,主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托盘,定位托盘上设置有自动夹紧组件,主输送线的始端和末端分别设置有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主输送线的两侧依次设置有上料机器人、喷码机构、过丝机构、吹吸毛刺机构、管箍装配机构、球头装配机构和下料机器人,主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托盘定位装置。本发明利用机器人与视觉相机代替人工进行横拉杆总成的装配,实现了横拉杆总成装配的全自动化流程,提升了横拉杆总成的装配效率,提高了装配过程的安全性,通过视觉相机与传感器的配合实现装配生产的可控,节约了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消除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一种基于5G网络实现机器人远程控制和远程运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2273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145536.1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远程控制和运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5G网络实现机器人远程控制和远程运维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平台,用于实时监控和采集机器人相关参数;物联网云平台,用于监视机器人当前及历史的各种状态;数据展示平台,通过访问物联网云平台的接口,获取视频流,进行可视化展示;远程操控平台,通过5G网络远程修改机器人的各项参数,控制控制机器人的运行;运维调度平台,用于维度构建、故障点数据处理和维修指派等。本发明基于物联网平台,能够有效监控机器人的具体参数,实现对机器人状态的分析,实现机器人的远程调试,节省了机器人的运维成本;运维调度平台的构建能够及时调度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高效维修。

    一种内保护环输送及上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44867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1438775.3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管生产加工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内保护环输送及上料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和分料机构;压顶装置,设于分料机构上部,用于防止输送过程中的保护环倾倒;对中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的前部,包括对中机构和用于支撑所述对中机构的对中龙门架,用于使保护环按照调整的通道居中通过;升降翻转抓手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的前端,用于夹取保护环并完成翻转动作;前后定位装置与升降翻转抓手装置配合,用于使保护环进行定位,便于所述升降翻转抓手装置夹取保护环。本发明保证内保护环自动拧接前的运输上料过程无人化、准确性、安全性,同时也更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有效的预防人工作业的安全隐患。

    一种内保护环输送及上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4486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438775.3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管生产加工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内保护环输送及上料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和分料机构;压顶装置,设于分料机构上部,用于防止输送过程中的保护环倾倒;对中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的前部,包括对中机构和用于支撑所述对中机构的对中龙门架,用于使保护环按照调整的通道居中通过;升降翻转抓手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的前端,用于夹取保护环并完成翻转动作;前后定位装置与升降翻转抓手装置配合,用于使保护环进行定位,便于所述升降翻转抓手装置夹取保护环。本发明保证内保护环自动拧接前的运输上料过程无人化、准确性、安全性,同时也更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有效的预防人工作业的安全隐患。

    基于N点法测量的可转位刀片装夹误差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2069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76598.3

    申请日:2012-03-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田新诚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N点法测量的可转位刀片装夹误差测定方法,其调整过程简单灵活,可有效测定在上下和前后方向上的装夹误差。其步骤为:第一步:将被加工刀片放入上料器用夹头装夹;第二步:使刀片a面朝上且处于水平状态;第三步:测量传感器至a面的距离d1;第四步:使刀片旋转90°至d面朝上且处于水平状态;第五步:用机床的测量传感器测量传感器至d面的距离d2;第六步:操作数控系统,使刀片旋转90°至c面朝上且处于水平状态;第七步:测量传感器至c面的距离d3;第八步:操作数控系统,使刀片旋转90°至b面朝上且处于水平状态;第九步:用机床的测量传感器测量传感器至b面的距离d4;第十步:计算刀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装夹误差x,y。

    智能化石油钢管接箍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153386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408784.6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一种智能化石油钢管接箍生产线,包括有作为切管扒皮柔性单元的储料台架总成、翻转上料装置、伺服喂料装置、切管机和接箍输送装置,还有镗孔柔性单元、车丝柔性单元、无人化丝检系统、无人化磷化系统、无人化喷涂系统、MES生产管理系统、WMS仓储系统、AGV智能物流系统、逐支跟踪系统、总控系统和5G+机器人远程运维系统,该生产线可以实现接箍加工从钢管来料、切管、扒皮、打标、镗孔、车丝、清洗、丝检、探伤、磷化、喷涂全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满足现代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提升产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变原有工艺模式,优化工艺布局,采用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安全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