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断路器及其掉电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4244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010916815.X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一种固态断路器及其掉电处理方法,包括机械开关、控制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和电源单元,所述机械开关包括触点机构和驱动触点机构的控制线圈,触点机构包括主触点和辅触点,所述主触点、电源单元连接在断路器的输入端,电力电子器件串联在主触点与断路器的输出端之间,电源单元与控制电路连接用于为控制电路供电,辅触点、控制线圈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电力电子器件与控制电路连接,在控制电路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机械开关、电力电子器件动作,控制电路具有记忆单元,在控制电路供电中断后被恢复后,控制电路通过读取记忆单元中控制信号来驱动机械开关和电力电子器件。本申请克服了固态断路器在掉电后需要从外部操作重新合闸的缺陷,操作便利。

    一种紧凑型重合闸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7209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010712604.4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一种紧凑型重合闸断路器,包括L相极模块、N相极模块,L相极模块与N相极模块通过隔板分离;所述L相极模块包括手柄结构、操作机构和L极触头机构,N相极模块包括重合闸模块,所述重合闸模块包括线路板和与线路板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线路板设置在隔板的一侧,驱动装置层叠设置在线路板的上部并分别与手柄结构、操作机构联动连接,在线路板的下部层叠设置有N极触头机构,且在N极触头机构与线路板之间设置有隔离板,N极触头机构的N极动触头穿过隔离板、线路板以及隔板与L极触头机构的L极动触头联动连接,重合闸模块通过驱动L相极模块动作使断路器的自动分合闸。本发明将重合闸模块与N相极模块合并在同一极中缩小了断路器的体积。

    漏电保护电路及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96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38863.3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及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漏电检测电路、脱扣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包括第一L相电源支路、第二L相电源支路、第三L相电源支路、N相电源支路、整流电路以及试验电路;第一L相电源支路与二极管VD2的负极连接,通过二极管VD2实现半波整流;第二L相电源支路与二极管VD5的正极连接,通过二极管VD5实现半波整流;第三L相电源支路分别与二极管VD3、二极管VD6的负极和正极连接,通过二极管VD3、二极管VD6实现全波整流,第三L相电源支路与试验电路连接,使该第三L相电源支路的分断保持与断路器分合闸同步;N相电源支路分别与二极管VD1、二极管VD4的负极、正极连接,通过二极管VD1、二极管VD4实现全波整流。

    复合导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95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49990.3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复合导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涉及导体技术领域。复合导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导体,导体包括多个导电金属和结合在多个导电金属表面的多个石墨烯包覆层;在导体的表面浇注金属熔体,金属熔体至少连接一个导电金属,形成第一导电层;在第一导电层的表面制备第一石墨烯沉积层,形成第一导体,得到复合导体。本申请提供的复合导体的制备方法,可提高复合导体中的石墨烯连续性,增加石墨烯在复合导体中的含量,促进石墨烯在复合导体中均匀分布,有利于石墨烯充分发挥提升复合导体性能的作用,提高复合导体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采用浇注金属熔体的方式,可减少后续挤压工艺对石墨烯均匀有序且连续分布结构的破坏,成本低、操作简单。

    一种断路器
    5.
    发明公开
    一种断路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80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89492.7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牵引杆、灭弧室和脱扣驱动件,其中脱扣驱动件包括活动塞和驱动杆,灭弧室开设有气孔,驱动杆的第一端连接活动塞,驱动杆的第二端与牵引杆的脱扣部对应设置,灭弧室内产生的气体经气孔排出用于推动活动塞移动,活动塞被配置为带动驱动杆移动并下压脱扣部以驱使牵引杆脱扣。本发明提供的断路器,结构简单,通过气动方式实现快速脱扣,分断效率高,响应迅速。

    断路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5131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010930677.0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断路极电路;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上盖以及位于底座和上盖之间的第一隔板;所述断路极电路包括按钮机构、操作机构、触头机构和第一控制线路板,触头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按钮机构插置在壳体一端且与操作机构驱动相连,操作机构与动触头驱动相连;所述操作机构、触头机构设置在第一隔板上且位于第一隔板和上盖之间,第一控制线路板设置在底座和第一隔板之间;本发明断路器,其内部布局合理,装配简便。

    接线端子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8232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0504277.3

    申请日:2020-06-05

    Inventor: 卢科军 顾斌斌

    Abstract: 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接线框以及分别设置在接线框内的弹簧片、接线夹和螺钉,螺钉的轴线方向被接线框限位,接线夹的一端设有与螺钉螺纹连接的螺纹孔,螺钉转动时能够带动接线夹在接线框内移动,弹簧片包括与接线框转动连接的枢转部、与接线板配合的压线部,以及插入到夹槽内配合的动力部,导线插入到压线部与接线板之间,螺钉向一侧转动时带动接线夹推动弹簧片的动力部向一侧转动,使弹簧片的压线部靠近接线板将导线固定;螺钉反向转动带动时带动接线夹推动弹簧片的动力部反向转动,使弹簧片的压线部远离接线板将导线松开,弹簧片在接线夹的推动下,能够克服与导线的摩擦力而可靠转动,避免配合过紧而导致导线无法拔出。

    小型断路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7111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1910845694.1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一种小型断路器,其壳体内设有操作机构和静触头,操作结构包括触头支持,所述触头支持设有与静触头配合的动触头,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屏蔽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电弧的屏蔽件;所述屏蔽件设有转动端、限位端和屏蔽端;所述转动端与壳体转动连接,限位端设有用于控制屏蔽件与动触头相对位置的滑槽,动触头通过凸出的接触部伸入滑槽内带动屏蔽件绕转动端作相对于动触头的转动;分闸时,屏蔽端转入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合闸时,屏蔽端转出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在分、合闸过程中,屏蔽件在滑槽的作用下由动触头带动并绕转动端进行相对于动触头的转动,结构简单且紧凑,所占用的转动空间较小。

    三孔插座自动装配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777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0535722.7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一种三孔插座自动装配系统和方法,包括安装架上料单元、基座上料单元、E极装配单元、L/N/E极装配单元、连接元件装配系统、保护元件装配系统、盖板上料单元、面板上料单元和PLC控制器,将插座的零件分为连接元件部分和保护元件部分,在分别装配插座的连接元件部分和保护元件部分后,再组装装配为最终产品,这样划分便于适应不同型号和规格的插座的装配,能够组合装配不同的连接元件部分和保护元件部分,在占用比较小的体积的情况下,组合用于实现多种三孔插座的装配。

    负荷断路开关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2324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0065302.7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一种负荷断路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与开关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出线模块,所述开关本体包括本体壳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壳体内的操作机构和至少一个相电路,所述相电路包括进线母排、出线母排以及串联的触头系统和熔断器;所述出线模块设有与出线母排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本体壳体远离操作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一出线孔,并且本体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出线孔;所述出线模块安装在开关本体远离操作机构的一端,出线母排从第一出线孔伸出到出线模块内与接线端子连接,或者出线模块安装在开关本体的侧面,与开关本体并排设置,出线母排从第二出线孔伸出到出线模块内与接线端子连接,提供给用户不同的接线方案来适应用户不同的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