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8568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209259.1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李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蛋白复合纤维的制备工艺,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多羟基化合物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改性处理,提高了纳米二氧化钛在蛋白纤维中的分散性,显著增强了蛋白纤维的机械能能和阻燃性能;本发明中的交联剂可以通过氢键的方式,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连接在蛋白纤维上,进而提高蛋白纤维的拉伸强度和耐摩擦性能;纳米氧化铝吸附在网状结构的空隙中,增强了蛋白纤维的阻燃性能;本发明简化了蛋白纤维的生产过程,减少了醛类有害物质的使用,提高了蛋白纤维的可纺性,能耗低、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27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69079.7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朱鹏程
Inventor: 朱鹏程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旧纺织品中的蛋白质纤维酶处理回收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机体内设有反应槽,反应槽内设有反应机构,反应槽的底部设有回收槽,回收槽内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上端与反应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回收槽的底部设有与机体外部内外连通的回收孔,机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下端与反应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优点在于:本发明可便于对废旧纺织品进行回收时,方便快捷的进行多步骤处理,节约的操作时间和占地面积,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10271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480011257.5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钟化
Inventor: 加藤知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89/00 , C08K3/22 , C08K3/32 , C08K2003/2244 , C08K2003/321 , C08K2003/329 , D01F4/00 , D06M11/17 , D06M11/20 , D06M11/45 , D06M11/46 , D06M11/56 , D06M11/57 , D06M11/69 , D06M11/71 , D06M11/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水性再生胶原纤维,其含有:以换算成氧化锆计为12重量%以上的锆盐和以换算成磷计为2重量%以上的磷系化合物。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水性再生胶原纤维的制造方法,其包含:用锆盐处理再生胶原纤维而使其含有锆盐,然后用磷系化合物处理而使其含有磷系化合物,从而得到含有以换算成氧化锆计为12重量%以上的锆盐和以换算成磷计为2重量%以上的磷系化合物的耐水性再生胶原纤维。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毛发用纤维束,其含有30~100重量%的上述耐水性再生胶原纤维和0~70重量%的聚酯系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7881577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304739.1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东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硅藻为原料制备的再生生物质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再生生物质纳米纤维中含有硅藻、石墨烯和再生生物质,石墨烯渗透入硅藻的细胞内和/或者附着于硅藻细胞的表面,具体制备方法为:将培养好的硅藻中加入紫外光灭菌过的石墨烯溶液,继续培养10-20天,取出,离心,再加入水中分散,得到吸附石墨烯的硅藻溶液;然后加入到再生生物质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吸附石墨烯的硅藻改性再生生物质溶液;最后加入助剂混合均匀形成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以硅藻为原料制备的再生生物质纳米纤维。本发明制备的再生生物质纳米纤维利用硅藻作为介质,在再生生物质纳米纤维中添加石墨烯,提高了纤维的机械性和功能性,综合性能俱佳。
-
公开(公告)号:CN10757449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14604.9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纤维改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该静电纺纤维改性复合膜主要是将静电纺纤维网膜与浇筑膜进行复合,通过控制纤维网膜在浇筑膜内的位置和层数,来调控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与传统单一高分子浇筑膜材料相比,本发明的静电纺纤维改性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且降解速率可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制得的静电纺纤维改性复合膜可有效应用于生物医学相关领域,具有临床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4733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575838.7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浙江凯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3D15/00 , D03D13/00 , D01F4/00 , D01F1/10 , D01F1/09 , D01D1/02 , D02G3/02 , D06M15/333 , D06M15/263 , D06M15/11 , D06L1/14 , D06C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15/00 , D01D1/02 , D01F1/09 , D01F1/103 , D01F4/00 , D02G3/02 , D03D13/00 , D06C7/02 , D06L1/14 , D06M15/11 , D06M15/263 , D06M15/333 , D10B22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纤维织边带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湿法纺丝、纺纱、浆纱、织造、退浆水洗和拉幅定型。通过在纺丝液中加入壳聚糖与大豆纤维牢固结合获得持久的抗菌和抗静电作用。严格控制纺纱步骤中的络筒、整经、浆纱工序降低纱线之间的摩擦力度,减少静电的产生,余下的静电由壳聚糖中和,以此减少毛羽的产生。采用酶退浆工艺,高效温和,降低了化学残留物,减少了污染。本发明所述的大豆纤维织边带不易产生毛羽,抗静电、抗菌效果良好持久,透气导湿。
-
公开(公告)号:CN10719034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10142696.0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钟化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4/00 , D01F1/10 , D06M11/56 , D06M11/57 , D06M11/71 , D06M13/11 , D06M2101/14 , D06M220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泽以及热变色得到抑制的再生胶原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胶原原液配制工序、纺丝工序、耐水化工序、和干燥工序,其中,在所述胶原原液配制工序中,作为胶原原液,配制含有可溶化胶原、以及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本发明能够得到光泽且在使用高温烫发器进行造型时也难以热变色的再生胶原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694802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306101.5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冯志容
Inventor: 冯志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它涉及纤维产品制备技术领域。多功能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环糊精放入二甲基亚砜中溶解为环糊精溶液,向环糊精溶液中添加多功能添加母液,然后离心分离得到固体,将固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心分离并干燥后制得多功能载银环糊精;将经过固胶处理的蚕丝纤维与多功能载银环糊精混合到酸性水溶液中搅拌反应2‑3小时形成多功能共混粘胶溶液,其中经过固胶处理的蚕丝纤维与多功能载银环糊精的质量为3:1;多功能共混粘胶溶液在凝固浴中纺丝、牵伸成型得到所述多功能蚕丝纤维。使蚕丝纤维不仅舒适也提高了蚕丝纤维产品抗菌功能,并且该蚕丝纤维产品又具备了远红外发生功效,适合大范围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70251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58608.2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江苏易宅软装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墙纸的耐高温纤维,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驼毛纤维100~120份,石灰粉80~100份,石英40~60份和氧化锌5~10份。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加入各种原料组成复合化学纤维,具有很强的耐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0251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09402.0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宁波芸生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甲酸、水、溴化锂、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组成混合液;蚕丝脱胶后溶解在混合液中,加入氯化钙;然后滴加入碳酸盐溶液中,得到反应液;然后过滤反应液,滤饼经过洗涤、干燥后得到碳酸钙纳米线;蚕丝脱胶后溶解在混合液中,加入十二水磷酸氢二钠,搅拌1~1.5小时后得到丝素溶液;调整丝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5~40%;然后加入化学试剂;然后加入壳聚糖与碳酸钙纳米线,得到纺丝液,再经过静电纺得到医用纺织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医用纺织材料24小时杀菌率(大肠杆菌)为99%以上;热变形温度超过108℃;断裂强度超过10MPa,断裂伸长率10%以上;杨氏模量0.1GPa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