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7872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54977.9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4 , E21B34/06 , E21B43/385 , E21B2043/0115 , E21B43/305 , E21B4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水合物藏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地热开采海洋水合物藏的回型井结构及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回型井结构,利用携热流体将地热层的能量传递给水合物层以促进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其能够在增强热传导效率的同时实现携热流体的循环利用,具有开采速度快、开采成本低、能量损失小、热能利用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8959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948186.2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385 , E21B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多级分离有杆泵同井采注方法及管柱,其中管柱包括同井采注泵、选择性材料分离装置、水力旋流分离装置、重力分离装置,其中选择性材料分离装置、水力旋流分离装置、重力分离装置采用任意连接顺序进行连接,其中同井采注泵下端连接最上方的分离装置。所述同井采注泵包括泵筒以及泵筒内部的柱塞,所述柱塞上端连接抽油杆,泵筒上端连接采油管,采油管形成采出通道。所述重力分离装置下端连接回注管,回注管形成回注通道,所述回注管上端侧壁设置侧进阀,所述回注管下端设置回注阀。本发明集井下选择性材料油水分离、旋流分离和重力沉降分离等多种分离技术。实现产出液井下油水高效分离,达到同井采注、降水稳油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93937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0949839.3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385 ,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烟囱原理的提高同井注采效果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同井注采中当采出层位于注入层上部时同井注采效果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判断井况;在桥式堵水封隔器(8)的上通道上端连接上烟囱管(7),在桥式堵水封隔器(8)的下通道下端连接下烟囱管(10),将所述桥式堵水封隔器(8)连接在管柱上,并将管柱下入井内,使注入层(16)对准桥式堵水封隔器(8)的中段;启动抽油泵,由于油水之间存在密度差,使得含油较多的低密度液体向上流动,含水较多的高密度液体向下流动。该基于烟囱原理的一种提高同井注采效果的方法适用于采上层注下层、采上、下层注中间层中同井注采工艺中,可大大提高分离器分离效果和同井注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38827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180062914.5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艾尼股份公司
Inventor: 保罗·安德烈乌西 , 多梅尼科·安东尼奥·迪伦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B01D17/0211 , B01D17/045 , C10G33/06 , E21B43/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括互相至少部分地不可混合且具有不同比密度的两个流体相的混合物的分离的组和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包括:在定位在第一较高高度的从混合物分离出的具有较低比密度的流体相的上出口嘴(12a)与定位在相对于第一较高高度的第二较低高度的从混合物分离出的具有较高比密度的流体相的下出口嘴(12b)之间延伸的封闭室(11);封闭室(11)内部的用于混合物的入口(15、33),入口(15、33)还存在于插入较高高度和较低高度之间的高度;彼此液压连接(13)(14)的混合物的第一上部粗分离装置和混合物的第二下部精细分离装置在封闭室(11)内部连续地设置在位于上出口嘴(12a)和下出口嘴(12b)之间,第一上部粗分离装置包括重力分离室(13),至少一个第二下部精细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聚结分离器(14)和/或至少一个水力旋流分离器(14’)。
-
公开(公告)号:CN1656301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03812550.1
申请日:2003-04-24
Applicant: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迪尔克·J·利格特尔姆 , 保卢斯·H·J·韦贝克
IPC: E21B4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385
Abstract: 一种从地下岩层开采气体的方法,该地下岩层由一通向地表的生产井所贯入,该方法包括使含有气体和液体的岩层流体在一生产层段处从地下岩层流入生产井;使岩层流体分离成一气体组分和一液体组分;通过生产井将气体组分开采至地表;在生产井中聚集液体组分以形成一液柱,该液柱在生产井的一排放层段具有超过周围岩层中压力的压力;以及包括在排放层段处对生产井壁进行处理和/或对排放层段周围的岩层进行处理以提高液体进入周围岩层的流速从而让液体在排放层段处从液柱排放入周围岩层。
-
公开(公告)号:CN1440486A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01812073.3
申请日:2001-07-06
Applicant: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耶勒·S·博马 , 埃里克·J·普伊克 , 保罗斯·H·J·费尔贝克
IPC: E21B4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38 , E21B41/0035 , E21B43/305 , E21B43/385
Abstract: 一种由地表面(2)延伸至地下生产结构层(4)的油井(1),地下生产结构层(4)含有碳氢石油和水。此油井(1)在生产结构层(4)的上面设置一个分离室(6),在其中安装一个静力的油/水分离器(10),它具有一个入口(12),用以接收来自分离室(6)下面的入口油井段(13)的油井流体,以及一个富油分量用的出口(15),开放进入分离室上面的油井段(16),以及一个富水分量用的出口(18),开放进入分离室下面的排放油井段(19),其中分离室(6)的高度大于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形成的分散带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40114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280066002.X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IPC: E21F1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 , E21B43/385
Abstract: 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提供烃类生产的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流从烃储层直接流到溶洞中和在溶洞内进行所述流的相分离,以形成水相和有机相。所述方法还包括:使所述水相或所述有机相或两者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溶洞直接流到地下位置以及将有机相的至少一部分从溶洞卸载到地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53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41387.1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38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井下油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进液口、限流管路和摩阻管路,限流管路的下端与分离器进液口连通,限流管路的上端形成限流管路出口;限流管路的内部形成供液体流动的过流通道,过流通道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大截面段和小截面段,大截面段的过流面积大于小截面段的过流面积;摩阻管路的下端与分离器进液口连通,摩阻管路的上端形成摩阻管路出口;摩阻管路内部的过流面积均相同;摩阻管路与限流管路并列设置,摩阻管路的长度大于限流管路的长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离系统,包括顶部封隔器、筛管、隔离封隔器和油水分离管柱。本发明能使不同类型的流体沿不同的管路流动,调整井下采出液的流量和含水率,分离效率高,处理量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8060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80062904.1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艾尼股份公司
Inventor: 保罗·安德烈乌西 , 多梅尼科·安东尼奥·迪伦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7/045 , B01D17/0211 , C10G33/06 , E21B43/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括互相不可混合且具有不同比密度的两个流体相的混合物的聚结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的端部封闭的管状体(2),考虑到装置的使用配置,一个端部比另一个端部高;限定在管状体(2)的侧表面上的待分离的混合物的至少一个进口嘴(5)、靠近较高高度的管状体的端部限定的从混合物分离出的具有较低比密度的流体相的至少一个出口嘴(6)、靠近较低高度的管状体的端部限定的从混合物分离出的具有较高比密度的流体相的至少一个出口嘴(7)、以及容纳在管状体(2)内的至少一组聚结板(8),其中聚结板(8)中的每一个具有混合物的流动板(9),流动板(9)相对于与管状体(2)的纵轴(A)正交的平面倾斜角度α,流动板(9)具有面向较低高度的管状体(2)的端部的下边缘(92)和面向较高高度的管状体(2)的端部的上边缘(93),下边缘(92)与待分离的混合物的分配通道(11)流体连通,分配通道(11)限定在管状体(2)内且与进口嘴(5)流体连通,上边缘(93)与具有较高比密度的流体相的流出通道(12)流体连通,流出通道(12)限定在管状体(2)内且与具有较高比密度的流体相的至少一个出口嘴(7)流体连通,以及其中聚结板(8)互相平行且一个在另一个之上间隔开限定的相对距离布置,互相相邻的聚结板(8)对形成混合物的各个流动和分离通道(10)。
-
公开(公告)号:CN102748003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12506.X
申请日:2008-03-24
Applicant: 普拉德研究及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兰斯·I·菲尔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385 , E21B43/128
Abstract: 一种用于操作井下油水分离器和电潜水泵的方法,包括:测量泵入口、分离器入口和井筒底部的至少一个附近的流体压力。在分离器的水出口处测量流速和压力的至少一个。泵和水出口限流器被控制以保持最优的流体泵送率和分离的水的最优喷射率。流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分离器的水出口中的可控阀。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表的至少一个可操作地联接到水出口。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表的至少一个信号通信,并与阀操作通信。该控制器操作阀,以保持经水出口的选定压力和/或选定流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