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215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54899.6
申请日:2018-12-19
申请人: 宁波瑞凌辐射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袁丹 , 曹鹏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PC分类号: F25B23/003 , C02F1/001 , E03B3/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辐射制冷技术的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冷凝水收集容器;冷凝水生成器,冷凝水生成器的两端容纳在冷凝水收集容器中以使冷凝水流入冷凝水收集容器中,其中,冷凝水生成器包括薄板和设置在薄板上表面的辐射制冷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辐射制冷技术的冷凝水收集装置,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6314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08290.7
申请日:2019-01-04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F25B27/00 , F24S10/50 , F24S70/225 , F25B23/00 , H02S40/44
CPC分类号: F25B27/002 , F25B23/003 , H02S40/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夜间辐射制冷功能的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包括本体模块和传动模块,本体模块为顶面和底面均敞口的箱体,箱体内设有集热板和辐射制冷板,集热板和辐射制冷板与箱体的四侧壁形成封闭腔,该封闭腔形成流体换热腔,进水口和出水口设在箱体的两侧壁上;封闭腔的集热板外表面均匀设有光伏电池,集热板对应箱体敞口处覆盖有玻璃盖板,辐射制冷板对应箱体敞口处覆盖有全波段高透过率材料膜;传动模块包括电机、两连杆、两曲柄、两转轴、两支撑轴和支架,便于通过启动电机从而实现箱体的顶面与底面的自由切换。该装置集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夜间辐射制冷功能于一体,具有集热效率高,角度可调,实用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00914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780017621.9
申请日:2007-03-22
申请人: 霍利克太阳能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约翰·C.·霍利克
CPC分类号: F24F7/013 , E04D13/17 , F24F5/0046 , F24F5/0075 , F24F7/02 , F24F7/025 , F24F2005/0032 , F24F2005/0064 , F24F2011/0006 , F24S20/67 , F25B23/003 , Y02A30/26 , Y02A30/272 , Y02B10/20 , Y02B10/24 , Y02B30/92
摘要: 一种建筑物的冷却通风装置,包括建筑物上的一个带有散热面的散热板,该散热板的散热面朝天放置并暴露于周围空气中。散热板界定了其与建筑物之间的一个空气收集区域,并具有多个进风孔,周围空气可由进风孔进入空气收集区域。一通道在空气收集区域和建筑物内部之间延伸,为冷空气提供了从空气收集区域进入建筑物内部的通道。与通道相连的风扇把空气从空气收集区域由通道输送至建筑物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50722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62588.3
申请日:2018-04-20
申请人: 深圳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F25B23/003 , F25B49/00 , F25B2700/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辐射制冷的冷却水系统,包括:注水缓冲装置、辐射制冷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注水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罐和进液电动截止阀;辐射制冷装置包括:出液电动截止阀、制冷池以及与所述制冷池适配的制冷盖;所述传热基板背离所述制冷池的一面覆盖有一层辐射制冷薄膜,所述辐射制冷薄膜由透明高分子基体和嵌于透明高分子基体内的玻璃微珠组成,所述玻璃微珠为SiO2、TiO2、SiC和SiS2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缓冲液位计、缓冲温度传感器、制冷液位计和制冷温度传感器。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设计一套可以与外在条件无缝衔接,无动力耗电设备,实现全天候水制冷放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600914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780017621.9
申请日:2007-03-22
申请人: 霍利克太阳能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约翰·C.·霍利克
CPC分类号: F24F7/013 , E04D13/17 , F24F5/0046 , F24F5/0075 , F24F7/02 , F24F7/025 , F24F2005/0032 , F24F2005/0064 , F24F2011/0006 , F24S20/67 , F25B23/003 , Y02A30/26 , Y02A30/272 , Y02B10/20 , Y02B10/24 , Y02B30/92
摘要: 一种建筑物的冷却通风装置,包括建筑物上的一个带有散热面的散热板,该散热板的散热面朝天放置并暴露于周围空气中。散热板界定了其与建筑物之间的一个空气收集区域,并具有多个进风孔,周围空气可由进风孔进入空气收集区域。一通道在空气收集区域和建筑物内部之间延伸,为冷空气提供了从空气收集区域进入建筑物内部的通道。与通道相连的风扇把空气从空气收集区域由通道输送至建筑物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63140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50584.6
申请日:2019-01-19
申请人: 天津大学
IPC分类号: F25B23/00
CPC分类号: F25B23/00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红外发射的被动式辐射冷却结构及冷却方法:将聚苯乙烯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完全溶解后,加纯净水,称为前体溶液;四氢呋喃蒸发,聚苯乙烯和水分离,聚苯乙烯中形成微孔,形成冷却材料层;冷却材料附着在传热材料层表面;冷却材料层上覆盖遮盖层;冷却材料层与遮盖层之间形成隔热腔体层;传热材料层、冷却材料层、隔热腔体层和遮盖层构成被动式辐射冷却结构,传热材料层与被冷却体接触,遮盖层暴露在室外,冷却材料层将被冷却体热量以红外线形式发射出去,将透射进来的太阳光反射回去。本发明能够为某些场合和设备提供被动式降温,起到冷却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640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6922.8
申请日:2017-07-29
申请人: 索尔库德公司
CPC分类号: F25B23/003 , F25D31/00 , F25D2400/26
摘要: 用于物体表面的光学反斯托克斯冷却的双层或多层设备或装置。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底层,其配置成在吸收电磁辐射时以反斯托克斯荧光响应;以及至少一个顶层,其铺设在底层上并配置成过滤电磁辐射并将电磁辐射的选定光谱带传输到底层。主动冷却不依赖于辐射的相干性质,这使得能够使用非相干太阳辐射作为主动冷却输入能源。本发明的冷却技术适用于小规模和大规模,并且实际上适用于具有可以施加或铺设层状物质的表面的任何物体,例如屋顶、壁、汽车、船舶、帐篷、衣服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56194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161161.7
申请日:2018-02-27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CPC分类号: Y02B10/70 , F24D3/005 , F24D19/1015 , F24D19/1042 , F24F5/0046 , F25B23/003 , H02S10/30 , H02S40/4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辐射效应的冷热电联产一体化装置,属于被动式能源利用的技术领域。该基于辐射效应的冷热电联产一体化装置包括腔体,以及分别与腔体连接的百叶组件、辐射致热组件、辐射致冷组件和光伏发电末端;通过旋转百叶组件,实现致冷、集热、发电之间的切换。根据用户需求,通过辐射效应,该装置可实现集热、致冷与发电的功能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845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80103666.2
申请日:2008-06-19
申请人: 悉尼科技大学
发明人: 杰弗里·伯顿·史密斯
IPC分类号: F25B23/00
CPC分类号: C09K5/14 , E06B2009/2411 , F25B23/003 , F25D31/007 , F25D2331/805 , F28F13/18 , F28F2245/06 , G02B5/26
摘要: 本发明的披露内容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射热辐射的元件。该元件包含设置用于接收热能并以热辐射的形式发射至少一部分所接收的热能的颗粒。热辐射主要具有在大气窗口波长范围内的波长或波长范围,其中与邻近波长范围的平均吸收和发射相比,地球的大气具有降低的平均吸收和发射,从而使得通过该元件所吸收的来自大气层的辐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63140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50580.8
申请日:2019-01-19
申请人: 天津大学
IPC分类号: F25B23/00
CPC分类号: F25B23/00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可降解红外发射被动式辐射冷却结构及冷却方法:将乙基纤维素、乙醇、水混合,搅拌为前提溶液;将前提溶液放在容器内,乙醇蒸发,乙基纤维素和水分离,乙基纤维素中形成微孔,形成冷却材料层;冷却材料层附着在传热材料层表面;冷却材料层上覆盖一层具有高透光率的材料板,作为保护层;冷却材料层与保护层之间形成隔热腔体层;传热材料层、冷却材料层、隔热腔体层和保护层构成被动式辐射冷却结构,传热材料层与被冷却体接触;保护层暴露在室外。本发明有利于环境保护,能够解决制冷能耗大或者无法采用主动式制冷的问题,同时解决普通化学材料无法再生、对环境影响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