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67083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780022278.7
申请日:2007-06-11
Applicant: 斯欧普迪克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伯特·凯斯·蒙特哥莫里 , 马格利特·吉龙 , 普拉卡什·约托斯卡 , 泡利尔斯·明道加斯·莫欣斯基斯 , 威普库马·帕特尔 , 卡尔潘都·夏斯特里 , 马克·韦伯斯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25 , G02F1/0147 , G02F1/225 , G02F2201/126
Abstract: 一种基于硅的光调制器结构(20),其包括一个或更多分离的局部加热元件(22/24),用于改变结构的关联部分的折射率,并因此提供校正调整以解决在器件性能中多余的变化。加热由热光器件提供,例如基于硅的电阻器、硅化物电阻器、正向偏置PN结以及类似器件,这些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结构都可容易地与基于硅的光调制器合并。将DC电压施加到这些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结构都将产生热,这些热接着传递到波导区域里。波导区域的局部温度的增加,又将增加该区域内的波导的折射率。对所施加的DC电压的控制导致对折射率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200492A
公开(公告)日:1998-12-02
申请号:CN98102021.6
申请日:1998-05-2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nventor: 清水淳一
IPC: G02F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2257 , G02F2201/126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马赫—陈德尔调制器,包括一对相位调制器臂波导和一用于推挽式调制的驱动器。一与第一调制器臂的p型覆盖层连接的第一电极保持在负压值Vπ,而连接的第二电极与第一调制器臂的n型覆盖层和第二调制器臂的p型覆盖层由一驱动电压驱动。与第二调制器臂的n型覆盖层相连的第三电极保持为地电位。驱动电压在Vπ和Vπ/2之间变化以对两个调制器臂进行推挽式调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54119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80042092.3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G02F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225 , G02F1/0123 , G02F1/035 , G02F1/2255 , G02F1/2257 , G02F2001/212 , G02F2201/126 , G02F2201/16 , G02F2203/19 , H04B10/5051 , H04B10/58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抑制了光电场响应的非线性的光调制电路。本发明的光调制电路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部,其具有第一输出口及第二输出口,并由主信号来推挽驱动;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部,其与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部的第一输出口连接,并由修正信号来推挽驱动;以及非对称光耦合部,其以光强度耦合比r:1-r对从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部的输出口输出的光信号、和从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部的第二输出口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耦合,其中,从第一输出口到非对称光耦合部的光路长度和从第二输出口到非对称光耦合部的光路长度大致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285931A
公开(公告)日:2001-02-28
申请号:CN98813074.2
申请日:1998-11-12
Applicant: 布克哈姆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R·D·佩克斯特德特 , Y·卢
IPC: G02F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21 , G02F1/2257 , G02F2201/126
Abstract: 一种光学系统包括两个光路(P1,P2)和用于改变两个光路长度的结构,所述两个光路包括两个调相器(M1,M2),每个调相器耦合到每个光路。驱动系统(图3)将功率施加到调相器上以便沿相同的方向驱动它们,和沿相反方向改变施加到调相器上的功率量,以便沿不同方向改变每个光路的长度。结果,施加到调相器上的功率量变化与通过该装置的光束所产生的相位变化之间的关系变成基本上是线性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541196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380042092.3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G02F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225 , G02F1/0123 , G02F1/035 , G02F1/2255 , G02F1/2257 , G02F2001/212 , G02F2201/126 , G02F2201/16 , G02F2203/19 , H04B10/5051 , H04B10/588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调制电路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部,其具有第一输出口及第二输出口,并由主信号来推挽驱动;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部,其与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部的第一输出口连接,并由修正信号来推挽驱动;以及非对称光耦合部,其以光强度耦合比r:1-r对从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部的输出口输出的光信号、和从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部的第二输出口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耦合,其中,从第一输出口到非对称光耦合部的光路长度和从第二输出口到非对称光耦合部的光路长度大致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90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080029876.9
申请日:2010-07-09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327 , G02B2006/12142 , G02B2006/12159 , G02F1/225 , G02F2201/126 , G02F2203/20 , G02F2203/21
Abstract: 在各臂上具备子MZI的嵌套MZI调制器中,降低对来自子MZI的光信号的相对相位进行调整的相对相位调整部本身和相对相位调整部的驱动电路这两方的消耗电力。方式(1a)的复合集成型嵌套MZI调制器的结构如下:代替在母MZI中配置相对相位调整部而在各个子MZI内设置对上下两臂均施加方向与极化方向相同(或相反方向)的电场的偏置电极Bias90°和接地电极(参照图4B),设置于各个子MZI的偏置电极Bias90°和接地电极整体构成相对相位调整部。这种相对相位调整部能够对子MZI的上下臂波导的光信号分别赋予同方向的相位变化,因此从光信号的角度来看与在子MZI输出之后接受相位变化(参照图1A)是等价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61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134132.2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Inventor: D·M·基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25 , G02F1/2255 , G02F1/2257 , G02F2001/212 , G02F2201/126 , H01L31/18 , G02F1/015 , G02F1/0327
Abstract: 本申请的各实施例涉及受控电容全耗尽交错式PIN调制器。描述了一种利用射频(RF)信号调制光输入的方法、一种交错式调制器和一种包括该交错式调制器的电光调制器。该方法包括:将光输入分成第一光输入和第二光输入;利用第一光输入和第二光输入分别穿过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在第一区域中利用RF信号调制第一光输入。该方法还包括:控制RF信号在第一区域中的传播速度;控制第一区域中的RF线路阻抗;以及控制第一光输入在第一区域中的光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432846A
公开(公告)日:2003-07-30
申请号:CN02128605.1
申请日:2002-06-28
Applicant: 康宁OTI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225 , G02F1/035 , G02F2201/126
Abstract: 共平面集成的光波导光电调制器,包括:光电材料衬底(1),集成在表面(71)上的至少两个光波导(41,42),设在衬底表面上给波导加调制电场的电极系统(80,90,100;80,90,900;12-15;120,130,140,150,160,170),引起器件调制区(50)中两个波导的折射率调制。在相应衬底区中(61,62)形成波导用于在器件调制区中的至少波导部分(411,421),相应的衬底区(61,62)有沿垂直于波导区的轴符号相反的光电系数,使波导部分方向和取向相同的调制电场引起波导部分中符号相反的折射率调制。制成无啁啾声的共平面波导调制器和单驱动双共平面带调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246583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21986.4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nventor: 野口荣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225 , G02F1/0121 , G02F1/0316 , G02F2001/212 , G02F2201/126 , G02F2201/16 , H04B10/25 , H04B10/541
Abstract: 一种马赫-曾德尔型光调制器包括:分束部,其将输入束分割成两个;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其引导得到的输入束;合束部,其将来自第一和第二波导的所引导的输入束合成并且输出;多个电极,其构成关于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以对称并列方式布置的电极对;以及驱动部,其根据输入信号的电压和为每个电极对设定的阈值电压,执行对应的电极对的差动驱动。通过差动地驱动多个电极,将用于调制输入束的电压施加到布置它们的波导。
-
公开(公告)号:CN101467083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780022278.7
申请日:2007-06-11
Applicant: 斯欧普迪克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伯特·凯斯·蒙特哥莫里 , 马格利特·吉龙 , 普拉卡什·约托斯卡 , 泡利尔斯·明道加斯·莫欣斯基斯 , 威普库马·帕特尔 , 卡尔潘都·夏斯特里 , 马克·韦伯斯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25 , G02F1/0147 , G02F1/225 , G02F2201/126
Abstract: 一种基于硅的光调制器结构(20),其包括一个或更多分离的局部加热元件(22/24),用于改变结构的关联部分的折射率,并因此提供校正调整以解决在器件性能中多余的变化。加热由热光器件提供,例如基于硅的电阻器、硅化物电阻器、正向偏置PN结以及类似器件,这些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结构都可容易地与基于硅的光调制器合并。将DC电压施加到这些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结构都将产生热,这些热接着传递到波导区域里。波导区域的局部温度的增加,又将增加该区域内的波导的折射率。对所施加的DC电压的控制导致对折射率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