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4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6202.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A61L27/20 , A61L27/18 , A61L27/54 , A61L27/28 , A61L33/02 , A61L33/00 , A61L33/04 , D04H1/728 , D04H1/4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铜聚氨酯/细菌纤维素微纳纤维的制备方法,该载铜聚氨酯/细菌纤维素微纳纤维由静电纺聚氨酯微米纤维和纳米细菌纤维素原位交织而成,所述的微纳纤维表面遍布着通过多巴胺螯合固定的铜离子Cu2+;所述静电纺聚氨酯微米纤维的直径为0.4~1.1μm,所述纳米细菌纤维素的直径为55~60nm。将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所述微纳纤维用于心瓣膜基质材料。本发明先制备微纳纤维后在微纳纤维表面螯合Cu2+,通过仿生微纳纤维结构与纤维表面铜离子原位催化产生生理当量NO二者共同作用,从而获得具有优异的抗凝血性能的载铜聚氨酯/细菌纤维素微纳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1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6527.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氧基团改性的两性离子聚合物/肝素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浸涂法在基底表面构建含氨基的粘附层;然后,将该基底浸渍于两性离子聚合物和肝素混合溶液中,经过孵育完成两性离子聚合物和肝素在医用材料表面的接枝。本发明的涂层具有优良的亲水性,能够形成水化层,提供物理屏障,显著防止微生物的粘附和定殖。该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超过99%,并在抗蛋白质黏附实验中显示蛋白质黏附显著降低,本发明的涂层策略设计简单,具有在预防血液接触导管相关感染和血栓形成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保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68103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1910996216.0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四川扬子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凝涂层导引鞘,包括同轴设置的引导鞘和扩张器导管;扩张器导管外表面设置有亲水性涂层;引导鞘包括鞘管、鞘座,鞘管头部设置有侧孔,鞘管外表面设置有抗凝涂层,鞘座内自头至尾依次设置有三通腔室、第一止血装置、第二止血装置、导向组件、接口组件,第一止血装置为弹性材质,第一止血装置设置有逐渐增大的第一通道,第二止血装置头端设置血槽,第二止血装置尾端中心设置有第二通道,血槽尾部连通第二通道,导向组件尾端设置有导向凹槽,导向凹槽侧壁沿周向设置多个第一加强筋。本发明能够减少血液外流,对进入的扩张器导管或其他器械进行固定、对中,降低凝血风险,减少气穴的产生,延长停留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70685.8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五邑大学
IPC: C08G18/66 , C08G18/42 , C08G18/10 , C08G18/32 , A61L27/18 , A61L31/06 , A61L31/14 , A61L27/50 , A61L33/00 , A61L3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聚氨酯为含有川芎嗪基团的聚氨酯,所述川芎嗪基团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imgabs0#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通过将具有抗凝血/促内皮细胞粘附双重功能的川芎嗪二醇扩链剂TMP‑2OH引入聚氨酯分子链中,赋予聚氨酯抗凝血和促内皮细胞粘附双重功能,使其不仅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与激活,还可以显著促进内皮细胞的粘附与增殖。
-
公开(公告)号:CN1166174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89957.5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凝血涂层、管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配制10‑20µM的Tris缓冲液100mL,盐酸调定至pH5.5‑6.5,获得酸性缓冲液;S02,称量100‑400mg多巴胺加入至酸性缓冲液中,摇匀;S03,在多巴胺溶液中放入清洗好的PVC管,紫外线光照,同时恒温摇床振摇。本发明利用多巴胺自聚合形成的聚多巴胺独有的理化属性,将多巴胺聚合在管道内部形成一层聚多巴胺涂层,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将白蛋白和阿加曲班结合在聚多巴胺层上,并且管道内壁还贴附有牛血清白蛋白BSA,形成一层稳固的且具有很好透明度的具有抗凝属性的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6510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64735.1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北京中科太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抗凝血效果的吸附剂,包括载体和修饰在载体上的仿生材料,载体为苯乙烯‑二乙烯苯交联的多孔聚合物,仿生材料为含有羟基和/或羧基的3‑羟基二环[3、3、0]庚烷的衍生物。本发明采用不同于现有常规的抗凝方式,通过将有利于减少血小板聚集的基团化学修饰于聚合物载体表面,无需对载体表面包膜处理,从而获得一种抗凝效果良好的用于血液净化领域的吸附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440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86269.7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南京圣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的材料的方法,包括:将聚丙烯酸酯分散于多元醇溶液中,然后在混合溶液中加入十四烷基烯丙基溴化铵并在引发剂存在下进行接枝反应,得到改性聚丙烯酸酯;将聚四氟乙烯与稀土金属氧化物按混合,然后在10°C以下环境温度中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同时避免聚四氟乙烯结团,然后将原料进行压模和烧结,得到稀土金属修饰的聚四氟乙烯;将上述得到的改性聚丙烯酸酯、稀土金属修饰的聚四氟乙烯以及交联剂混合并进行交联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进行热处理,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水洗、烘干,即得到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的材料。根据本发明得到的瓣膜用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血液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926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02341.0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凝复合涂层,包括温敏基层以及复合在所述温敏基层上的炎症响应层;所述温敏基层具有聚合物网络结构;所述炎症响应层具有聚合物网络结构;所述温敏基层和炎症响应层之间通过聚合物实现化学键连。该涂层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用植介入材料等各类血液接触类材料,当涂层植入到体内后,一方面炎症响应性聚合物响应损伤造成的炎症分解,抗凝分子增强表面的抗凝能力;另一方面温敏基层响应人体温度加速抗炎药物释放,阻断炎症‑凝血的级联通路,进一步加强涂层的抗凝能力。本发明中的温度、炎症双响应性的抗凝复合涂层提高了医用植介入材料等各类血液接触类材料的抗凝能力与安全性,延长服役时间,涂层表现出优异的抗凝血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71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91227.7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北京清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体外循环氧合装置的复合抗凝血涂层制作方法及涂层。其中用于体外循环氧合装置的复合抗凝血涂层制作方法,包括:将聚合物溶液涂覆在基底材料上形成待涂层;将待涂层表面进行清洁和化学修饰,使待涂层表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的官能团,所述化学修饰中使用多种抗凝血剂;对化学修饰后的待涂层表面进行活化处理,活化处理为使用化学交联剂将表面活化,并与药物分子进行交联反应,将药物固定在表面;对待涂层进行后处理得到抗凝血涂层。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达到有效地减少患者出血的风险以及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109675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1398456.7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实验鱼血液采集方法的建立,本发明通过前期血管染色等实验确定了虾虎鱼的最佳取血位置,并制备出适合小型实验鱼快速采血的合适范围的毛细吸管,可有效防止溶血现象和细菌污染。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别适合小型海水鱼血液采集的溶液配方,有效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起着抗凝血作用,很好的抑制血糖降解,保证糖耐量实验的准确性。本发明能在保证模型鱼存活的前提下,采用糖耐量实验和生长、血液指标的结合的方法用于胰腺脂肪浸润模型阳性率的评估,具有实际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