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翅片、换热器以及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5835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010486871.4

    申请日:2020-06-01

    Inventor: 周柏松 罗彬 李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翅片、换热器以及空调装置。该换热翅片包括彼此间隔的第一侧轮廓线和第二侧轮廓线。第一侧轮廓线包括第一参考点和第二参考点,第一参考点到换热翅片的峰值宽度所在直线的垂直距离为换热翅片的整体高度的25%,第一参考点处的翅片宽度与换热翅片的峰值宽度的比值为0.64‑0.96,第二参考点到换热翅片的峰值宽度所在直线的垂直距离为换热翅片的整体高度的45%,第二参考点处的翅片宽度与换热翅片的峰值宽度的比值为0.54‑0.80,且第二参考点处的翅片宽度小于第一参考点处的翅片宽度。通过上述方式,使得换热翅片在满足风场流速配合需求的同时,又可以保证换热翅片的末端具有较高的换热性能。

    一种工业可移动空调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493201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1215101.1

    申请日:2022-09-30

    Inventor: 沈泽 沈建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可移动空调,包括:车厢,所述车厢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车厢的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上装有空调制冷蒸发器,所述下腔体设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一侧设有水箱,所述压缩机外界有所述空调制冷蒸发器上设有散热部,所述压缩机通过回流管连接散热部,所述散热部连接有第一散热管,所述压缩机外接有第二散热管,所述水箱内装有散热螺旋弯管,所述散热螺旋弯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散热管,另一端连接第二散热管,所述水箱外接注塑车间的冷却水系统。本发明通过水冷方式,提高散热效率,减少环境内热量排出;封闭式冷却器,冷却器内存在一定压力,换热效率高;水箱外接注塑车间的冷却水系统,节约成本。

    过冷管及空调机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4749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010873772.1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冷管及空调机组。其中,过冷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的外表面上的翅片,翅片包括第一翅片组和第二翅片组,第一翅片组和第二翅片组沿管体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第二翅片组对于冷媒的扰流方式不同于第一翅片组对于冷媒的扰流方式。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冷媒流过第一翅片组再流向第二翅片组时,由于第二翅片组对于冷媒的扰流方式不同于第一翅片组对于冷媒的扰流方式,就会导致冷媒流体运动状态瞬间被改变,极大增强了对冷媒流体运动的扰动效果,进而有助于降低热阻,大幅提高了过冷管换热性能。

    多功能新风净化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6584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11646978.1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新风净化机,其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机体、位于进风口下游的过滤件、位于过滤件下游的多功能换热器、位于多功能换热器下游的凝结水泵、与凝结水泵相连且与多功能换热器相连通的供水箱、与多功能换热器相连的压缩机、一侧与凝结水泵或压缩机相邻设置的蒸发器、位于蒸发器另一侧的冷凝器、以及位于冷凝器和出风口之间的风机。本发明的优点:降低除湿后的温度,提高室内舒适度,为三介质换热器,填补了换热器的空白,提高换热效率,增加换热量。

    换热器及空调
    5.
    发明公开
    换热器及空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78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36550.9

    申请日:2023-06-20

    Inventor: 韩淇霖 徐敏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器及空调,换热器包括沿换热器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换热器和第二子换热器。第一子换热器包括第一本体,和分别连接于第一本体的两个末端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子换热器包括第二本体,和分别连接于第二本体的两个末端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一部分沿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制冷剂管,第二部分沿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制冷剂管,第三部分沿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三制冷剂管,第四部分沿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第四制冷剂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向外弯曲沿伸。如此无需减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保证了换热效率。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07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960765.X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流管组件,集流管组件包括互相连通的分配管、回流管和入口管,入口管、分配管以及回流管的交汇处设有文丘里管,且文丘里管与分配管、入口管和回流管均互相相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上述微通道换热器。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入口管和分配管之间设置文丘里管,从而利用文丘里管自身的抽吸原理,将聚集于分配管远离入口管一端的多余制冷剂吸附回分配管靠近入口管一端,然后再朝向分配管远离入口管的方向喷射回去,形成循环回路,进而避免了分配管末端产生液态制冷剂的聚集和回弹。

    换热翅片、换热器以及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5835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486380.X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翅片、换热器以及空调装置。该换热翅片包括彼此间隔的第一侧轮廓线和第二侧轮廓线,第二侧轮廓线向朝向第一侧轮廓线的方向弯曲设置,第一侧轮廓线向背离第二侧轮廓线的方向弯曲设置,换热翅片的翅片宽度在从换热翅片的中部区域到中部区域两侧的端部区域的方向上逐渐变小,第一侧轮廓线在换热翅片的峰值宽度所在直线两侧分别包括在从中部区域到端部区域的方向上顺次连接的至少两个弧段和至少一直线段。该至少两个弧段的曲率半径在从中部区域到端部区域的方向上逐渐增大。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第一侧轮廓线具有较大的弯曲程度的同时,确保换热翅片末端的换热性能。

    一种厨房空调结构及厨房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9478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290409.3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厨房空调结构,包括机体,所述的机体中部设有隔板,所述的机体上部侧面设有对称设置的侧进风口一和侧进风口二,所述的机体上部前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出风口一和出风口二,所述的机体内设有蒸发器以及贯流风机一和贯流风机二,蒸发器和贯流风机位于对应的侧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所述的机体前侧设有触摸控制面板和集水槽;所述的机体内设有压缩机,所述的机体下部设有冷凝器,集水槽与冷凝器之间设有节流装置一和节流装置二,冷凝器一侧出水端设有混流阀。一种厨房空调器,包括前述的一种厨房空调结构。

    换热管及空调机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474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72535.3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及空调机组。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的外侧上的多个换热结构,换热管还包括挡液板,挡液板设置在管体的外侧上的中部位置处隔开管体的上部的换热结构和管体的下部的换热结构,挡液板用于将管体的上部形成的液态冷媒引导至脱离管体。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管体设置挡液板,让挡液板隔开管体的上部的换热结构和管体的下部的换热结构,当管体的上部的换热结构产生冷凝冷媒顺着管体朝下流动时,挡液板则将管体的上部形成的液态冷媒引导至脱离管体,避免液态冷媒在管体的下部聚集,进而避免了管体的下部由于液膜过厚而影响换热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