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遮阳棚
    2.
    发明公开
    光伏遮阳棚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399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37631.5

    申请日:2024-06-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遮阳棚。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伏遮阳棚包括支架、光伏板和遮阳帘。支架包括多个支撑柱和设置在支撑柱一端的框架,多个支撑柱间隔设置;光伏板设置在框架上;遮阳帘设置在框架上并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伏遮阳棚中,遮阳帘能够有效地遮挡阳光,以适应太阳位置的变化,从而能够防止阳光照射到光伏遮阳棚的内部,进而能够增强光伏遮阳棚遮挡阳光的效果。

    一种拉绳式移动光伏系统及光伏板角度调节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3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63534.1

    申请日:2024-04-17

    发明人: 黄亚 葛木明 许友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绳式移动光伏系统及光伏板角度调节计算方法,该光伏系统包括拉绳旋转组件、光伏板组件、底盘车架组件、以及光伏板搁置架,拉绳旋转组件包括左右对称的底部拉绳细杆、左右对称的顶部拉绳粗杆、拉绳、旋转摇把手。本发明具有简单可靠的调节机构,用户可通过手摇绳索轻松调节光伏板的倾斜角度,以实现与太阳光角度的精确匹配,从而最大化太阳能的利用率。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光伏板角度调节计算方法,进一步简化了调节过程,提高了调节的准确性和效率。本发明的拉绳式移动光伏监控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太阳能移动拖车等领域,为提高能量利用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种低能耗建筑用节能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814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08540.4

    申请日:2024-04-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耗建筑用节能装置,包括基台、下层环、上层环、角度调节机构、中轴、配重机构、遮光机构和主光伏板,所述下层环设于基台顶部,所述中轴转动设于基台顶部,所述上层环设于下层环上方,所述上层环滑动设于中轴侧壁,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于上层环与下层环之间,所述配重机构设于上层环上方,所述遮光机构环绕设于上层环外侧,所述主光伏板设于中轴顶部。本发明属于节能降耗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低能耗建筑用节能装置;本发明能够采用物理的方式使光伏板始终朝向太阳,提升发电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并且能够为建筑提供额外的能源补充。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与房屋供暖的集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74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05821.0

    申请日:2023-12-13

    发明人: 郑琇平 翁秋红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与房屋供暖的集成系统。为解决在大风天气时,风中的砂砾将光伏板表面砸伤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与房屋供暖的集成系统,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安装架固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连通有水泵,所述底座固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铰接有支撑柱。本发明通过风速调节光伏板与地面的角度,在风速增大时减小光伏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减小光伏板阻拦风的垂直面积,进而减小风对光伏板的阻力,防止光伏板在风力作用下发生移动或翻转,同时减小风中砂砾与光伏板接触的面积。

    一种复杂山地高陡边坡固定式光伏支架体系、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11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64746.9

    申请日:2023-09-27

    IPC分类号: H02S20/30 F24S25/16 F24S25/7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光伏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山地高陡边坡固定式光伏支架体系、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包括多个固定式光伏单元支架;多个固定式光伏单元支架沿陡边坡上下、左右设置;每个固定式光伏单元支架包括多组平行设置的立柱;每组立柱包括一个前立柱和一个后立柱;每组的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连接有斜梁;所有斜梁的前端、中部及后端分别通过四根平行设置的檩条连接为一体;斜梁与檩条垂直设置。本工发明施工便捷、操作简单、安装过程清晰,施工工序合理,需要的安装工人较少,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本发明有效控制了复杂山地高陡边坡固定式光伏支架体系的安装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为后续光伏组件的施工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