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的接地铁壳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201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631815.3

    申请日:2024-05-21

    发明人: 王朝梁 王义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的接地铁壳结构,包括铁壳主体、铁壳固持臂和铁壳接地弹片,所述铁壳主体包括硬质连接片和弹性连接片,所述弹性连接片受外力作用能够产生弹性变形,若干硬质连接片与若干弹性连接片沿铁壳主体长度方向交替连接形成一体结构,若干用于与卡缘连接器塑胶件固定连接的铁壳固持臂间隔排列的设于铁壳主体的硬质连接片上,若干用于弹性紧抵卡缘连接器内接地端子的铁壳接地弹片间隔排列的设于铁壳主体的硬质连接片和弹性连接片中的至少一种上,本发明保证了卡缘连接器焊接到电路板上后,所有的端子锡脚都与电路板稳定连接,满足了卡缘连接器产品的高频要求和质量要求。

    一种高频半钢线缆连接器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7389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61864.1

    申请日:2024-08-2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半钢线缆连接器及其制造工艺,第一方面,一种高频半钢线缆连接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中心导体,中心导体一端连接有半钢线缆,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容纳中心线缆的容纳通道,容纳通道的内径大于中心导体的外径,容纳通道中段设有台阶孔,台阶孔的内径大于容纳通道的内径,台阶孔内填满设有套设在中心导体外壁上的绝缘套环,半钢线缆与外壳焊接,半钢线缆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充满环绕半钢线缆外壁的焊料层。绝缘套环在台阶孔内通过灌封成型。第二方面,一种高频半钢线缆连接器制造工艺。本发明能够使半钢线缆与外壳之间焊接形成封闭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高频工作时连接器的屏蔽性。

    一种浮动式光电气混合传输矩形插座

    公开(公告)号:CN118645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24435.7

    申请日:2024-05-20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浮动式光电气混合传输矩形插座,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插座壳体组件、卡板以及插座尾部附件,卡板位于插座壳体组件和插座尾部附件之间,插座壳体组件用于与插头连接的一端设置为矩形结构,插座壳体组件中部设有插座气路管接头,插座气路管接头的一端设有独立的快速插头,插座气路管接头的另一端设有插座气路管接头保护盖;插座壳体组件内部设有粘接插孔绝缘体组件,粘接插孔绝缘体组件内部固定有插孔,插孔内的接触体包括电接触体和光纤接触体,插孔布置在快速插头周围;插座壳体组件外部边缘设有浮动螺钉。本申请实现了光电气的高速混合传输,具有浮动式矩形高集成特性,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损耗低等优点。

    一种快速分离式光电气混合传输矩形插头

    公开(公告)号:CN118645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24432.3

    申请日:2024-05-20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快速分离式光电气混合传输矩形插头,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插头壳体组件、卡板以及插头尾部附件,卡板位于插头壳体组件和插头尾部附件之间;插头壳体组件的外周设有用于使插头和插座快速分离的阶梯台阶结构,其内部中间区域设有插头气路管接头;插头气路管接头的一端设有独立的快速插座,插头气路管接头的另一端设有插头气路管接头保护盖;插头壳体组件内部设有粘接插针绝缘体组件,粘接插针绝缘体组件内部固定有插针,插针布置在快速插座周围,插针的接触体包括电接触体和光纤接触体;插头壳体组件外部边缘设有浮动螺套。本申请实现了光电气的高速混合传输,具有快速分离的矩形高集成特性。

    带浮动机构的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23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686198.9

    申请日:2023-12-11

    申请人: SMK株式会社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抑制由浮动引起的阻抗变化从而得到稳定的高频性能的带浮动机构的连接器。带浮动机构的连接器(3)在插头中具备:绝缘体(9),能相对于外部导体的基准位置在连接轴方向上移动;以及伸缩式中心导体(4),具有与绝缘体(9)联动地进行移动的可动接触部(10),无论外部导体(5、6)彼此在连接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变动如何,可动接触部(10)和绝缘体(9)相对于插座的中心导体(2a)的位置都保持恒定。

    一种高速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0011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1910262964.6

    申请日:2019-04-02

    发明人: 王慧钧

    摘要: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传输高频信号的连接器;本发明包括外壳、壳体和绝缘胶体,绝缘胶体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胶座和第二胶座,第一胶座上安装有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端和第一接触端,第二胶座上安装有第二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插接端和第二接触端;在本发明中,壳体内安装绝缘胶体,壳体连接在外壳内,进行保护,同时绝缘胶体上设置有第一胶座和第二胶座,第一胶座和第二胶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并且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插接在壳体内,使得整个结构构造简单化,而且连接稳固方便,使得本发明传输高频信号稳定快速。

    一种支持高频信号传输的馈线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77482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127748.1

    申请日:2024-01-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馈线连接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高频信号传输的馈线连接器;包括馈线连接器本体、固接在馈线连接器本体顶端的安装座和固接在安装座上的安装板。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组件和辅助密封组件,安装时设备会挤压第一密封圈,第一凸起区对密封槽进行挤压,密封槽对第一密封圈形成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使第一密封圈与设备之间更加紧密贴合,凹陷区会挤压气囊,气囊被压扁则膨胀,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第二密封圈起到第二重密封,第二凸起区会压迫第一液囊,第一液囊内的液体被压入第二密封圈内,使得第二密封圈膨胀与设备紧密贴合,将馈线连接器本体安装到安装座内,馈线连接器本体还会对第二密封圈进行挤压,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32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77648.1

    申请日:2024-04-19

    发明人: 张文昌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及与连接器结构相同且上下插接的对接连接器,连接器包括至少三排信号端子、多个接地框和多个串接件,同一排中相邻两个信号端子组成一差分信号对,每一差分信号对被一接地框围绕,接地框具有第一部分及在上下方向长度大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每相邻两排接地框,其中一排接地框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前侧,另一排接地框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后侧;串接件位于相邻两排接地框的第一部分之间,串接件抵接第一部分且设有弹臂用于抵接对接连接器的第二部分,在连续三排接地框中,相邻两排的接地框通过连接器的串接件导通,另外相邻两排接地框通过对接连接器的串接件相互导通。从而改善连接器组件的谐振问题。

    屏蔽件固定结构及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4824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332253.3

    申请日:2022-03-31

    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屏蔽件固定结构及连接器,该屏蔽件固定结构包括端子、注塑镶件和屏蔽片,屏蔽片上设有用于容纳差分信号对插合端、实现相邻差分信号对间屏蔽的折弯,所述折弯在差分信号对的排布方向上跳过一个差分信号对间隔分布;包裹所述差分信号对插合端的塑胶形成端子固定部,且该端子固定部通过卡扣结构定位在适配的折弯内,以防止差分信号对与屏蔽片之间的出现相对位移。本发明通过在插合端包裹塑胶,增强了信号对插合端的稳定性,同时屏蔽片折弯则实现了信号对之间的全面遮挡,保证了信号对之间的屏蔽效果,同时,塑胶与折弯之间的连接固定,则保证了插合端端子与屏蔽片的距离和恒定,保证了屏蔽效果和信号性能的传输。

    连接器组件
    10.
    发明公开
    连接器组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017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488383.7

    申请日:2023-11-08

    发明人: 森田优斗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第一接地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之间的电容引起的LC谐振电路对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高频信号的传输产生影响的连接器组件。第一接地端子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第三接地端子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连接器位于第一连接器的上方。一个以上的第一信号端子与一个以上的第二信号端子接触。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对,由此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存在空间,并且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由此空间随着从下往上而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