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6282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860145.3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适应浮动荷载兼具海绵功能的楼面结构及施工方法,楼面结构包括楼承板、防水结构层和排水结构层,防水结构层铺设于楼承板上,排水结构层铺设于防水结构层上,在防水结构层与排水结构层之间设置有排水装置,围绕排水结构层和防水结构层设置有墙体,墙体内侧铺设有至少一层保护层。本发明提供的可适应浮动荷载兼具海绵功能的楼面结构,其排水层为柔性结构的特点,使得其结构具有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楼地面的特点,适用性强、修补难度低,以及结构简单、施工工艺流程简便、成本低。此外本发明的防水结构层和排出结构层的结构特征符合“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理念,适应了现代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时代潮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678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20385.0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 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育秧基质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水稻育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过程:步骤1:将玉米秸秆切段、粉碎,过筛,未被筛出部分作为未腐解玉米秸秆;将未腐解玉米秸秆进行发酵处理,得到腐解玉米秸秆;步骤2:将未腐解玉米秸秆、腐解玉米秸秆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加入营养肥料混合均匀,加入稀硫酸调节pH,得到基质原料;将粘结剂加入至水溶解,加入其他添加成分混合均匀,得到添加料;步骤3:将基质原料、添加料充分混合,压制成型,得到育秧基质盘;步骤4:将育秧基质盘底部套接塑料膜,得到生物质育秧基质盒。本申请制备了单一玉米秸秆的水稻用生物质育秧基质盒,促进了水稻育秧技术的产品化、标准化、简单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6056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83589.5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宁夏中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聊城木丝优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芯喜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本发明涉及一种基质核心原料的生产方法,通过将造纸行业弃用的木材废料如木条、树皮、园林枝条等作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蒸煮、纤维化处理、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与辅料和发酵好牛粪的添加、混合、静置发酵、压缩成块等工序,制备出一种环保型的基质核心原料。所述基质具有优良的保水性、透气性还因为树皮和未发育成熟的枝条与造纸行业通用的木块相比、含有更多比例的半纤维素、果胶、果糖等营养物质,增加了基质的肥效,能够作为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使用,替代大部分传统的草炭资源,降低环境负担。此外,本发明充分利用了造纸行业的现有设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拓展了造纸废料的使用范围,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8952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54643.3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顺河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园林草坪填方结构及挖填方施工方法,属于挖填方施工技术领域。市政园林草坪填方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细砂层、植物生长层、芦苇层(取直径0.5~5mm的芦苇,轻轻轧压,使其纵向产生裂纹但芦苇茎不断裂)和污泥层;植物生长层的组成包括土壤、有机腐殖物、橡胶颗粒、棉麻纤维。施工方法为对场地进行清理,挖方,铺设喷灌管道及排水管道,依次铺设污泥层、芦苇层和植物生长层,喷灌,进行充分殷湿,晾至表面土壤松软后播种草种,播种完毕后覆盖一层细砂层,然后进行养护。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提高了喷灌水的均匀性,草坪质量好,且降低了喷灌的频次和喷灌后的等候期,有利于市政园林草坪休闲及户外活动功能的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405660.8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工程弃渣堆场复垦建造水田的方法,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在工程弃渣堆场建造水田时,在堆场内设置有土壤层、反滤层、隔渗层、调蓄层、防渗层、找平层等,各层相互配合,能够显著增强隔水调蓄防渗性能,水田中的水不会向工程弃渣堆场中渗透,可以防止渗漏,不仅不会浪费水资源,而且不会破坏堆场内部结构,从而避免堆场崩塌,提升堆场的稳定性;另外,堆场中的受控调蓄层水也不会返渗到水田中,能够有效适应水田中作物的生长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370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03234.9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土场复耕地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所述排土场复耕地结构,包括:排土场平台,排土场平台上有保水层,保水层由处于下部的细沙保水层及处于上部的黏土保水层构成,细沙保水层由有粒径的细沙构成;保水层的所述黏土保水层上有复耕层。细沙保水层为有粒径的细砂构成碾压于排土场平台孔隙中,在水体透入排土场平台基础孔隙时,有粒径的细砂不会与水透稀溶解损坏,使细沙保水层始终能对黏土保水层及复耕层进行有效支撑保护,解决了直接在孔隙率高的排土场平台上摊铺碾压由红粘土层或黄土层构成的保水保肥层容易被水透稀溶解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8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31226.2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B79/02 , A01B79/00 , A01G24/40 , A01G24/10 , A01G24/20 , A01G24/17 , C09K17/40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火电固废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包括种植层、保水层、改良层、隔离层和原盐碱地基层。本发明通过将陶粒或炉渣作为隔离层,有效消除了盐碱地改良返碱的难题,采用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作为构建土壤层的主要原料,从传统单一的对土壤养分、结构改良转变为协同利用各种固废对构建土壤层进行准确设计,进而从本质上改变盐碱地土壤贫瘠的现状。利用各种固废中有益于植物吸收利用的矿物离子和有机物质构建良好的土壤环境,充分实现“以废治废”,达到治污、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的三重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且技术和经济可行,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78082.1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IPC: E03F3/04 , E02B5/00 , E02B5/08 , A01G22/00 , A01G20/00 , A01G17/00 , A01G24/40 , A01G24/25 , A01G24/23 , A01G24/20 , A01G24/10 , A01G2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排水沟,包括排水沟和排水沟侧墙,在排水沟侧墙上方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生态坡地,生态坡地包括坡顶和斜坡,斜坡顶部连接坡顶,斜坡底部连接排水沟侧墙,坡顶和斜坡上均种植有植物,排水沟侧墙顶部具有台阶,该台阶的顶面与常年水位线齐平;其坡顶采用了生态空心砖铺筑在生态基材基层上的水平结构,斜坡由生态基材基层和生态基材面层铺设而成。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排水沟,不仅有效解决了陆生成虫及幼虫在排水沟单侧迁移过程中的舒适性欠佳的问题,而且进一步优化了排水沟附近的生态功能、生态稳定性和环保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52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56784.5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管头草的高效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种子采集与制备:分离瘦果和种子包衣;B苗床准备:苗床依次铺撒腐熟有机物料和复合肥;C拌种与撒种;D田间管理:浇水和除草,2~3个月后移栽。本发明操作简易,物料就地取材,成本低,出苗整齐,发芽率和出苗率高,种苗健壮,移栽成活率高,解决了野生状态下各种因素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了产量稳定和质量可控的源头保障,该技术易推广,社会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958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668486.1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及其搭建方法,其中,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包括模拟槽,模拟槽内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红树植被林区、滩涂区、近海区,红树植被林区、滩涂区和近海区的地势依次降低,红树植被林区上设有梯级潮沟,滩涂区上设有多个浅水区以形成浅水微生境,模拟槽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靠近近海区的一侧,该红树林微生境系统的设计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模拟不同潮汐时段下的生态环境,为研究红树林湿地中海洋动物的行为和生态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通过模拟潮汐涨落,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洋动物在不同潮汐条件下对不同微生境的选择偏好,使得研究红树林湿地中海洋动物的微生境选择变得更加可控和系统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