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异物取出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376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50120.5

    申请日:2025-03-04

    Inventor: 曾建苹 徐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操作组件、撑板组件、弹性撑杆组件、推动机构、拉动部和变形驱动机构,操作组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操作杆;撑板组件包括两个撑板,弹性撑杆组件包括两组弹性撑杆,每组弹性撑杆的首端设置于撑板内;推动机构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操作杆上,并与所述弹性撑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弹性撑杆伸出或缩回所述撑板内;拉动部设置于所述弹性撑杆的首端,并能外露于所述弹性撑杆,所述拉动部能够膨胀变形;变形驱动机构与所述拉动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拉动部膨胀变形。本鼻腔异物取出器,能避免传统的鼻腔异物取出器械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夹持不牢、异物移位、吸附失效等问题,从而提高鼻腔异物取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用于气管内插管袖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0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80059930.1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K·C·金

    Inventor: K·C·金

    Abstract: 一种用于气道插管的袖组件,包括外囊和内袖。所述内袖被定位成邻近所述气道插管,并且所述外囊定位成邻近所述内袖。所述外囊由弹性较小的材料制成,并在较高的相对压力下工作。内袖由更有弹性或超弹性的材料制成,并在较低的相对压力下工作。压力控制器独立地调节内袖和外囊内的压力。分泌物收集容器由所述袖组件形成,并且经由抽吸导管或通道排空。

    一种耳鼻喉科用异物取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4907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0791984.9

    申请日:2023-06-30

    Inventor: 赵倩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异物取出装置,涉及耳鼻喉科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块下设有压板,固定块一侧设有把手,固定块上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与固定块之间设有调节弧形板高度的调节装置;固定块另一侧设有外杆,外杆内滑动的设有内杆,内杆一端滑动的贯穿连接管侧壁,贯穿外杆侧壁的内杆一端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两侧的内杆上分别设有照明灯和摄像头,第一滑槽内分别滑动的设有两个夹板,夹板与第一滑槽内壁之间设有电动伸缩杆;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对异物取出效果好,控制方便,适于推广。

    用于个人护理设备孔口的磁流变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6928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80058380.8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一种用于与个人护理设备(10)一起使用的喷嘴(14),包括:(i)喷嘴壳体(50/52),该喷嘴壳体限定中心通道(54),液体和/或空气流经由该中心通道被导向,并且包括所述中心通道的端部处的壳体孔口(56);(ii)磁流变液体壳体(58),位于所述喷嘴壳体在所述壳体孔口处的至少部分的上方,并且包括具有可调整直径孔口(59)的尖端,所述液体和/或空气流经由所述孔口排出,其中所述可调整孔口可在至少第一直径与第二直径之间调整;以及(iii)一个或多个磁体(62),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磁流变液体壳体中的磁流变液体(60),以在所述可调整直径孔口的所述至少第一直径与第二直径之间调整。

    一种气道内使用的机械式手术刀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541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47799.8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周景洋

    Abstract: 一种气道内使用的机械式手术刀,属于医疗器械。包括刀片(1)、连杆和操作部。连杆是由可轴向相对移动的刀连杆(2)和鞘连杆(3)构成的硬质直杆。操作部包括手持件(5)和施力件(6)。鞘连杆前端一侧设有可容纳刀片的刀鞘(4),后端与手持件连接;刀连杆前端与刀片固连并保持刀片位于其一侧且刀口朝后,后端与施力件连接。刀片包括平面状的单一刀片和刀片组,以及刀身连同刀锋呈U型弯曲的异形刀片。施力件通过刀连杆带动刀片前后移动,既可在气道上划切纵向切口,以切断周向病变纤维束,提升球囊扩张效果,又可以刮切方式逐层切除病变组织,有效改善通气,其切割过程效率高且无温度变化,解决了现有高、低温刀具存在的缺陷。

    一种手动推拉式咽鼓管内窥镜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794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85966.9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动推拉式咽鼓管内窥镜,其包括手柄本体、检查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手柄本体包括套管;所述检查单元包括导管、推拉管及摄像头,所述导管滑动贯穿所述套管,所述推拉管的一端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滑动伸入所述导管内,所述推拉管的一端与所述导管的一端固接,所述导管的一端和所述推拉管的一端均为可弯曲结构,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导管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推拉管替代钢丝绳推拉导管,使得导管的一端交替向两侧弯曲,推拉管的结构更稳定,可以保证整个装置的运行精度,另外推拉管的结构制造成本也较低。

    一种咽鼓管内窥镜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79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85962.0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咽鼓管内窥镜,其包括手柄本体、检查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及治疗单元,所述手柄本体包括套管;所述检查单元包括导管及摄像头,所述导管滑动贯穿所述套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为可弯曲结构,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导管的一端固接,用以对咽鼓管内进行拍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管沿所述套管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咽鼓管内窥镜,通过摄像头观察咽鼓管内的情况,摄像头能在平面内交替向两侧弯曲,改变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使得其能在狭窄的鼻腔内具有较大的观测范围,从而避免咽鼓管内存在无法拍摄的视觉视角,使得手术操作更加便捷。

    一种口腔安全清洁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46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43078.0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安全清洁装置,涉及口腔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侧设置有两个喷水管和两个吸液管,所述转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翻动板,所述转动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分别转动连接于下撑板凹槽内部两侧,所述翻动板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同步轮和两个第二同步轮外侧套设有同步清理带,所述防护壳体底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刮板,该一种口腔安全清洁装置,往复式刮动提高清理效果,使同步清理带对舌苔粘附软垢进行清除,使软垢与舌头脱离,方便后续冲洗清洁。

    一种用于鼻眶联合径路的手术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189758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473486.0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鼻眶联合径路的手术通道,包括:通道主框架,佩戴安装于鼻眶位置,所述通道主框架呈倒目字型结构;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用于鼻眶联合径路的手术通道,通过设定滑道和相应的固定结构,能够在鼻内镜联合经眶径路眶尖肿瘤切除手术中固定内窥镜引导和照明等结构,为术者提供清晰稳定的手术视野,避免眶脂肪、眼外肌等组织遮挡肿瘤;且无需助手手持工具进行辅助,不依赖助手的经验和手术技术,稳定可靠;可有效避免视神经等重要眶内结构的损伤,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效率;同时倒目字型的通道主框架两侧可进行眼科手术,中间可进行鼻科手术,即可提供双机位同步视野,使得鼻科和眼科的手术配合更加高效和安全。

    一种气道梗阻急救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243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30968.0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急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道梗阻急救装置,包括插管,用于插入气道中;连接头;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管和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气道疏通机构,用于疏通气道;扩张机构,用于扩张气道;锁定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气道疏通机构的轴向移动。该气道梗阻急救装置,通过设置扩张机构,能够对气道进行快速扩张,以减小气道与堵塞物之间的压力,便于堵塞物被负压吸除。通过设置气道疏通机构,可以对气道内的堵塞物进行破坏,使得堵塞物破损分离,分离后的堵塞物能够更快速的被负压吸除,从而提高气道打通的效率,同时可避免管道堵塞,使得负压抽吸的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此外装置操作简单,利于进行实施普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