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ntion Publication
CN108496900A 防治辣木瑙螟用叉角厉蝽的饲养方法和使用方法
失效 - 权利终止
- Patent Title: 防治辣木瑙螟用叉角厉蝽的饲养方法和使用方法
- Patent Title (English): Breeding method and use method of cantheconidea furcellata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noorda blitealis
-
Application No.: CN201810374408.3Application Date: 2018-04-24
-
Publication No.: CN108496900A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 Inventor: 高熹 , 李召波 , 吴国星 , 夏涛 , 曾千春 , 田洋 , 陈斌 , 李强 , 李正跃 , 李凡 , 马春花 , 李少明
-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Applicant Address: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黑路落索坡132号
- Assignee: 云南农业大学
- Current Assignee: 云南农业大学
- Current Assignee Address: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黑路落索坡132号
- Agency: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Agent 李行健
- Main IPC: A01K67/033
- IPC: A01K67/033 ; A01M99/00

Abstract:
防治辣木瑙螟用叉角厉蝽的饲养方法和使用方法,属植物虫害防治技术领域。通过对叉角厉蝽进行人工诱导性饲喂,选择合理的释放密度来实现发明目的。先对第一代驯化饲养,再对第二代诱导饲养以产生捕食辣木瑙螟习性。将第二代叉角厉蝽诱导饲养至三、四、五龄期若虫,或成虫,直接释放到辣木林中对辣木瑙螟进行防治。将植物叶片、滤纸片、培养皿放置在辣木瑙螟种群密度较大的辣木枝条处,以便于叉角厉蝽幼虫的扩散和寻找猎物。一头叉角厉蝽由三龄若虫长至成虫可捕食约21.04头辣木瑙螟,并且在成虫期间具有更强的捕食性,据此按辣木瑙螟在田间发生情况来确定释放量。本发明为防治辣木生长过程中的辣木瑙螟危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Public/Granted literature
- CN108496900B 防治辣木瑙螟用叉角厉蝽的饲养方法和使用方法 Public/Granted day:2020-11-24
Information qu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