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215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0125324.1
申请日:2017-03-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10/30 , A23K20/163 , A23K40/10 , A23K50/90
Abstract: 一种使用人工饲料的辣木瑙螟饲养方法,属昆虫饲养技术领域。人工饲料的配方为:辣木叶干粉99~101g,琼脂9~11g,酵母粉4.5~5.5g,甲醛0.095~1.05ml,山梨酸0.45~0.55g,抗坏血酸0.38~0.42g,芥子油甙19~21mg,水500ml,混合后制成直径为0.4~0.6cm的颗粒。幼虫历期8~11天,蛹期5~9天,成虫期5~7天,具体步骤包括:辣木瑙螟虫源的采集,蛹的保存及成虫羽化,成虫产卵及卵的保存,幼虫的饲养及转移等。人工饲料易于保存,成本低廉,辣木瑙螟的适口性良好,虫体发育正常,使得高密度集中饲养辣木瑙螟成为可能,从而稳定提供实验用虫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18996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87740.3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及其应用,属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已于2017年3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保藏编号为13725。通过从紫茎泽兰的寄生昆虫泽兰实蝇唾液腺筛分出该菌株,能够高效快速地对紫茎泽兰发生生物侵染,可显著抑制紫茎泽兰的种子萌发,并且在适宜环境下造成紫茎泽兰幼苗病变。菌株的应用是以其为活性成分或活性成分之一制成菌剂防控紫茎泽兰。是在紫茎泽兰防控领域有着良好应用前景的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90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374408.3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M99/00
Abstract: 防治辣木瑙螟用叉角厉蝽的饲养方法和使用方法,属植物虫害防治技术领域。通过对叉角厉蝽进行人工诱导性饲喂,选择合理的释放密度来实现发明目的。先对第一代驯化饲养,再对第二代诱导饲养以产生捕食辣木瑙螟习性。将第二代叉角厉蝽诱导饲养至三、四、五龄期若虫,或成虫,直接释放到辣木林中对辣木瑙螟进行防治。将植物叶片、滤纸片、培养皿放置在辣木瑙螟种群密度较大的辣木枝条处,以便于叉角厉蝽幼虫的扩散和寻找猎物。一头叉角厉蝽由三龄若虫长至成虫可捕食约21.04头辣木瑙螟,并且在成虫期间具有更强的捕食性,据此按辣木瑙螟在田间发生情况来确定释放量。本发明为防治辣木生长过程中的辣木瑙螟危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90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74408.3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M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 A01M99/00
Abstract: 防治辣木瑙螟用叉角厉蝽的饲养方法和使用方法,属植物虫害防治技术领域。通过对叉角厉蝽进行人工诱导性饲喂,选择合理的释放密度来实现发明目的。先对第一代驯化饲养,再对第二代诱导饲养以产生捕食辣木瑙螟习性。将第二代叉角厉蝽诱导饲养至三、四、五龄期若虫,或成虫,直接释放到辣木林中对辣木瑙螟进行防治。将植物叶片、滤纸片、培养皿放置在辣木瑙螟种群密度较大的辣木枝条处,以便于叉角厉蝽幼虫的扩散和寻找猎物。一头叉角厉蝽由三龄若虫长至成虫可捕食约21.04头辣木瑙螟,并且在成虫期间具有更强的捕食性,据此按辣木瑙螟在田间发生情况来确定释放量。本发明为防治辣木生长过程中的辣木瑙螟危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26742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71371.6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约氏不动杆菌EAb-1及其应用。本发明约氏不动杆菌EAb-1(Acinetobacter johnsonii EAb-1)于2017年5月5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101。本发明约氏不动杆菌EAb-1应用于杆线虫防治,有很好的致死活性;本发明约氏不动杆菌EAb-1应用于促进紫茎泽兰生长,能有效促进紫茎泽兰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694215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25324.1
申请日:2017-03-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10/30 , A23K20/163 , A23K40/10 , A23K50/90
Abstract: 一种使用人工饲料的辣木瑙螟饲养方法,属昆虫饲养技术领域。人工饲料的配方为:辣木叶干粉99~101g,琼脂9~11g,酵母粉4.5~5.5g,甲醛0.095~1.05ml,山梨酸0.45~0.55g,抗坏血酸0.38~0.42g,芥子油甙19~21mg,水500ml,混合后制成直径为0.4~0.6cm的颗粒。幼虫历期8~11天,蛹期5~9天,成虫期5~7天,具体步骤包括:辣木瑙螟虫源的采集,蛹的保存及成虫羽化,成虫产卵及卵的保存,幼虫的饲养及转移等。人工饲料易于保存,成本低廉,辣木瑙螟的适口性良好,虫体发育正常,使得高密度集中饲养辣木瑙螟成为可能,从而稳定提供实验用虫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43223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42826.5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捕捉器,包括顶盖、引诱芯、撞击漏斗、长度调节螺杆和集虫瓶,引诱芯固定于顶盖上,长度调节螺杆对称固定于顶盖上,若干撞击漏斗依次叠放并一一活动式固定于长度调节螺杆上,顶部的撞击漏斗固定于顶盖上,集虫瓶可拆卸式固定于底部的撞击漏斗上;引诱芯包括封装管和吸液芯,封装管的筒体上均布有扩散孔;集虫瓶包括瓶体,瓶体的底部铰接有可上、下转动的封盖,瓶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有筛网。该捕捉器的长度可调节,在满足便携性的同时,根据覆盖面积的大小调节撞击面积,提高捕捉器的捕捉效率,同时防止雨水盛满集虫瓶而发生咖啡灭字脊虎天牛逃逸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89967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0587740.3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及其应用,属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已于2017年3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保藏编号为13725。通过从紫茎泽兰的寄生昆虫泽兰实蝇唾液腺筛分出该菌株,能够高效快速地对紫茎泽兰发生生物侵染,可显著抑制紫茎泽兰的种子萌发,并且在适宜环境下造成紫茎泽兰幼苗病变。菌株的应用是以其为活性成分或活性成分之一制成菌剂防控紫茎泽兰。是在紫茎泽兰防控领域有着良好应用前景的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209594569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017436.X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角厉蝽卵的孵化装置,属于孵化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孵化盒(1)、横梁(2)、孵化盖(3)、纱网(4)和吸水布(5),横梁(2)等间距设置在孵化盒(1)底部;吸水布(5)覆盖在横梁(2)上;纱网(4)设置在孵化盖(3)中部;孵化盖(3)盖合在孵化盒1上;本实用新型储水保湿效果好、透气、能减少虫卵发霉的可能性、便于清洗,且可多次重复使用,孵化率高,适合规模化饲养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0746828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479265.9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M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树害虫防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弹簧式刺探器,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套杆,两根套杆的杆体上均套接有复位弹簧,两根套杆的顶部横向一体成型有固定块。该用于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弹簧式刺探器,通过固定架、复位弹簧、连接块、驱动马达、螺旋钻杆、活动杆和电源箱等设计,该设计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杀虫效果好,可以有效对咖啡树枝干内的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幼虫进行击杀,可以有效的遏制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幼虫持续对咖啡树干造成啃食的问题,从而从根源上降低了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对咖啡树造成的经济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