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远红外技术的载脂蛋白Apo A-I糖化比例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071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512549.4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远红外技术的载脂蛋白ApoA‑I糖化比例分析方法,即检测载脂蛋白ApoA‑I中赖氨酸活性位点发生糖化反应,而引起的远红外特征吸收峰频移幅度。具体包括检测载脂蛋白ApoA‑I在0.5‑2THz频率范围内的远红外特征吸收峰是否向低频/高频移动,以及根据赖氨酸活性位点发生糖化前后的远红外特征吸收频率计算载脂蛋白ApoA‑I的糖化比例(未糖化/已糖化),本发明方法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快速、低成本的优点,为维护生活健康提供了精准的测定条件。

    太赫兹空间角度滤波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260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69646.6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赫兹空间角度滤波器,包括空芯圆柱形波导、空芯圆柱形波导两端的太赫兹发射器和接收器,太赫兹发射器出射的宽频太赫兹波掠入射进空芯圆柱形波导输入端,波导内产生法布里‑珀罗谐振,太赫兹波在空芯圆柱形波导内振荡输出,太赫兹接收器旋转接收不同出射角度下的太赫兹光线,宽频太赫兹波中特定频率在特定角度下被滤除,达到频率选择性滤波的效果。由于圆柱形波导在绕轴360°范围内具有轴对称性,所以该装置能够实现各个方向上的均匀滤波,从而提高空间和角度利用率,使滤波操作更加简便高效。本发明具有根据出射角度选择滤波频率的优势,凸显了其在空间角度选择上的高利用率,适用于高精度光谱分析和信号检测等应用领域。

    一种基于微结构芯片增强太赫兹近场检测下生物样本信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0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58352.6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结构芯片增强太赫兹近场检测下生物样本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电磁场理论,通过解析近场探针作用下微结构芯片表面电场的空间分布,揭示了微结构芯片增强太赫兹近场信号的原理。研究发现,探针与微结构芯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对近场强度具有差异化影响,可通过计算探针在不同相对位置时的近场强度以确定样品放置的最佳位置。具体而言,通过改变探针与微结构的相对位置,并仿真得到对应位置的近场强度,发现当探针位于超结构的开口处边缘时,近场信号的增强效果最为显著。与传统的增强太赫兹近场生物样本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微结构芯片作为基底,样本置于微结构芯片的开口处边缘时,生物样本的近场信号可以增强4~5倍。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待测生物样本的检测灵敏度,且应用范围更广泛,成本更低,能够适应不同形式和类型的生物医学样本。

    稀土离子的痕量检测方法、太赫兹超材料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90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87706.9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稀土离子的痕量检测方法、太赫兹超材料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基于现有的稀土离子检测技术存在耗时长、仪器昂贵和样品处理复杂等问题;本发明将太赫兹超材料与稀土离子印迹纳米材料相结合,通过稀土离子印迹纳米球捕获特定稀土离子,并且通过BIC共振放大稀土离子的太赫兹信号,可抑制噪声干扰,实现对纳摩尔级别及其以上的稀土离子痕量检测,显著提升稀土离子太赫兹检测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实现了贴附有稀土离子印迹纳米材料的准BIC超材料阵列结构的研发,应用于各类太赫兹检测系统即可实现对稀土离子的痕量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分析最佳激光参数组合产生强光辐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8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17066.6

    申请日:2023-10-30

    Inventor: 彭滟 朱亦鸣 邱亮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强场激光物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合激光辐射数值模型和神经网络算法分析最佳激光参数组合产生强光辐射的方法,包括:根据低精度步长,基于至少两种不同的激光参数进行组合得到多个参数组合,通过激光辐射数值模型计算出每个参数组合对应的光辐射能量,参数组合作为输入参数,光辐射能量作为输出参数,多组对应数据形成训练数据;将训练数据随机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构建神经网络模型;使用训练集及验证集,训练至回归系数R大于0.93;根据高精度步长,使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最强光辐射能量从而得到产生对应的激光参数组合。本发明在预测光辐射能量方面展现出较高的精度和极高的效率,在光学应用领域具有高使用价值和广阔前景。

    一种高灵敏远红外超材料器件及样本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78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42577.4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灵敏远红外超材料器件及样本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检测系统,本发明的远红外超材料结构由双尖角开口矩形环周期阵列构成,其尖角开口设计能增强超材料传感灵敏度,其谐振频率与被测样品中特征成分,如间皮瘤抗原‑1的远红外特征吸收频率吻合。通过将含有间皮瘤抗原‑1的生物样本均匀负载在所设计的超材料矩形环周期阵列表面,可使远红外波在经过含间皮瘤抗原‑1的生物样本和超材料时,与间皮瘤抗原‑1的远红外特征吸收频率发生共振吸收,放大间皮瘤抗原‑1的远红外特征吸收峰,抑制噪声信号,从而达到增强间皮瘤抗原‑1的远红外检测信号的功能,提高生物样本中间特定成分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一种基于太赫兹波谱技术的微藻细胞中油脂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986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0994744.5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赫兹波谱技术的微藻细胞中油脂的测定方法,包括:采用傅里叶变换远红外光谱仪获取微藻细胞样本的太赫兹光谱原始信息,然后将所得的太赫兹光谱原始信息依次进行基线校正和去噪平滑预处理,最终得到待测微藻细胞的太赫兹光谱曲线,将待测微藻细胞在9.3THz处的太赫兹吸收峰面积值作为x代入y=1.133x‑0.197中,计算得到微藻细胞中的油脂含量。根据本发明,该测定方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操作简单,从而大大的节约了人力和时间的成本。

    采用超表面材料结合太赫兹技术检测蔬菜中微量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9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49709.2

    申请日:2022-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超表面材料结合太赫兹技术检测蔬菜中微量物质的方法,使用的超表面材料为衬底为聚酰亚胺(PI),表面沉积了对称缺口金属圆环阵列,材料为金(Au),品质因数Q为65,通过仿真和测试,以水胺硫磷为例,建立了蔬菜中所含水胺硫磷的浓度与共振频率和偏移量这二者之间的数学模型,实现了检测蔬菜中的微量水胺硫磷,进而实现了采用超表面材料结合太赫兹技术检测蔬菜中微量物质的可行性,本发明使得检验农药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复现了实际情况,同时一定情况下减少了超表面材料制作成本,缩短了检测时间,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一种水体重金属种类及浓度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45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1526.1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重金属种类及浓度检测的方法,包括利用微藻的生物吸附原理,基于太赫兹光谱技术检测出重金属对微藻体内物质成分的改变,进而建立预测重金属浓度的PLS模型;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来看,对铅离子的最佳预测时间为6小时,对镍离子的最佳预测时间为18小时,最佳波段为15‑18THz;利用真实地表水的铅镍浓度设置不同混合离子浓度,建立预测两种重金属离子的模型,并用真实水体的实验来验证模型的准确度,实验中铅离子的预测准确度为100%,对镍离子的预测准确度为93.2%,本发明实现了基于太赫兹技术以微藻为载体的水体重金属种类及浓度检测,避免了每次检测前繁杂的预处理,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精度,检测消耗样本量也减少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