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4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93167.X
申请日:2023-09-15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泡沫镍同轴环的复合微波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以泡沫镍为原料,将其加工成同轴环状结构,获得泡沫镍同轴环;随后,对所述泡沫镍同轴环进行酸化处理,获得酸化后的泡沫镍同轴环;在酸化后的泡沫镍同轴环表面封装一层纳米磁性金属氧化物,即获得所述基于泡沫镍同轴环的复合微波吸收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省去了传统的用石蜡作为封装剂的步骤,节省了成本和时间,产物易得,且吸收强度和有效带宽加强,具有一定的商业生产价值,适用于微波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189546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3642.5
申请日:2024-07-26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分类号: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维Li1.2[Mn0.54Ni0.13Co0.13]O2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领域。一维Li1.2[Mn0.54Ni0.13Co0.13]O2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锰盐、钴盐、镍盐溶解得到第一溶液;将一维前驱体模板溶解得到第二溶液;将锂盐溶解得到第三溶液;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碱性络合剂,调节pH为10‑12得到第四溶液;对其进行蒸发,得到前驱体粉末;前驱体粉末进行一次烧结和二次烧结,得到正极材料。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储能优势,解决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体系倍率性能差以及首次库伦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201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87096.1
申请日:2024-07-03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分类号: B22F10/25 , B33Y10/00 , B22F10/64 , B33Y40/20 , B33Y80/00 , B33Y70/00 , C22F1/10 , C22F1/02 , B22F10/366 , C30B29/52 , C30B3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激光外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腐蚀抗性的方法及制备的激光外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属于单晶高温合金激光熔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单晶合金粉末装入送粉器中,开启激光熔覆系统,对镍基单晶合金基体进行扫描累积获得单晶修复组织,得到修复后的单晶合金基体;在惰性气氛中,修复后的单晶合金基体在600℃~1250℃进行热处理得到激光外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通过热处理调控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元素偏析程度,提高了激光外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腐蚀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21647.2
申请日:2024-04-28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分类号: C22F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磨损性能的喷丸强化方法,属于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强化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处理后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样品置于喷丸设备上置物台上,将喷丸设备上的喷枪头处在待加工工件强化区域边界上,开启喷丸强化,喷丸的压力为0.1~0.3MPa,沿着S型路线轨迹对区域进行表面强化,直到喷丸轨迹完成。本发明利用表面喷丸强化技术,可使金属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层,继而提升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又不至于引发表面裂纹萌生的表面喷丸强化技,得到了γ′相尺寸更小的合金表面,更重要的是分析微观组织形貌,将单晶高温合金表面显微硬度与磨损性能等指标提升到更高程度,优化了合金的服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2632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93166.5
申请日:2023-09-15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波吸收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窝状碳复合铁氧化物微波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花生壳作为原材料,通过碳化并复合四氧化三铁的双重设计,在纳米尺度上充分复合形成蜂窝状碳复合铁氧化物微波吸收剂。复合材料具有蜂窝状结构,使用共沉淀法将铁的氧化物复合到花生壳碳化得到的碳材料上,整个制备过程安全环保、制备成本低、复合材料的产率高、有效吸收带宽和点频吸收强度均强于单一的花生壳碳材料、四氧化三铁材料,蜂窝状碳复合铁氧化物微波吸收剂适用于制备微波吸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0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3652.9
申请日:2024-07-26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525 , H01M4/505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设计与制备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包括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为NiMnCoO3纳米材料,NiMnCoO3纳米材料为片状结构或玫瑰花状结构;其为片状结构时,是以镍盐、锰盐、钴盐和络合剂为原料,进行水热处理和退火处理得到;其为玫瑰花状结构时,是以镍盐、锰盐、钴盐和络合剂为原料,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或泡沫镍,进行水热处理和退火处理得到;正极材料是以NiMnCoO3纳米材料作为前驱体模板制备得到的。本发明利用分级的结构设计有效缩短锂离子的传输距离,增加锂离子的接触面积,显著提升电极动力学。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68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812757.5
申请日:2022-07-12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锰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分别是β‑MnO2单晶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β‑MnO2多晶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3O4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O/Mn3O4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O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O2/Mn3O4@C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3O4@C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O@C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安全环保,电极材料电子电导率高,高倍率充放电性能良好,大电流密度下循环性能出色,是优秀的负极活性材料,适应于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7446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92637.8
申请日:2023-10-08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分类号: C01G53/00 , C01G45/12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一维LiNi1/3Co1/3Mn1/3O2三元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镍盐、钴盐、锰盐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将LiMn2O4加入溶液A,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将锂盐与水混合,得到溶液C,并在搅拌下,将溶液C加至溶液B中,得到溶液D;在搅拌下,对溶液D进行蒸发,得到前驱体粉末;对前驱体粉末在400~600℃下进行烧结,之后在750~850℃下进行烧结,获得正极材料。本发明解决了因受电极材料高的烧结成相温度,以及材料复杂的相结构限制,导致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微纳结构设计与制备进展缓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812757.5
申请日:2022-07-12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锰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分别是β‑MnO2单晶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β‑MnO2多晶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3O4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O/Mn3O4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O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O2/Mn3O4@C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3O4@C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MnO@C多晶介孔纳米管负极活性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安全环保,电极材料电子电导率高,高倍率充放电性能良好,大电流密度下循环性能出色,是优秀的负极活性材料,适应于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221305007U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22559320.8
申请日:2023-09-2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超材料和电磁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兼具力学承载性能和宽带RCS缩减的复合超材料结构,为周期性结构,由M×N个周期单元结构组成,其中,M、N为整数;所述周期单元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金属背板、曲面褶皱结构和超表面结构层,金属背板附着在曲面褶皱结构下面,曲面褶皱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承载性能,超表面结构层由介质层以及图案化金属结构构成,所述图案化金属结构印刷在介质层上;所述图案化金属结构是将基本单元按照0‑π分布而成,可以实现整体结构宽带且高效的RCS缩减。本实用新型兼顾RCS缩减特性和力学承载性能,为电磁调控超材料面向工程实践提供有效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