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136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784667.9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水文局(安徽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 , 大连理工大学 , 安徽省马鞍山水文水资源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缺资料流域小型水库洪水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小流域划分及河网水系提取;步骤2、建立逐级河系预报空间拓扑网络;步骤3、分布式水文模型逐级河系预报建模;步骤4、小型水库入库洪水过程推求。本发明所述方法构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逐级河系洪水预报方案,获取河系上游至下游所有预报节点的洪水预报结果,在此基础上推求小型水库入库洪水过程,实现缺资料流域小型水库洪水预报建模及计算。本发明所述方法解决了缺资料流域小型水库难以开展洪水预报的问题,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实现河网水系逐级预报,进而推求小型水库入库洪水过程,消除流域报汛盲区,为提升全流域防汛减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3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84667.9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水文局(安徽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 , 大连理工大学 , 安徽省马鞍山水文水资源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缺资料流域小型水库洪水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小流域划分及河网水系提取;步骤2、建立逐级河系预报空间拓扑网络;步骤3、分布式水文模型逐级河系预报建模;步骤4、小型水库入库洪水过程推求。本发明所述方法构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逐级河系洪水预报方案,获取河系上游至下游所有预报节点的洪水预报结果,在此基础上推求小型水库入库洪水过程,实现缺资料流域小型水库洪水预报建模及计算。本发明所述方法解决了缺资料流域小型水库难以开展洪水预报的问题,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实现河网水系逐级预报,进而推求小型水库入库洪水过程,消除流域报汛盲区,为提升全流域防汛减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06195.6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水文局(安徽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6/29 , G06F18/22 , G06N3/12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似流域分析的无资料流域水文参数移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研究区域进行片区划分;步骤2、确定备选参证流域及水文参数;步骤3、提取流域相似性指标;步骤4、流域相似度衡量;步骤5、目标流域参数移植及水文模拟。本发明所述方法首先进行片区划分,以片区为基本单元,通过提取流域相似性指标来衡量片区内不同流域间的相似度,进而选取相似度最高的参证流域对目标流域进行水文参数移植。本发明所述方法解决了无资料流域地区难以利用水文模型开展洪水预报的问题,利用流域相似度作为水文参数移植的判断标准,精度高,适配性强,有效支撑了无资料流域的水文模拟及水文预报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7799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1824258.9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水土保持的固沙保水装置,包括:沉降池,其上表面平行设置的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多个集水池,其靠近沉降池一侧呈阶梯状布置;多级挡沙板,其包括第一挡沙板、第二挡沙板和第三挡沙板,第一挡沙板下端设有第一凸块,第二挡沙板下端设有第二凸块,第三挡沙板下端设有第三凸块,第一凸块与第一插槽适配,第二凸块与第二插槽适配;第三凸块与第三插槽适配;其中,沉降池内壁从上至下左右交替间隔设置有多个摆动辊,任一摆动辊水平设置并由固设于所述沉降池外壁上的步进电机驱动下摆动将沉降池内沉降的沙石推出。本发明对沙水进行分离,沙石能实现及时自动沉降,提升了固沙保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50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154126.8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抗差微分理论的非线性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非线性马斯京根模型;步骤2、设定参数寻优目标函数和参数寻优迭代终止条件;步骤3、生成初始模型参数;步骤4、通过模型计算河段出流序列;步骤5、模型参数寻优;步骤6、计算新的河段出流序列;7、判断是否满足参数寻优迭代终止条件。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抗差微分理论的非线性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优化方法,模型参数寻优结果不依赖于参数初始值的选择,可以快速、稳定地寻找到模型参数最优值,且能抵御实测资料中粗差的影响,确保率定方法的稳健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7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8906.X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标准洪水灾害动态定量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研究区域的基础资料数据;步骤2、利用基于GPU异构并行加速的一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进行超标准洪水实时动态模拟;步骤3、构建社会经济类数据的空间分布并与洪水淹没特征参数建立关联;步骤4、计算建立洪水淹没特征参数与各类财产洪灾损失率的关系;步骤5、估算超标准洪水灾害损失。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了对流域超标准洪水灾害的实时动态快速定量评估,提高了洪水灾害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超标准洪水调度决策和实时应对提供参考;并且采用GPU异构并行加速方法对一二维水动力模型进行重构,大幅减少了计算资源消耗,提高了模型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03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21185.X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2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作物自适应能力的农业用水估算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不同生长状态下的作物自适应能力及其对应的农业用水量;S2、根据作物自适应能力及其对应的农业用水量,获取基于土壤相对湿度的干旱等级划分标准;S3、根据得到的干旱等级划分标准,估算不同干旱条件下的农业用水量;S4、根据不同干旱条件下的农业用水量,采取对应的农业灌溉措施。本发明的考虑作物自适应能力的农业用水估算系统,将作物的自适应能力与农业用水量进行结合,考虑了作物本身的生长变化特性,从而在作物应对干旱的技术问题上,能够更精准的估算农业用水。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29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741864.3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重庆交通大学 ,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 , G06N3/088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QN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单一水库智能防洪调度方法,包括: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水库调度“无监督深度学习”模型、以水库发电调度为基础建立DRL的奖励反馈,以及基于水库实测入库径流过程建立针对某水库的调度人工智能专家。与动态规划求解的最优发电调度过程进行对比,本发明所述基于DQN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单一水库智能防洪调度方法的发电调度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决策树的水库发电调度结果,说明本发明所述水库调度“无监督深度学习”模型具有很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在水库调度决策中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25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68275.9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其内部中空,所述处理塔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液口,侧壁下部设有排泥口;多个驱动辊,其由上至下左右交替间隔设置在所述处理塔的左右两侧,任一驱动辊水平设置并由固设于所述处理塔外壁上的步进电机驱动转动,所述驱动辊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接口;过滤板,其为伸缩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辊上的接口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过滤板能在所述多个驱动辊的作用下在所述处理塔内上下移动,且当所述过滤板移动至所述处理塔的底部时,所述过滤板的低端与所述排泥口连通。本发明具有能自动清理过滤板上的淤泥,省时省力、过滤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8786.2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湿地垃圾拦截装置,包括:一对第一定位杆;一对第二定位杆;四个漂浮筒,每根第一定位杆和每根第二定位杆上均套设有一个漂浮筒;四个软质筒,每根第一定位杆和每根第二定位杆上均套设有一个软质筒;第一软质网,其两端分别和一对第一定位杆上的两个软质筒固定连接;第二软质网,其与第一软质网相对设置,且其两端分别和一对第二定位杆上的两个软质筒固定连接;硬质网,其两端分别和一对第二定位杆上的漂浮筒固定连接,硬质网的底部与第二软质网的顶部固定连接,硬质网上与第一软质网相对的第一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多根尖刺。本发明能对漂浮垃圾进行拦截,并能在打捞漂浮垃圾时防止漂浮垃圾随水流进入水道下游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