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7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7806.6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135 , G06F17/16 , G06Q50/02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多个待划分油藏样本在多个候选油藏特征指标下的特征指标数据,确定至少一个目标油藏特征指标;根据多个待划分油藏样本在每个目标油藏特征指标下的目标指标数据,确定与待划分油藏样本对应的第一特征矩阵和与目标油藏特征指标对应的第二特征矩阵;基于第一特征矩阵确定待划分油藏样本对应的油藏分类结果,并基于第一特征矩阵和第二特征矩阵对油藏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本技术方案,实现了提高油藏类型的分类准确率和分类效率的效果,将油藏样本和目标油藏特征指标相结合分析,实现了揭示不同类型油藏之间差异性的真正内因和提高油藏类型划分结果的可信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29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876808.1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锦芳 , 王正茂 , 石成方 , 谢雯 , 田昌炳 , 朱怡翔 , 李保柱 , 叶继根 , 高兴军 , 李勇 , 刘双双 , 宋本彪 , 魏晨吉 , 刘浪 , 高严 , 钱其豪 , 史静 , 熊礼辉 , 郑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井同层自我注采的井下流体分离自驱井及开采方法,包括:母井,其设有互不连通的注入流道和采出流道;位于同一储层中的至少一个注入井段和至少一个采出井段,注入井段与注入流道连通而形成注入通道,采出井段与采出流道连通而形成采出通道;井下流体分离系统,其设于母井中且具有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井下流体分离系统的入口与采出流道连通,井下流体分离系统的第一出口与井口连通,井下流体分离系统的第二出口与注入流道连通。本发明能实现井下油水、油气或气水分离,并在同井同层中自我驱替和能量补充,减轻举升能耗,减少钻井数和地面分离处理设备,节省成本,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0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876809.6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锦芳 , 王连刚 , 王正茂 , 谢雯 , 田昌炳 , 石成方 , 朱怡翔 , 李保柱 , 叶继根 , 高兴军 , 李勇 , 周新茂 , 杜宜静 , 何辉 , 王珏 , 李蕾 , 李顺明 , 李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井同层多侧向自我注采井下流体分离自驱井及开采方法,包括:直井段,设有互不连通的注入流道和采出流道;位于同一储层内且设于直井段的外周侧的至少一个注入井段和至少一个采出井段,注入井段与注入流道连通而形成注入通道,注入通道内设有第一注入机构,采出井段与采出流道连通而形成采出通道,采出通道内设有第一采出机构;井下流体分离系统,设于直井段中且具有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入口与采出流道连通,第一出口与井口连通,第二出口与注入流道连通。本发明能实现井下油水、油气或气水分离,并在同井同层中自我驱替和能量补充,减轻举升能耗,减少钻井数和地面分离处理设备,节省成本,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49238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495368.2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E21B43/34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中气泡上浮速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物性参数及气泡实测直径;根据气泡实测直径将气泡等效为椭球体,确定与椭球体体积相等的球体半径;执行反算步骤:根据预设的雷诺数假定范围,确定阻力系数的取值方式及对应的阻力系数值;利用气泡最终速度计算公式确定气泡预估速度;利用雷诺数计算公式确定雷诺数反算范围;执行比较步骤:比较雷诺数假定范围及雷诺数反算范围,若雷诺数反算范围在雷诺数假定范围之内,则将气泡预估速度作为气泡最终速度;若不在,则重设雷诺数假定范围,重复执行反算步骤及比较步骤,直至雷诺数反算范围在雷诺数假定范围之内。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1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76103.X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锦芳 , 郑兴范 , 王正茂 , 谢雯 , 田昌炳 , 石成方 , 李保柱 , 许磊 , 高小翠 , 郝银全 , 任殿星 , 侯建锋 , 王文环 , 雷征东 , 陶珍 , 秦勇 , 胡亚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井同层中自我注采的自驱井,包括:直井段,设有油管和套管,套管套设于油管外,油管与套管之间形成油套环空;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位于井下储层中,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与油管连通而形成采出通道,采出通道内设有第一采出机构;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位于储层中,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与油套环空连通形成注采通道;还提供同井同层中自我注采的自驱井的开采方法,包括步骤:(a)在直井段上对应储层处侧钻注入井段和采出井段;(b)沿注采通道加注注入流体,进入各注入井段后注入储层;(c)储层内的注入流体驱替储层流体至采出井段,通过第一采出机构采出至井口。本发明实现同井同层的自我驱替和能量补充,减少钻井数,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4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595109.3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中贼层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计算油藏生产测井各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相对贡献系数是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与总储层段单位厚度产量的比值;根据不同油藏的特性,从油藏生产测井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中,确定最小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最小相对贡献系数;计算待测油藏中每口井每个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根据每口井每个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与最小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的大小关系和每口井每个储层的相对贡献系数与最小相对贡献系数的大小关系,确定每口井每个储层是否发育贼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653845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510983140.X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获取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区域的气‑水交替非混相驱替实验,获取不同时刻的驱替压差、含水率以及气油比,所述不同时刻的驱替压差、含水率以及气油比构成了动态数据观测值向量;基于所构建的表征模型所表征的先验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以及所构建的组分数值模拟模型,获取当前动态数据预测值向量;利用所述动态数据观测值向量和所述动态数据预测值向量,对所构建的目标函数进行迭代计算,直到所述目标函数的迭代计算满足预设的迭代收敛条件;根据满足所述迭代收敛条件的目标函数,获取目标区域的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通过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取适用于气‑水交替非混相驱油技术的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0487910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276011.7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注水方法,涉及油藏注水开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中心注水井配注量为因变量,各生产井的产液量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回归计算,确定注水井的单井配注量;通过地质资料和油藏资料确定重力分异影响系数及油藏的水油流度比;根据所述重力分异影响系数和所述油藏的水油流度比,在一预先设置的重力分异图版上确定该重力分异影响系数和油藏的水油流度比所对应的重力分异程度值;根据注水井的单井米吸水指数、注水井最大井底压力、地层压力以及单井配注量确定理论最小射孔厚度;根据油藏储层厚度、理论最小射孔厚度及重力分异程度值确定射孔厚度,向注水井进行注水。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4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95109.3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藏中贼层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计算油藏生产测井各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相对贡献系数是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与总储层段单位厚度产量的比值;根据不同油藏的特性,从油藏生产测井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中,确定最小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最小相对贡献系数;计算待测油藏中每口井每个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系数;根据每口井每个储层的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与最小单储层单位厚度产量贡献值的大小关系和每口井每个储层的相对贡献系数与最小相对贡献系数的大小关系,确定每口井每个储层是否发育贼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62600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947003.0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单井注水替油效果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等级模糊子集,定量表征各级评价因素的隶属度,获得隶属度矩阵S;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获得评判权重向量A;利用模糊变换数学模型对所述评判权重向量A和所述隶属度矩阵S进行计算,获得模糊综合评价的测度值向量B;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其中,所述等级模糊子集包括评价因素集U和评语集V;所述模糊变换数学模型对应的表达式为:b为隶属于第j等级评价效果的隶属度;ai为第i个评价因素的权重值;sij为第i个评价因素隶属于第j等级评价效果的隶属度;p为所述评价因素集U中评价因素的个数;m为评语集V的维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