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44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1300.9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巷道电力设施积尘自适应潮式擦拭控制方法,属于煤矿巷道清洁领域。该方法包括积尘厚度监测、自适应清洁算法、PLC控制和运载平台自适应行走等步骤。该方法利用二维线激光扫描仪实时监测巷道电力设施表面积尘厚度,并根据积尘厚度和滚筒式毛刷的清洁参数,建立潮式清洁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PLC编程控制方法,实现滚筒式毛刷的清洁参数自适应调整,并控制运载平台的行走速度和距离两帮的距离,保证清洁机构的稳定运行和清洁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清洁效率,保证清洁效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节省水资源,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适用于煤矿巷道等环境中的电力设施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16043.6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重庆安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凌南 , 周伟锋 , 何显能 , 邹术琦 , 朱丕凯 , 张文强 , 李越 , 魏宏宇 , 冉刚 , 余志勇 , 郭泓邑 , 张绪雷 , 田甜 , 刘祯恒 , 何庆之 , 夏智 , 周俊鹏 , 张晓宇 , 甘梅 , 王谦 , 周浩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剧变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热剧变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内部放置样品的温度箱和设置在温度箱一侧的低温水槽,还包括FCS控制模块;温度箱上设置有测试口、喷嘴、第一显示屏、观测口、第一温度监测模块、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和计时模块,第一温度监测模块、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和计时模块分别与FCS控制模块、第一显示屏电性相连;低温水槽上设置有第二显示屏、排水阀、水管;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排水阀分别与FCS控制模块电性相连。本发明分别通过FCS控制模块控制、监测样品的表面温度和低温水槽内水温,控制排水阀的开闭使低温水槽内的水喷射至样品表面,实现热剧变作业,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试验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46576.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安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30/17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爆腔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传播特性有限元模拟方法,属于气体爆炸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隔爆外壳整体的三维建模;S2:利用三维模型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S3:定义材料、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S4:网格划分和无关性验证;S5:进行模拟,利用LS‑DYNA进行求解和计算;S6:通过LS‑PREPOST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本发明可较为准确地模拟隔爆外壳隔爆腔中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过程中的流体、火焰及冲击波动态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4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38780.9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安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伟锋 , 凌南 , 张文强 , 刘辉 , 何显能 , 魏宏宇 , 冉刚 , 余志勇 , 郭泓邑 , 张绪雷 , 李越 , 田甜 , 刘祯恒 , 何庆之 , 夏智 , 周俊鹏 , 张晓宇 , 甘梅 , 王谦 , 周浩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爆灯具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防爆灯具性能检验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测试操作台(2)和设置在其两侧的安装工位,以及套设在安装工位上且可移动的防风罩(14)。测试操作台(2)上安装有电流表(6)、电压表(7)、温度巡检仪(9)、直流可调电源(8)、交流调压器(10)、电源开关(11)以及交流/直流供电开关等仪器,及设置有移动轮(12),每侧的安装工位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进行吊装、水平安装、底座安装。本发明的装置将多种试验功能集为一体,且将交直流电源集成设计,配合多工位和防风罩(14),提高了试验效率,消除了安全隐患,优化了试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01944.2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重庆安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缆和导线引入装置夹紧、密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包括被试引入装置模拟组件,以及与被试引入装置模拟组件连通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分别与被试引入装置模拟组件连通的夹紧试验油路以及密封性能试验油路;本发明集两种试验为一体,且本发明性能良好,操作方便,不耗能源,维护简单,运行平稳,安全无声,一机两用,免人值守。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5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1314.0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巷道积尘自适应清洁控制方法,属于煤矿巷道清洁领域。该方法包括积尘厚度监测、清洁效果评价和自适应清洁控制三个步骤。采用线激光扫描等手段实时监测巷道积尘厚度,得出积尘分布规律和沉降规律。建立潮式/湿式清洁效果与运载平台行走速度、距离左帮距离、距离右帮距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函数,并根据积尘厚度和清洁效果评价结果,自动调整运载平台的行走速度和距离两帮的距离,以及清洁机械臂的姿态和动作。根据清洁效果评价结果,调整运载平台的行走速度和距离两帮的距离,以及清洁机械臂的姿态和动作,实现自适应清洁。本发明根据巷道积尘厚度和清洁效果自动调整清洁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高效、精准的巷道清洁,降低巷道积尘。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03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1032234.0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重庆安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隔爆开关腔的箱体,属于防爆技术领域。包括只含有一个隔爆主腔的箱体、与箱体相配合将箱体密封的箱盖、设置于箱体一侧引入接线的引入装置和固定在箱体相对侧上的隔爆开关组件,隔爆开关组件包括固定在箱体上的安装座,安装座的内部具有隔爆开关腔,隔爆开关腔内安装隔爆开关。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隔板使箱体的防爆性能减弱和检测工序繁杂耗费时间和费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4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834151.7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壁钻杆及其加工方法,其中双壁钻杆包括外管组件、内管组件;所述外管组件固定套设于内管组件上,所述外管组件包括外管、外管公接头、外管母接头,所述外管公接头、外管母接头分别设于外管的两端;所述内管组件包括内管、内管前接头、内管后接头,所述内管前接头、内管后接头分别设于内管的两端;所述内管前接头上设有呈圆周分布的定位块;所述内管后接头上设有呈圆周分布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定位块的外径与外管组件的内径相匹配;钻杆加工方法中将加工基准与装配基准统一,并采用专用工装,减少了加工误差,保证了钻杆装配的同轴度需求;同时提高了钻杆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34151.7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壁钻杆及其加工方法,其中双壁钻杆包括外管组件、内管组件;所述外管组件固定套设于内管组件上,所述外管组件包括外管、外管公接头、外管母接头,所述外管公接头、外管母接头分别设于外管的两端;所述内管组件包括内管、内管前接头、内管后接头,所述内管前接头、内管后接头分别设于内管的两端;所述内管前接头上设有呈圆周分布的定位块;所述内管后接头上设有呈圆周分布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定位块的外径与外管组件的内径相匹配;钻杆加工方法中将加工基准与装配基准统一,并采用专用工装,减少了加工误差,保证了钻杆装配的同轴度需求;同时提高了钻杆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95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58947.5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风筒风量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矿下通风监测领域。监测系统包括主控机,以及分别与主控机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和大气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风筒工作环境的温度。所述的大气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风筒工作环境的大气压力。所述的压差传感器设置在距离风筒出风口一定距离的位置,用于测量该处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压差。所述的主控机基于传感器的监测数据计算风筒的风量。本发明具有自动测量、综合考虑影响因素、数据处理和显示、远程传输等优点,提高了风筒风量的测量准确性和使用安全性,满足了用户对风筒风量监测和控制的更高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