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新能源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7172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13204.4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新能源车,包括车厢及车头,车厢内的底部安装有汽车电池,车厢内于汽车电池的上方设置有储水腔及气罐腔,气罐腔内设置有燃气罐,车厢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折叠臂,支撑架与第一折叠臂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液压缸,第一折叠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折叠臂,第一折叠臂与第二折叠臂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液压缸;第二折叠臂的自由端设置有U型连接端,U型连接端内安装有万向驱动器;万向驱动器连接有操作头端,操作头端上依次安装有摄像头、电动剪刀、高压喷嘴、喷火嘴,喷火嘴的侧边安装有打火器。本发明可远程控制进行高空作业,消除高空作业的危险,并且不需要额外配备液压支撑系统。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车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495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28181.0

    申请日:2018-06-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8/003 G05D9/12 H02J7/355 H02S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新能源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新能源车,包括车体、底座、滚轮、蓄电池、马达、集水箱、水位控制器、挡板、第一电机、水泵、管道、圆形凹槽、太阳能电池板、第二电机、海绵刷和定时开关,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之间通过逆变器连接,从而能够使用太阳能蓄电池提供电能,另外集水箱能够存储雨水,水位控制器能够在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关闭挡板,集水箱内水溢出;另外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在圆形凹槽内转动,从而使海绵刷能够为其表面进行清洁,解决了新能源车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易积攒灰尘,影响太阳能转化效率,从而缩短新能源车的续航能力的问题。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6352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24910.0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口,每一安装口内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箱体的一端开设有冷端进风口及热端进风口,箱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冷端出风口及热端出风口;冷端进风口连通有冷端进风管,热端进风口连通有热端进风管,冷端进风管及热端进风管呈Y型连通有进风总管,进风总管连通有吸气泵;箱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接口交换齿轮,接口交换齿轮开设有控温通孔及排气通孔,控温通孔连通有控温总管,排气通孔连通有排气管,控温总管连通有分管接头,分管接头连通有多根控温管。本发明电动汽车高温运作时能够自动为电动汽车内部元件散热,并且低温时能够为汽车元件加热。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机箱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8876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21454.5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机箱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与机箱为一体结构,散热装置包括两个作为机箱侧板的风扇阵列板,一个风扇阵列板外侧设有进风罩,向机箱内吹风;另一个风扇阵列板外侧设有排风罩,向机箱外排风;排风罩的上方设有循环冷却水槽述排风罩的内部装设有呈蛇形盘管,蛇形盘管的输入端、输出端与循环冷却水槽相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风扇阵列板来取代机箱的两侧板,大幅增加通风面积,机箱的热量随通风排出,由于通风作用会有部分热量积聚在排风罩中不能及时排出,这时利用循环冷却水槽使得冷水在蛇形盘管中循环流动,进而将积聚的热量快速消耗,从而有效实现散热装置对机箱的散热功能。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635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324910.0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口,每一安装口内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箱体的一端开设有冷端进风口及热端进风口,箱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冷端出风口及热端出风口;冷端进风口连通有冷端进风管,热端进风口连通有热端进风管,冷端进风管及热端进风管呈Y型连通有进风总管,进风总管连通有吸气泵;箱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接口交换齿轮,接口交换齿轮开设有控温通孔及排气通孔,控温通孔连通有控温总管,排气通孔连通有排气管,控温总管连通有分管接头,分管接头连通有多根控温管。本发明电动汽车高温运作时能够自动为电动汽车内部元件散热,并且低温时能够为汽车元件加热。

    一种针对细粒物料的悬浮干式弱磁场磁选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008105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61506.0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细粒物料的悬浮干式弱磁场磁选设备,属于矿物加工工程技术领域。电机连接变频器,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轴连接;支撑轴与支架连接,外筒固定在支架上,内筒与支撑轴连接,并随支撑轴一起转动;支撑轴与圆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分隔板位于内筒和外筒之间,固定在外筒上;外筒外壁上部设有尾矿出口;外筒外壁底部开有精矿出口,管道的顶部与外筒连接,管道的尾部为气流接口,气流接口与空气压缩设备相连;气流接口的上方设有给矿口;毛刷固定在圆环上。本发明减少了能耗和水资源污染;可以用于细粒物料的选别;从磁选机的下部进矿;在悬浮状态下进行选别,使物料充分松散,提高了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同时,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7102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26944.9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包括汽车底盘,汽车底盘的中部为散热盘,散热盘的上端设置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吸热条,散热盘的下端设置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散热条,吸热条之间设置有呈蛇形盘绕的蛇形散热管,吸热条的上端设置有保温电池箱,保温电池箱内设置有多条蛇形吸热管,蛇形散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循环泵及第一分流管,循环泵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分流管,每一蛇形吸热管的入口端均与第一分流管连通,每一蛇形吸热管的出口端均与第二分流管连通,蛇形散热管及蛇形吸热管内设置有导热液。本发明将电池组的热量转移到汽车底盘进行风冷散热,散热面积更大,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强大的气流更有助于散热,电池组散热效果更好。

    一种短型充气式浮选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3140166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119558.2

    申请日:2013-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短型充气式浮选设备,属于矿物加工工程技术领域;短型充气式浮选设备由浮选柱和精矿流通管、压缩空气进入管、尾矿提升管、最终精矿收集管、最终尾矿收集管组成;本实用新型成列状组合结构,降低了设备的能耗;分选柱高度只是常规浮选柱的四分之一左右,产生气泡所需要的空气压力大为降低,充气能耗低;采用多级分选柱串联成列组合,充气次数增加,充气量高,矿粒与气泡碰撞附着的概率高,克服了常规浮选柱因充气量不足引起的回收率不高的缺陷;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精选、扫选的次数和分选时间,从而控制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同时,设备简单,灵活性高,实用性强。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出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046430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2212496.5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出线结构,包括设置于一电机上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出线孔,位于所述出线孔处的所述外壳外部上呈叠加状设置有若干个防尘件,所述防尘件包括正方形的防尘框以及位于防尘框中间的若干条软质防尘带,所述软质防尘带的两端均与所述防尘框的内壁连接,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软质防尘带之间相互接触,相邻的两个所述防尘件上的所述软质防尘带相互垂直,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若干个所述防尘件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提高了防尘效果。

    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240901U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22214688.X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可分离连接的电源线和充电线以及用于安放所述本体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电源线孔和充电线孔,所述外壳体的侧部设置有罩状结构的放置腔室,所述放置腔室通过所述充电线孔与所述外壳体相通,所述放置腔室的顶部具有一开口,且所述开口处铰接有防护盖,所述放置腔室的中部竖直设置有绕线杆,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放置腔室的外壁上设置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位于所述电源线孔的侧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达到了增大适用范围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