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极薄带轧后边紧肋浪板形缺陷的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6752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352786.6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极薄带轧后边紧肋浪板形缺陷的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属于板带压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对20卷以上的极薄带轧后板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轧后极薄带边紧肋浪板形缺陷的分布特点,然后明确生产中轧机工作辊辊身长度和极薄带入口宽度,以确定新辊形凸起区位置;最后明确工作辊初始辊形的使用情况,根据工作辊初始辊形设计新辊形中部辊形曲线。该辊形各段曲线参数主要根据轧机工作辊辊身长度、极薄带入口宽度、轧后极薄带板形情况和初始工作辊辊形确定。该方法可有效改善极薄带轧后出现的边紧肋浪板形缺陷,降低由此产生的废料,提高极薄带轧制成材率。

    一种热轧铝板带升速过程厚度减薄的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5180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0391571.0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铝板带升速过程厚度减薄的补偿方法,属于板带压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分析生产数据,确定升速前稳态轧机速度、升速后稳态轧机速度、总升速时间和升速过程的加速度;根据轧机出口与测厚仪之间的距离确定开始升速时的板带厚差点;记录多卷板带的厚度减薄量与厚度减薄时间并求均值,分别记为δh和δt;以时间为横坐标,厚度补偿量为纵坐标,过(δt,δh)和(0,0)用n(6≤n≤14且为偶数)次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升速过程板带厚度的非线性补偿曲线。本发明弥补了升速初始阶段厚度突降而厚度控制系统不能进行快速补偿的缺陷,减小了板带头尾超差长度,保证了热轧铝板带升速过程厚度的稳定及控制精度。

    改善极薄带轧后边紧肋浪板形缺陷的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6752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52786.6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极薄带轧后边紧肋浪板形缺陷的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属于板带压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对20卷以上的极薄带轧后板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轧后极薄带边紧肋浪板形缺陷的分布特点,然后明确生产中轧机工作辊辊身长度和极薄带入口宽度,以确定新辊形凸起区位置;最后明确工作辊初始辊形的使用情况,根据工作辊初始辊形设计新辊形中部辊形曲线。该辊形各段曲线参数主要根据轧机工作辊辊身长度、极薄带入口宽度、轧后极薄带板形情况和初始工作辊辊形确定。该方法可有效改善极薄带轧后出现的边紧肋浪板形缺陷,降低由此产生的废料,提高极薄带轧制成材率。

    一种热轧铝板带升速过程厚度减薄的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518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91571.0

    申请日:2018-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16 B21B37/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铝板带升速过程厚度减薄的补偿方法,属于板带压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分析生产数据,确定升速前稳态轧机速度、升速后稳态轧机速度、总升速时间和升速过程的加速度;根据轧机出口与测厚仪之间的距离确定开始升速时的板带厚差点;记录多卷板带的厚度减薄量与厚度减薄时间并求均值,分别记为δh和δt;以时间为横坐标,厚度补偿量为纵坐标,过(δt,δh)和(0,0)用n(6≤n≤14且为偶数)次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升速过程板带厚度的非线性补偿曲线。本发明弥补了升速初始阶段厚度突降而厚度控制系统不能进行快速补偿的缺陷,减小了板带头尾超差长度,保证了热轧铝板带升速过程厚度的稳定及控制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