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9934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610916502.8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安稳控制策略表生成方法。本方法首先建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模型,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模型包括VSC交流侧、VSC直流侧、换流器以及内外环控制器,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模型接入电网,利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软件计算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接入电网后的电网模型潮流,如果电网模型潮流满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N‑1法则,则建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接入电网后的预想故障集并根据预想故障集计算电网的安全稳定参数。本方法能为电网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后的安全稳定控制提供策略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34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16502.8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安稳控制策略表生成方法。本方法首先建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模型,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模型包括VSC交流侧、VSC直流侧、换流器以及内外环控制器,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模型接入电网,利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软件计算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接入电网后的电网模型潮流,如果电网模型潮流满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N‑1法则,则建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接入电网后的预想故障集并根据预想故障集计算电网的安全稳定参数。本方法能为电网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后的安全稳定控制提供策略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4569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66262.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君 , 成传晖 , 吴慕鸿 , 王纪钧 , 卓然 , 付莹 , 王玉 , 张瑞祥 , 徐舒蓉 , 李堃 , 高勇 , 付胜军 , 曾华荣 , 毛先胤 , 陈沛龙 , 许逵 , 杨旗 , 黄欢 , 牛唯 , 邢懿 , 李欣 , 欧阳泽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铸石墨烯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连续加料连铸制备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方法和装置,其包括,主体部件,包括电控柜,设置于所述电控柜上的连接线,设置于所述电控柜右侧的支撑组件;连铸部件,包括设置于支撑组件内的主坩埚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内的副坩埚组件,设置于所述主坩埚组件内的隔板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内的加热组件;连接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加料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内的水冷组件;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连铸过程中石墨烯漂浮的问题,并可以连续不断投料保证连铸过程不中断,并能够保证加入的石墨烯铜块原料经过预热快速熔化,连铸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61234.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道次连续挤压制备石墨烯铜杆的方法,包括,将铜粉与石墨烯粉末混粉后与铜管在惰性气体中退火;采用连续挤压工艺,将铜石墨烯的混粉加入铜管中,经过多道次的连续挤压制备石墨烯铜杆。本发明工艺控制和操作便利,通过将石墨烯铜的混粉装入铜管中进行连续挤压,简化了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同时铜管也有助于铜粉在挤压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形态,减少了工艺控制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56615.8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导电铜基石墨烯复合线材制备系统,包括设置在密封空间的卷对卷石墨烯生长装置和石墨收卷装置,密封空间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密封空间内为受控气体环境;卷对卷石墨烯生长装置包括纯铜芯卷棒、张力控制器和石英板,张力控制器上安装有设有石墨层的铜箔石墨带,卷带状的铜箔带之间以石墨带隔开;纯铜芯卷棒对铜箔带进行收卷,纯铜芯卷棒与张力控制器之间设有托起铜箔石墨带的石英板;分离的石墨层通过石墨收卷装置收卷;还包括热挤压装置,热挤压装置将收卷后的铜箔进行高温高压挤压。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温控难度大和铜箔粘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608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61853.8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32/18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制备工艺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的制备优化方法和系统,响应对目标制备装置的制备优化请求,确定目标制备装置内的目标铜箔基体,采用预设检测法对目标铜箔基体上的石墨烯进行缺陷检测,得到检测指标,检测指标未满足预设标准指标条件时,采用预设优化策略对目标铜箔基体上的石墨烯进行优化制备,得到目标优化石墨烯;本发明采用预设检测法对当前时刻的石墨烯进行缺陷检测,当石墨烯的检测指标未满足预设标准指标条件时,则采用预设优化策略调整目标制备装置制备石墨烯的过程中的制备条件,从而得到高质量的石墨烯;解决了如何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61828.X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导电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电缆;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铜粉、石墨、石墨烯等层状碳材料粉末制成块体后将纯铜块覆盖在表面,随后进行熔融、冷却成型得到铜/层状碳复合材料,接下来使用连续挤压机将铜/层状碳复合材料进行等径连续挤压,在等径连续挤压的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剪切变形作用下,将石墨剥离、分层形成石墨烯,并将石墨烯均匀分散于铜基体中,得到高导电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导率可以达到104.37~109.68%IACS,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高导电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4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4000.8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类型扰动引发送端高频控制场景筛选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系统数据和电网网架结构,基于电网系统数据和电网网架结构选定典型运行方式,初始化对应典型运行方式下的故障集,得到第一故障集;定义R值模型,根据R值模型的约束因素以及典型运行方式调整系统运行方式的边界,生成运行方式集,根据所述运行方式集,设置第一故障集仿真,依据约束条件计算得到故障后系统准稳态频率偏差最大值;定义高频控制动作判据,根据所述故障后系统准稳态频率偏差最大值和高频控制动作判据对比筛选出满足高频控制条件场景;定义ξ值模型,对高频控制条件场景根据ξ值计算结果筛选出最严重的高频控制场景,避免紧急控制失效和第三道防线误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1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8690.0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紧急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局部电网与主网联络线的运行和保护动作信息,当信息发生突变时,判断突变量是否满足电网离网故障判据;若满足故障判据,则继电保护装置启动,城市局部电网进入离网状态,并判断新能源机组是否因为城市局部电网进入离网状态而进入低穿状态;若判断新能源机组进入低穿状态,则继电保护装置采集所有进入低穿状态的新能源机组的开机容量;将所有进入低穿状态的新能源机组的开机容量与不同局部电网的储能容量及不同电动汽车的可用容量进行比较后判断储能资源是否充足;若储能资源充足,则采用以频率恢复为目的的储能装置控制技术,否则采用以储能释放能量最低为目的的储能装置控制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4958.7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12 , H02J3/00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并网点电压轨迹的新能源设备并网安全性量化分析方法、系统,适用于电力系统遭受扰动后新能源设备并网安全性的量化分析,该方法基于仿真获取新能源设备并网点电压轨迹,结合新能源设备故障电压穿越的具体判定条件,判断新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对电力系统受扰后的新能源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划分,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新能源设备并网安全性,为电力系统受扰后控制措施的协调优化奠定基础。本发明解决了新能源设备并网安全性量化分析方法匮乏的问题,为新能源设备参与电力系统紧急控制,避免大规模新能源设备故障穿越及脱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