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1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43259.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egler‑Natta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镁粉、二元醇单烷基醚混合,加入引发剂,进行第一反应,随后进行第一过滤、第一洗涤、第一干燥,得到单烷基醚烷氧基镁;S2,将单烷基醚烷氧基镁、四氯化钛混合,加入内给电子体,进行第二反应,随后进行第二过滤、第二洗涤、第二干燥,得到Ziegler‑Natta催化剂。以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孔容较大,易于制备出具有良好冲击性能的聚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44794.8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预测方法包括:获取聚合物的多个分子描述符,得到的聚合物的特征参数的原始数据库,分子描述符用于表征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布,特征参数与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分布具有预设关系;根据特征工程,将原始数据库中的多个特征参数进行去除,得到优化数据库;至少根据优化数据库中的特征参数,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并根据深度学习模型、特征参数和SHAP分析方法,确定聚合物的特征参数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对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预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聚合物预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47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0678.2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7F17/00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称双核二茂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催化剂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M选自过渡金属元素的任意一种;R1选自空键、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基团;R2‑环戊二烯基和R3‑环戊二烯基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二烯基、茚基和芴基。本发明在茂金属结构基础上引入路易斯酸性强的过渡金属、特定R1基团、环戊二烯基基团,使得对称双核二茂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作为催化剂可直接应用于乙烯和α‑烯烃共聚制备聚烯烃弹性体,能够显著提高催化共聚活性和α‑烯烃单体插入率,同时大大改善聚烯烃弹性体的活性、数均分子量和聚合物分散性指数,显著改善聚烯烃弹性体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58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69591.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烯烃弹性体聚合物挥发性组分脱除装置及脱除方法,涉及聚烯烃弹性体聚合物脱挥技术领域。聚烯烃弹性体聚合物挥发性组分脱除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具有闪蒸腔以及设置于闪蒸腔外的第一加热组件,闪蒸腔具有与外部连通的原料液入口、处理液出口和气相管;第二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设置于闪蒸腔内,第二加热组件用于加热闪蒸腔内的聚烯烃弹性体聚合物;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设置于闪蒸腔内,搅拌组件用于搅拌闪蒸腔内的聚烯烃弹性体聚合物。本方案在脱挥工艺过程中可使闪蒸腔内聚合物的温度分布更均匀,防止聚合物因传热系数低而产生局部飞温及因黏度增大而产生结焦,导致堵罐,本装置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7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65797.8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 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宁夏大学 , 南京旭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除味剂包括聚烯烃和助剂;助剂包括第一助剂、第二助剂和第三助剂;除味剂中,聚烯烃形成外壳,包覆第一助剂、第二助剂和第三助剂。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兼顾脱除效率和低污染的除味方法,对聚烯烃中的VOC进行脱除的问题。适用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94343.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7F7/28 , C08F210/16 , C08F4/6592 , C07F7/10 , C07F7/00 , C07F17/00 , C07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茂茂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单茂茂金属催化剂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相比于其它种类,具有本申请特定结构(严格限制X1、X2、R1、R2、E、R3、R4、J和R5的种类在本申请范围内)的单茂茂金属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将其应用在共聚反应领域中能够改善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合活性,便于大位阻α‑烯烃链段的插入,从而提高聚合产物中α‑烯烃链段的含量,提高聚合产物的综合性能。#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2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03284.3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G16C20/20 , G16C20/70 , G06F18/214 , G06N3/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茂金属催化剂的结构确定方法、装置和生成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金属信息,其中,金属信息为金属原子的性能的信息;构建结构生成模型,其中,结构生成模型是使用多组训练数据来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训练得到的,多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历史时间段内获取的历史金属信息、历史金属信息对应的历史结构信息,其中,历史结构信息为茂金属催化剂中的历史金属原子组合的历史信息;将金属信息输入至结构生成模型,得到金属信息对应的结构信息。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人工确定茂金属催化剂的结构耗时长较长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370523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1367069.9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滤液瓶;过滤漏斗,设置在滤液瓶的上方,过滤漏斗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上具有多个滤液孔,过滤漏斗的出液口与滤液瓶的瓶口连通;搅拌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搅拌件,驱动件和搅拌件驱动连接,搅拌件具有搅拌叶,搅拌叶沿过滤漏斗的周向可转动地设置在过滤漏斗内并位于过滤板的上方,搅拌叶与过滤板间隙配合。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过滤装置过滤效率低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3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427034.X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F110/06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内给电子体、催化剂及其在双峰聚丙烯合成中的应用。复合内给电子体包含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第一组分具有如式I所示的通式,第二组分具有如式II所示的通式。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内给电子体获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所获得的聚丙烯依然具有良好的等规度。同时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两种电子体制成催化剂后能够形成两种活性中心,由于第一组分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提高聚合物的等规度,第二组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催化剂的活性造成毒害,两种化合物组合使用时,聚合物中同时存在高分子量单元和低分子量单元,所以能够有效地拓宽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形成双峰聚丙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3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426956.9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F110/06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内给电子体、催化剂及在高熔指聚丙烯合成中的应用。复合内给电子体包含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第一组分具有如式I所示的通式,第二组分具有如式II所示的通式。上述复合内给电子体能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发生作用,从而对聚合获得的聚丙烯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等规度进行调控。这使得采用其制得的催化剂在不加外给电子体的条件下,依然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所获得的聚丙烯依然具有良好的等规度。在相同的聚合条件下,采用上述复合内给电子体获得的催化剂相比于常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氢调敏感性,合成的聚丙烯产品的熔融指数更高。#imgabs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