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64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93100.8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F28D20/00 , H02J3/28 , H02J15/00 , F01K13/00 , F01K21/00 , F01K17/02 , F01K7/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能源枢纽的热电系统调度方法及系统,步骤如下:分别以最小化运行成本为目标,搭建基于Dist Flow的电力系统调度模型,以及搭建计及恒流变温的热力系统调度模型;基于电力系统调度模型和热力系统调度模型,以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计及电力系统运行约束、热力系统运行约束以及分布式压缩空气能源枢纽内部约束的热电系统协同调度模型;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热电系统协同调度模型的求解,根据求解结果对热电系统进行调度。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模型的复杂度更低,可实现电网和热网的自治决策和协同调度,提升热电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9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20419.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多能综合利用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压储系统所在地的辐照量及槽式集热器的边界条件,计算集热器的集热信息;根据所述集热信息、天气因素以及用户侧的空气温度需求,确定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调整趋势;基于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调整趋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用于实现用户侧的空气温度需求所对应的节流压力和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本发明实现了压储系统的多能利用,有利于提高压储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综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59590.X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基于设定区域及设定区域的环境条件,在设定时间段内,计算获取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每日集热量及集热温度;根据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每日集热量及集热温度,在最高集热温度条件下,求解透平最小空气流量及储气库最小体积,以表征为最小储气库体积条件;基于最小储气库体积条件计算集热器的最低集热量,并在不同集热温度条件下计算储气库体积裕度;根据不同的储气库体积裕度计算发电收益,以max(发电收益‑预设的储气库成本)的储气库体积裕度作为输出,完成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9390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0419.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多能综合利用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压储系统所在地的辐照量及槽式集热器的边界条件,计算集热器的集热信息;根据所述集热信息、天气因素以及用户侧的空气温度需求,确定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调整趋势;基于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调整趋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用于实现用户侧的空气温度需求所对应的节流压力和透平侧各级透平机的空气进口温度;本发明实现了压储系统的多能利用,有利于提高压储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综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194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84932.1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入口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第三扬尘监测仪和可调式空气净化装置,可调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出气端与压缩机的进气端连接;可调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第一空气通道以及第二空气通道;第一空气通道的气路中依次设置有静电除尘器、第一扬尘监测仪以及第一截止阀;第二空气通道的气路中依次设置有第二扬尘监测仪以及第二截止阀。通过该系统及方法能够保障压缩机进气的颗粒物浓度小于标准值,避免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压缩机、膨胀透平机的内壁造成磨损,同时也避免设备以及气路内壁出现结垢现象,进而使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3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25516.7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黑启动恢复方案在线仿真和展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电网主设备运行状态识别;基于GIS地图网架的电网设备状态着色;重构黑启动恢复模型;黑启动恢复过程信息生成;基于GIS地图黑启动恢复过程可视化。本发明解决了黑启动方案展示及管理不够直观,制约电网黑启动的有效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175841.2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荀 , 王峰 , 王桢 , 彭红英 , 郭力 , 张星 , 徐得超 , 占勇 , 倪静怡 , 王祥旭 , 高博 , 徐斌 , 陈绪江 , 仇茹嘉 , 程石 , 潘丽珠 , 徐翌征 , 程昱 , 彭丽 , 郑伟杰 , 穆清 , 乔小敏 , 田鹏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和光伏出力的电磁暂态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历史数据建立负荷功率预测模型;构建光伏输出功率预测模型;构建储能电池的功率模型,其中,储能电池的功率模型包括放电功率模型以及充电功率模型;根据负荷功率预测模型、光伏输出功率预测模型及储能电池的功率模型构建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稳定的评价指标,根据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稳定的评价指标确定电力系统是否稳定,不稳定的情况下,调节储能电池的功率使得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稳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考虑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情况下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维持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55905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811478842.2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斌 , 庞成明 , 屈小云 , 高博 , 侯小刚 , 寇凌峰 , 谢毓广 , 丁津津 , 计长安 , 胡翀 , 石磊 , 洪伟 , 汪玉 , 赵龙 , 陈凡 , 王小明 , 骆晨 , 陈洪波 , 何晓伟 , 毛荀 , 郭力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薄弱环节的辨识方法,涉及配电网的可靠性分析技术领域。该辨识方法以量化的方式给出了配电网中各个元件对不同可靠性指标承担的责任”大小,通过可靠性跟踪分析得到各个元件对配电网系统不可靠性的贡献,确定引起系统不可靠的主要元件,从而辨识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0398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30460.3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nventor: 陶伟龙 , 汪勋婷 , 方进虎 , 孔德骏 , 唐大城 , 张程 , 王钰竹 , 丁津津 , 毛德拥 , 吕晓娜 , 王洪波 , 王伟 , 毛旬 , 郭力 , 周杨俊冉 , 印欣 , 张宏庆 , 陈璐 , 张传海 , 张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网任务监视及管控的快速复电系统,包括故障感知模块、任务驱动模块、任务管理模块、故障处置模块、进程管控模块、风险管控模块、日志记录模块。本系统基于完善的快速复电经验库,结合快速复电的进度以及辅助决策结果,为快速复电全程提供任务推送,实现对故障处置流程管控。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调度员对于快速复电的工作量,极大程度地缩短快速复电时间,减轻调度员快速复电压力,提前规避各类处置风险。辅助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一体化大电网安全防御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33773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298874.5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巨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剩余电流监测方法、系统及监测终端,剩余电流监测系统包括服务器及多个监测终端,多个监测终端通过光纤以分布式结构连接,用于检测线路上的剩余电流,方法应用于监测终端,包括:基于在线路上检测到的剩余电流确定出实时剩余电流信息;将实时剩余电流信息发送给剩余电流监测系统的其他监测终端,并接收其他监测终端基于收到实时剩余电流信息而返回的反馈信息;确定出实时剩余电流信息和反馈信息之间的延迟时间;根据实时剩余电流信息、反馈信息和延迟时间,生成对剩余电流定位后的监测信息,并将监测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从而对剩余电流信息进行同步,尽可能避免数据不同步的问题,以实现对剩余电流信息的实时采集和精准监测。
-
-
-
-
-
-
-
-
-